你必须要知道的 人工智能相关基础知识

文章末尾博主为大家整理了人工智能学习资料有想提升自身能力和转行的朋友可以免费领取。

 历史优秀文章推荐:

从事人工智能需要什么条件?学历不够、零基础有机会吗

刚毕业的AI博士年薪近百万,人工智能人才已抢疯

刚毕业的AI博士年薪近百万,人工智能人才已抢疯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是一种实现人工智能的方法,最基本的做法是,使用算法来解析数据从中学习,然后对真实世界中的事件做出决策和预测。与传统的为解决特定任务、硬编码的软件程序不同,机器学习是用大量的数据来“训练”,通过各种算法从数据中学习如何完成任务。机器学习源于早期的人工智能领域,传统的算法包括决策树、聚类、贝叶斯分类、支持向量机、EM、Adaboost等等。从学习方法上来分,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分为监督学习(如分类问题)、无监督学习(如聚类问题)、半监督学习、集成学习、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

K-平均算法,是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
聚类的专业定义:根据相似性原则,将具有较高相似度的数据对象划分至同一类簇,将具有较高相异度的数据对象划分至不同类簇。

聚是一个将数据集中在某些方面相似的数据成员进行分类组织的过程,聚类就是一种发现这种内在结构的技术,聚类技术经常被称为无监督学习。

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成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过程被称为聚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分类问题。比如把环境污染与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作为数据集进行聚类,把居民人均年收入与政策、当地经济、GDP等联系。

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就是聚类,比如幼儿时期的看图说话训练,当婴儿再看到实物时,会自动将它们在大脑中归纳分类。人类的总结归纳能力是天生的。

由聚类所生成的簇是一组数据对象的集合,这些对象与同一个簇中的对象彼此相似,与其他簇中的对象相异。

聚类过程为无监督过程,即待处理数据对象没有任何先验知识,数据集没有标签;而分类过程为有监督过程,即存在有先验知识的训练数据集

聚类既能作为一个单独过程,用于找寻数据内在的分布结构,也可作为分类等其他学习任务的前驱过程。例如,在一些商业应用中需对新用户的类型进行判别,但定义“用户类型”对商家来说却可能不太容易,此时往往可先对用户数据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将每个簇定义为一个类,然后再基于这些类训练分类模型,用于判别新用户的类型。

聚类分析有很多种计算方法,如有基于模型、密度、网格等等的方法,而最简单、基本的方法就是划分。

划分把对象组织成多个互斥的簇,这一方法要求每个对象必须/恰好属于每一个簇。(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在模糊划分中适当放宽了这一要求)

性能度量:也称“有效性指标”,对聚类的结果,我们需要通过某种性能度量来判断好坏;另一方面,若明确了最终要使用的性能度量,则可直接将其作为聚类过程的优化目标,从而更好地得到符合要求的聚类结果。

聚类是将样本集D划分为若干互不相交的子集,即样本簇,那么什么样的聚类结果比较好呢,直观上看,我们希望“物以类聚”,即同一簇的样本尽可能彼此相似,不同簇的样本尽可能不同,即簇类结果的“簇内相似度高”且“簇间相似度低”

距离计算:通常我们基于某种形式的距离来定义“相似度度量”。例如,在划分方法中,一般划分的都是球状簇,而我们就把每个球状簇的球心视为簇中心,而簇内所有样本点与球心的距离平方的和就作为相似度性能指标,定义为簇内变差,而K-means算法也正是基于这个思想

划分的基本思想:

给定一个有N个元组或记录的数据集,将构造K个分组,每一个分组就代表一个簇类,显然K

上面所说的好的标准中,同一分组中的记录越近越好,体现划分算法是基于距离这一概念。所以划分采用距离作为相似性的评价指标,即认为两个对象的距离越近,其相似度就越大。该算法认为簇是由距离靠近的对象组成的,因此把得到紧凑且独立的簇作为最终目标。一个好的划分的一般标准是:同一个簇中的对象尽可能相互接近或相关,而不同的簇中的对象尽可能远离或不同。

k-means算法中的k代表簇个数,means代表簇内数据对象的均值(这种均值是一种对簇中心的描述),因此,k-means算法又称为k-均值算法,是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

其算法思想大致为:先从样本集中随机选取 k个样本作为簇中心,并计算所有样本与这 k 个“簇中心”的距离,对于每一个样本,将其划分到与其距离最近的“簇中心”所在的簇中,当考查完所有数据对象后,一次迭代运算完成,新的簇中心被计算出来,再计算距离,分配样本点。终止条件可以是没有(或最小数目)对象被重新分配给不同的簇,没有(或最小数目)簇中心再发生变化,误差平方和局部最小。算法简略过程如下:

(1)从N个数据文档(样本)随机选取K个数据文档作为簇中心;

(2)对每个数据文档测量其到每个簇中心的距离,并把它归到最近的簇中心的簇;

(3)重新计算已经得到的各个簇的簇中心;

(4)迭代(2)~(3)步直至新的簇中心与原簇中心相等或小于指定阈值,算法结束(为避免运行时间过长,通常设置一个最大运行轮数或最小调整幅度阈值,若达到最大轮数或调整幅度小于阈值,则停止运行)。

由此算法过程来看,实现kmeans算法的主要三点为:

1、簇个数 k 的选择。k的选择一般是按照实际需求进行决定,或在实现算法时直接给定 k 值。

2、各个样本点到“簇中心”的距离度量。给定样本x(i)={x(i)1,x(i)2,,...,x(i)n,},x(j)={x(j)1,x(j)2,,...,x(j)n,},其中i,j=1,2,...,m,表示样本数,n表示特征数 。距离的度量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这里ci表示簇的中心,p是空间中的点)

3、根据新划分的簇,更新“簇中心”。 对于划分好的各个簇,计算各个簇中的样本点均值,将其均值作为新的簇中心。

优点:算法简单易实现;算法能根据较少的已知聚类样本的类别对树进行剪枝确定部分样本的分类;为克服少量样本聚类的不准确性,该算法本身具有优化迭代功能,在已经求得的聚类上再次进行迭代修正剪枝确定部分样本的聚类,优化了初始监督学习样本分类不合理的地方;由于只是针对部分小样本,可以降低总的聚类时间复杂度。

缺点:在 K-means 算法中 K 是事先给定的,这个 K 值的选定是非常难以估计的。很多时候,事先并不知道给定的数据集应该分成多少个类别才最合适;在 K-means 算法中,首先需要根据初始聚类中心来确定一个初始划分,然后对初始划分进行优化。这个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对聚类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一旦初始值选择的不好,可能无法得到有效的聚类结果;该算法需要不断地进行样本分类调整,不断地计算调整后的新的聚类中心,因此当数据量非常大时,算法的时间开销是非常大的;容易陷入局部最优; 只能发现球形类簇。K-means算法对于不同的初始值,可能会导致不同结果。

算法改进:多设置一些不同的初值,对比最后的运算结果,一直到结果趋于稳定结束;很多时候,事先并不知道给定的数据集应该分成多少个类别才最合适。通过类的自动合并和分裂,得到较为合理的类型数目 K,例如 ISODATA 算法。

K-means算法的其他改进算法:1. k-modes 算法:实现对离散数据的快速聚类,保留了k-means算法的效率同时将k-means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离散数据。2. k-Prototype算法:可以对离散与数值属性两种混合的数据进行聚类,在k-prototype中定义了一个对数值与离散属性都计算的相异性度量标准。

针对几个缺点的优化改进:

(1)对于离群点和孤立点敏感:可用离群点检测的LOF算法,通过去除离群点后再聚类,可以减少离群点和孤立点对于聚类效果的影响。

(2)k值选择:k值的选择问题,在安徽大学李芳的硕士论文中提到了k-Means算法的k值自适应优化方法:可以通过在一开始给定一个适合的数值给k,通过一次K-means算法得到一次聚类中心。对于得到的聚类中心,根据得到的k个聚类的距离情况,合并距离最近的类,因此聚类中心数减小,当将其用于下次聚类时,相应的聚类数目也减小了,最终得到合适数目的聚类数。可以通过一个评判值E来确定聚类数得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停下来,而不继续合并聚类中心。重复上述循环,直至评判函数收敛为止,最终得到较优聚类数的聚类结果。

(3)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

         ①选择批次距离尽可能远的K个点。具体选择步骤如下:首先随机选择一个点作为第一个初始类簇中心点,然后选择距离该点最远的那个点作为第二个初始类簇中心点,然后再选择距离前两个点的最近距离最大的点作为第三个初始类簇的中心点,以此类推,直至选出K个初始类簇中心点;

         ②或者先选用层次聚类或者Canopy算法进行初始聚类,然后利用这些类簇的中心点作为KMeans算法初始类簇中心点。该方法对于k值的选择也是十分有效的。

(4)只能发现球状簇:只能获取球状簇的根本原因在于,距离度量的方式。在李荟娆的硕士论文K_means聚类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中提到了基于2种测度的改进,改进后,可以去发现非负、类椭圆形的数据。但是对于这一改进,并没有很好的解决K-means在这一缺点的问题,如果数据集中有不规则的数据,往往通过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更加适合,比如DESCAN算法。

深度学习
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在指纹识别、基于Haar的人脸检测、基于HoG特征的物体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基本达到了商业化的要求或者特定场景的商业化水平,但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直到深度学习算法的出现。

深度学习是一种实现机器学习的技术,其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学习方法,也会用到有监督和无监督的学习方法来训练深度神经网络。但由于近几年该领域发展迅猛,一些特有的学习手段相继被提出(如残差网络),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将其单独看作一种学习的方法。

最初的深度学习是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来解决特征表达的一种学习过程。深度神经网络本身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可大致理解为包含多个隐含层的神经网络结构。为了提高深层神经网络的训练效果,人们对神经元的连接方法和激活函数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其实有不少想法早年间也曾有过,但由于当时训练数据量不足、计算能力落后,因此最终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深度学习,作为目前最热的机器学习方法,但并不意味着是机器学习的终点。起码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深度学习模型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才能展现出神奇的效果,但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小样本问题,此时深度学习方法无法入手,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就可以处理;2、有些领域,采用传统的简单的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了,没必要非得用复杂的深度学习方法;3、深度学习的思想,来源于人脑的启发,但绝不是人脑的模拟。

因此,机器学习框架和深度学习框架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本质上,机器学习框架涵盖用于分类,回归,聚类,异常检测和数据准备的各种学习方法,也可以包括神经网络方法。深度学习或深度神经网络(DNN)框架涵盖具有许多隐藏层的各种神经网络拓扑,包括模式识别的多步骤过程。网络中的层越多,可以提取用于聚类和分类的特征越复杂。常见的Caffe,CNTK,DeepLearning4j,Keras,MXNet和TensorFlow是深度学习框架。 而Scikit-learning和Spark MLlib是机器学习框架。 Theano则跨越了这两个类别。

神经网络一般包括:训练,测试两大阶段。训练就是把训练数据和神经网络模型(AlexNet、RNN等神经网络训练框架Caffe等)用CPU或GPU提炼出模型参数的过程。测试就是把测试数据用训练好的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模型参数)运行后查看结果。而caffe,keras,tensorflow就是把训练过程所涉及的环节数据统一抽象,形成可使用框架。

Caffe是一个清晰而高效的深度学习框架,也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开源深度学习框架,在Tensorflow出现之前一直是深度学习领域Github star最多的项目。主要优势为:上手容易,网络结构都是以配置文件形式定义,不需要用代码设计网络。训练速度快,组件模块化,可以方便的拓展到新的模型和学习任务上。但是Caffe最开始设计时的目标只针对于图像,没有考虑文本、语音或者时间序列的数据,因此Caffe对卷积神经网络的支持非常好,但是对于时间序列RNN,LSTM等支持的不是特别充分。Caffe工程的models文件夹中常用的网络模型比较多,比如Lenet、AlexNet、ZFNet、VGGNet、GoogleNet、ResNet等。Caffe由低到高依次把网络中的数据抽象成Blob, 各层网络抽象成Layer ,整个网络抽象成Net,网络模型的求解方法抽象成Solver。Blob表示网络中的数据,包括训练数据,网络各层自身的参数,网络之间传递的数据都是通过Blob来实现的,同时Blob数据也支持在CPU与GPU上存储,能够在两者之间做同步。Layer是对神经网络中各种层的抽象,包括卷积层和下采样层,还有全连接层和各种激活函数层等。同时每种Layer都实现了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并通过Blob来传递数据。Net是对整个网络的表示,由各种Layer前后连接组合而成,也是所构建的网络模型。Solver 定义了针对Net网络模型的求解方法,记录网络的训练过程,保存网络模型参数,中断并恢复网络的训练过程。自定义Solver能够实现不同的网络求解方式。

TensorFlow是一个使用数据流图进行数值计算的开源软件库。图中的节点表示数学运算,而图边表示节点之间传递的多维数据阵列(又称张量)。灵活的体系结构允许使用单个API将计算部署到服务器或移动设备中的某个或多个CPU或GPU。符号计算首先定义各种变量,然后建立一个“计算图”,图中规定了各个变量之间的计算关系。 符号计算也叫数据流图,其过程如下图2-1所示,数据是按图中黑色带箭头的线流动的。

Keras由纯Python编写而成并基于Tensorflow、Theano以及CNTK后端,相当于Tensorflow、Theano、CNTK的上层接口。号称10行代码搭建神经网络,具有操作简单、上手容易、文档资料丰富、环境配置容易等优点,简化了神经网络构建代码编写的难度。目前封装有全连接网络、卷积神经网络、RNN和LSTM等算法。Keras有两种类型的模型,序贯模型(Sequential)和函数式模型(Model),函数式模型应用更为广泛,序贯模型是函数式模型的一种特殊情况。1) 序贯模型(Sequential):单输入单输出,一条路通到底,层与层之间只有相邻关系,没有跨层连接。这种模型编译速度快,操作也比较简单。2) 函数式模型(Model):多输入多输出,层与层之间任意连接。这种模型编译速度慢。

性能目前仅支持单机多GPU的训练,不支持分布式的训练。支持分布式计算,使GPU或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集群并行计算,共同训练出一个模型。对不同设备间的通信优化得不是很好,分布式性能还没有达到最优无法直接使用多GPU,对大规模的数据处理速度没有其他支持多 GPU和分布式的框架快。用TensorFLow backend后端时速度比纯TensorFLow下要慢很多。

神经网络
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一个方法叫机器学习。在机器学习这个方法里,有一类算法叫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每个圆圈都是一个神经元,每条线表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神经元被分成了多层,层与层之间的神经元有连接,而层内之间的神经元没有连接。最左边的层叫做输入层,这层负责接收输入数据;最右边的层叫输出层,我们可以从这层获取神经网络输出数据。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的层叫做隐藏层。

隐藏层比较多(大于2)的神经网络叫做深度神经网络。而深度学习,就是使用深层架构(比如,深度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

那么深层网络和浅层网络相比有什么优势呢?简单来说深层网络能够表达力更强。事实上,一个仅有一个隐藏层的神经网络就能拟合任何一个函数,但是它需要很多很多的神经元。而深层网络用少得多的神经元就能拟合同样的函数。也就是为了拟合一个函数,要么使用一个浅而宽的网络,要么使用一个深而窄的网络。而后者往往更节约资源。

深层网络也有劣势,就是它不太容易训练。简单的说,你需要大量的数据,很多的技巧才能训练好一个深层网络。这是个手艺活。

为了理解神经网络,我们应该先理解神经网络的组成单元——神经元。神经元也叫做感知器。感知器算法在上个世纪50-70年代很流行,也成功解决了很多问题。并且,感知器算法也是非常简单的。事实上,感知器不仅仅能实现简单的布尔运算。它可以拟合任何的线性函数,任何线性分类或线性回归问题都可以用感知器来解决。布尔运算可以看作是二分类问题,即给定一个输入,输出0(属于分类0)或1(属于分类1)。比如,and运算是一个线性分类问题,即可以用一条直线把分类0(false,红叉表示)和分类1(true,绿点表示)分开。

最近几年卷积神经网络中,激活函数往往不选择sigmoid或tanh函数,而是选择relu函数。Relu函数作为激活函数,有下面几大优势:

1、速度快,和sigmoid函数需要计算指数和倒数相比,relu函数其实就是一个max(0,x),计算代价小很多。

2、减轻梯度消失问题,回忆一下计算梯度的公式。其中,是sigmoid函数的导数。在使用反向传播算法进行梯度计算时,每经过一层sigmoid神经元,梯度就要乘上一个。从下图可以看出,函数最大值是1/4。因此,乘一个会导致梯度越来越小,这对于深层网络的训练是个很大的问题。而relu函数的导数是1,不会导致梯度变小。当然,激活函数仅仅是导致梯度减小的一个因素,但无论如何在这方面relu的表现强于sigmoid。使用relu激活函数可以让你训练更深的网络。

神经元和感知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说感知器的时候,它的激活函数是阶跃函数;而当我们说神经元时,激活函数往往选择为sigmoid函数或tanh函数。

神经网络其实就是按照一定规则连接起来的多个神经元。上图展示了一个全连接(full connected, FC)神经网络,通过观察上面的图,我们可以发现它的规则包括:

神经元按照层来布局。最左边的层叫做输入层,负责接收输入数据;最右边的层叫输出层,我们可以从这层获取神经网络输出数据。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的层叫做隐藏层,因为它们对于外部来说是不可见的。

同一层的神经元之间没有连接。第N层的每个神经元和第N-1层的所有神经元相连(这就是full connected的含义),第N-1层神经元的输出就是第N层神经元的输入。每个连接都有一个权值。

上面这些规则定义了全连接神经网络的结构。事实上还存在很多其它结构的神经网络,比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他们都具有不同的连接规则。

使用另外一种更适合深度学习算法的编程方式:向量化编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们事实上并不需要真的去定义Node、Connection这样的对象,直接把数学计算实现了就可以了;另一个原因,是底层算法库会针对向量运算做优化(甚至有专用的硬件,比如GPU),程序效率会提升很多。所以,在深度学习的世界里,我们总会想法设法的把计算表达为向量的形式。

一个卷积神经网络由若干卷积层、Pooling层、全连接层组成。卷积神经网络的层结构和全连接神经网络的层结构有很大不同。全连接神经网络每层的神经元是按照一维排列的,也就是排成一条线的样子;而卷积神经网络每层的神经元是按照三维排列的,也就是排成一个长方体的样子,有宽度、高度和深度。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通常与计算机科学有关,并通过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依靠过去的经验法则)和模式识别等诸多方法来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是发明之母。近年来,数据挖掘引起了信息产业界的极大关注,其主要原因是存在大量数据,可以广泛使用,并且迫切需要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获取的信息和知识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应用,包括商务管理,生产控制,市场分析,工程设计和科学探索等。数据挖掘是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所谓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数据挖掘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它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技术等,高度自动化地分析企业的数据,作出归纳性的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帮助决策者调整市场策略,减少风险,作出正确的决策。知识发现过程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①数据准备;②数据挖掘;③结果表达和解释。数据挖掘可以与用户或知识库交互。数据挖掘是通过分析每个数据,从大量数据中寻找其规律的技术,主要有数据准备、规律寻找和规律表示三个步骤。数据准备是从相关的数据源中选取所需的数据并整合成用于数据挖掘的数据集;规律寻找是用某种方法将数据集所含的规律找出来;规律表示是尽可能以用户可理解的方式(如可视化)将找出的规律表示出来。数据挖掘的任务有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分析、异常分析、特异群组分析和演变分析等。 近年来,数据挖掘引起了信息产业界的极大关注,其主要原因是存在大量数据,可以广泛使用,并且迫切需要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获取的信息和知识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应用,包括商务管理、生产控制、市场分析、工程设计和科学探索等。数据挖掘利用了来自如下一些领域的思想:①来自统计学的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②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的搜索算法、建模技术和学习理论。数据挖掘也迅速地接纳了来自其他领域的思想,这些领域包括最优化、进化计算、信息论、信号处理、可视化和信息检索。一些其他领域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地,需要数据库系统提供有效的存储、索引和查询处理支持。源于高性能(并行)计算的技术在处理海量数据集方面常常是重要的。分布式技术也能帮助处理海量数据,并且当数据不能集中到一起处理时更是至关重要。

数据的类型可以是结构化的、半结构化的,甚至是异构型的。发现知识的方法可以是数学的、非数学的,也可以是归纳的。最终被发现了的知识可以用于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策支持及数据自身的维护等。数据挖掘的对象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源。可以是关系数据库,此类包含结构化数据的数据源;也可以是数据仓库、文本、多媒体数据、空间数据、时序数据、Web数据,此类包含半结构化数据甚至异构性数据的数据源。发现知识的方法可以是数字的、非数字的,也可以是归纳的。最终被发现的知识可以用于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策支持及数据自身的维护等。

在实施数据挖掘之前,先制定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每一步都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是必要的,有了好的计划才能保证数据挖掘有条不紊地实施并取得成功。很多软件供应商和数据挖掘顾问公司投提供了一些数据挖掘过程模型,来指导他们的用户一步步地进行数据挖掘工作。比如,SPSS公司的5A和SAS公司的SEMMA。数据挖掘过程模型步骤主要包括定义问题、建立数据挖掘库、分析数据、准备数据、建立模型、评价模型和实施。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1)定义问题。在开始知识发现之前最先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了解数据和业务问题。必须要对目标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即决定到底想干什么。比如,想提高电子信箱的利用率时,想做的可能是“提高用户使用率”,也可能是“提高一次用户使用的价值”,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而建立的模型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必须做出决定。

(2)建立数据挖掘库。建立数据挖掘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收集,数据描述,选择,数据质量评估和数据清理,合并与整合,构建元数据,加载数据挖掘库,维护数据挖掘库。

(3)分析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找到对预测输出影响最大的数据字段,和决定是否需要定义导出字段。如果数据集包含成百上千的字段,那么浏览分析这些数据将是一件非常耗时和累人的事情,这时需要选择一个具有好的界面和功能强大的工具软件来协助你完成这些事情。

(4)准备数据。这是建立模型之前的最后一步数据准备工作。可以把此步骤分为四个部分:选择变量,选择记录,创建新变量,转换变量。

(5)建立模型。建立模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需要仔细考察不同的模型以判断哪个模型对面对的商业问题最有用。先用一部分数据建立模型,然后再用剩下的数据来测试和验证这个得到的模型。有时还有第三个数据集,称为验证集,因为测试集可能受模型的特性的影响,这时需要一个独立的数据集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训练和测试数据挖掘模型需要把数据至少分成两个部分,一个用于模型训练,另一个用于模型测试。

(6)评价模型。模型建立好之后,必须评价得到的结果、解释模型的价值。从测试集中得到的准确率只对用于建立模型的数据有意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一步了解错误的类型和由此带来的相关费用的多少。经验证明,有效的模型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模型。造成这一点的直接原因就是模型建立中隐含的各种假定,因此,直接在现实世界中测试模型很重要。先在小范围内应用,取得测试数据,觉得满意之后再向大范围推广。

(7)实施。模型建立并经验证之后,可以有两种主要的使用方法。第一种是提供给分析人员做参考;另一种是把此模型应用到不同的数据集上。

数据挖掘分为有指导的数据挖掘和无指导的数据挖掘。有指导的数据挖掘是利用可用的数据建立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是对一个特定属性的描述。无指导的数据挖掘是在所有的属性中寻找某种关系。具体而言,分类、估值和预测属于有指导的数据挖掘;关联规则和聚类属于无指导的数据挖掘。1.分类。它首先从数据中选出已经分好类的训练集,在该训练集上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一个分类模型,再将该模型用于对没有分类的数据进行分类。2.估值。估值与分类类似,但估值最终的输出结果是连续型的数值,估值的量并非预先确定。估值可以作为分类的准备工作。 3.预测。它是通过分类或估值来进行,通过分类或估值的训练得出一个模型,如果对于检验样本组而言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将该模型用于对新样本的未知变量进行预测。 4.相关性分组或关联规则。其目的是发现哪些事情总是一起发生。 5.聚类。它是自动寻找并建立分组规则的方法,它通过判断样本之间的相似性,把相似样本划分在一个簇中。

目前,数据挖掘的算法主要包括神经网络法、决策树法、遗传算法、粗糙集法、模糊集法、关联规则法、K均值(K-means)、逻辑回归、最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贝叶斯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其中KNN是队友标签的数据进行分类的常用方法,K均值算法则是将无标签的数据聚合成K个类的常用的聚类算法。

神经网络法是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一种通过训练来学习的非线性预测模型,它将每一个连接看作一个处理单元,试图模拟人脑神经元的功能,可完成分类、聚类、特征挖掘等多种数据挖掘任务。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主要表现在权值的修改上。其优点是具有抗干扰、非线性学习、联想记忆功能,对复杂情况能得到精确的预测结果;缺点首先是不适合处理高维变量,不能观察中间的学习过程,具有“黑箱”性,输出结果也难以解释;其次是需较长的学习时间。神经网络法主要应用于数据挖掘的聚类技术中。

决策树是根据对目标变量产生效用的不同而建构分类的规则,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其表现形式是类似于树形结构的流程图。最典型的算法是J.R.Quinlan于1986年提出的ID3算法,之后在ID3算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极其流行的C4.5算法。采用决策树法的优点是决策制定的过程是可见的,不需要长时间构造过程、描述简单,易于理解,分类速度快;缺点是很难基于多个变量组合发现规则。决策树法擅长处理非数值型数据,而且特别适合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决策树提供了一种展示类似在什么条件下会得到什么值这类规则的方法。比如,在贷款申请中,要对申请的风险大小做出判断。

遗传算法模拟了自然选择和遗传中发生的繁殖、交配和基因突变现象,是一种采用遗传结合、遗传交叉变异及自然选择等操作来生成实现规则的、基于进化理论的机器学习方法。它的基本观点是“适者生存”原理,具有隐含并行性、易于和其他模型结合等性质。主要的优点是可以处理许多数据类型,同时可以并行处理各种数据;缺点是需要的参数太多,编码困难,一般计算量比较大。遗传算法常用于优化神经元网络,能够解决其他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

粗糙集法也称粗糙集理论,是由波兰数学家Z Pawlak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是一种新的处理含糊、不精确、不完备问题的数学工具,可以处理数据约简、数据相关性发现、数据意义的评估等问题。其优点是算法简单,在其处理过程中可以不需要关于数据的先验知识,可以自动找出问题的内在规律;缺点是难以直接处理连续的属性,须先进行属性的离散化。因此,连续属性的离散化问题是制约粗糙集理论实用化的难点。粗糙集理论主要应用于近似推理、数字逻辑分析和化简、建立预测模型等问题。

模糊集法是利用模糊集合理论对问题进行模糊评判、模糊决策、模糊模式识别和模糊聚类分析。模糊集合理论是用隶属度来描述模糊事物的属性。系统的复杂性越高,模糊性就越强。

关联规则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或关联性。其最著名的算法是R.Agrawal等人提出的Apriori算法。其算法的思想是:首先找出频繁性至少和预定意义的最小支持度一样的所有频集,然后由频集产生强关联规则。最小支持度和最小可信度是为了发现有意义的关联规则给定的2个阈值。在这个意义上,数据挖掘的目的就是从源数据库中挖掘出满足最小支持度和最小可信度的关联规则。

计算机视觉
B站视频:【公开课】最新斯坦福李飞飞cs231n计算机视觉课程【附中文字幕】

HSV(色调、饱和度、明度)彩色模型。RGB模型中,每种颜色出现在红(Red)、绿(Green)、蓝(Blue)的原色光谱成分中。

没有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或无色光。单色光的唯一属性是其强度或大小。因为感知单色光的强度从黑色到灰色变化,最后到白色,灰度级一次通常用来表示单色光的强度。从黑到白的单色光的度量值范围通常称为灰度级,而单色图像通常称为灰度图像。

总结

我整理了一份关于pytorch、python基础,图像处理opencv\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数学基础等资源库,想学习人工智能或者转行到高薪资行业的,大学生都非常实用,无任何套路免费提供,,可以领取的内部资源,人工智能题库,大厂面试题 学习大纲 自学课程大纲还有200G人工智能资料大礼包免费送哦~扫码加V免费领取资料.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