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

章节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浏览信息和发布信息的平台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通信和交流的平台
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平台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
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电子商务的平台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远程协作的平台
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网上办公的平台

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1.2.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按不同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通信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

1.2.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网络的覆盖范围
        1.局域网(LAN)
        2.城域网(MAN)
        3.广域网 (WAN)
        4.个人区域网(PAN) 
2.按网络使用者
       1.公用网
       2.专用网

1.3互联网概述

1.3.1网络的网络

    1.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2.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采用TCP/IP协议簇作为通信规则,前身是APPANet
    3.互联网从功能划分两部分
边缘部分(资源子网)核心部分(通信子网)
用户直接使用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主机路由器、网络

1.3.2互联网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络发展。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PPANET。1983年,TCP/IP成为APPANET上的标准协议。1990年,APPANET正式宣布关闭。
➡ 第二阶段——逐步建成三级结构的互联网。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1991年,美国政府将互联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
➡第三阶段——逐渐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

1.3.3互联网的标准化

制定互联网的正式标准的4个阶段
(1)互联网草案
(2)建议标准(形成RFC文档)
(3)草案标准(2011年10月取消,老的文档还处于此)
 (4) 互联网标准

1.4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1.4.1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来源于电话网。
💚从 电话两两直接相连 到 中间设备(电话交换机
电路交换经过 建立连接(分配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资源)➡➡释放连接(归还资源)完成

1.4.2分组交换(主流)(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冗余链路的网状拓扑结构)

🔸分组(包)是在分组交换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分组中的首部包含了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重要控制信息。
🔸 分组交换 一个个短分组通过通信链路发送给分组交换机(路由器、二层交换机),交换机再存储、转发,给下一个分组交换机直到目的计算机。

发送方构造、发送分组
路由器存储、转发分组
接收方接收、还原分组
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缺点时延、格外开销、网络拥塞

1.4.3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从源点直达终点。(大量数据)
🔹分组交换——一个个短分组存储、转发。(输入、输出并行工作)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全存储转发

1.5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速率(数据率、比特率)单位:bit/s\bps
带宽1.信号的频率带宽 单位:赫兹2.最高数据率 单位:bit/s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单位:bit/s
时延1.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2.传播时延 3.处理时延 4.排队时延
丢包率分组在传输过程中丢失的分组数量与总的分组数量的比率。分组交换机的队列溢出和分组丢失
利用率1.信道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 2.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特别地
速率
计算机中常常用字节作为单位。1个字节(B)=8个比特(b)
1B=8b
1kb/s=10^3b/s
1KB=2^10B
1MB=2^20B 1Mb/s=10^6b/s
1GB=2^30B 1Gb/s=10^9b/s
1TB=2^40B 1Tb/s=10^12b/sv

时延:
1.发送时延=分组长度/发送速率(信道带宽)
2.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在自由空间是光速=3x10^5km/s; 在铜线电缆=2.3x10^5 km/s;在光纤中=2x10^5km/s)
3.总时延要4个一块考虑
4.“高速链路上,比特跑得更快” ❌
提高数据的发送速率只是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利用率: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的大的时延; 过低会白白浪费通信资源。

1.6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6.1网络协议

三要素:

1.语法
2.语义
3.同步(时序)

1.6.2计算机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

分层的优点: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
结构上可分割易于实现和维护
有利于功能复用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OSI法律上的国际标准 TCP/IP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1.6.3具有五层协议的原理体系结构

OSI的七层协议 ---- TCP/IP的四层协议------五层协议
应用层 -----------------应用层--------------------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运输层-------------------运输层
网络层------------------网际层-------------------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物理层

应用层数据单位为报文
运输层两个运输层协议:①传输控制协议(可靠的)单位:报文段②用户数据报协议(尽最大努力)单位:用户数据报
网络层(网际层、IP层)IP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比特

1.6.4实体、协议和服务

🟠三者关系: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1.6.5TCP/IP体系结构

二、物理层

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流
✅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特性:

  1. 机械特性
  2. 电气特性
  3. 功能特性
  4. 过程特性

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
🟦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
🟨模拟信号(连续信号)
🟪数字信号(离散信号)

2.2.2编码与调制

🔴信道–模拟信道、数字信道
🔵编码–数字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调制–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1.常用编码方式

❗❗❗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自带时钟(自同步能力)

2.基本的调制方法
  1. 基带信号—矩形脉冲波形的数字信号的低频分量
  2. 基带传输—在数字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
  3. 频带传输—使用载波调制把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调高以便传输
  4. 频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的信号
  5. 带通调制–使用载波调制
三种最基本的带通调制
调幅幅移键控
调频频移键控
调相相移键控

2.2.3信道的极限容量

⭕码元—承载信息的基本信号单位
⭕码元传输速率(波特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波特)
比特率不一定大于波特率
⭕数据传输速率=波特率X每个码元所携带的信息
⭕信噪比(dB)=10xlog10(S/N)(dB)
⭕信号状态数—可调制出的不同基本波形式码元数量
🟨奈氏准则:
1.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2W
2.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W
(W是信道带宽(赫兹),1波特=1码元/s)
🟨香农公式: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Wlog2(1+S/N)(bit/s)
(S是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是信道内部的高斯传输噪声功率)

2.2.4传输方式

1.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并行传输---一次发送n个比特,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需要n条传输路线(短距离,如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
    串行传输---数据一个一个比特发送,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一条传输路线(长距离)
    ❗❗❗计算机将数据发送到传输路线 并/串 转换,接收时 串/并转换。
2.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同步–收发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保持一致的过程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两种采用不同同步方式的传输方式
🔹实现收发双方时钟同步的方式—外同步(单独的时钟线)和内同步(曼彻斯特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1.异步传输---以字节为独立的传输单位,字节间时间间隔不固定,接收端仅在每个字节的起始处对每个字节内的比特实现同步。(有起始位和结束位)
2.同步传输---数据块以稳定的比特流的形式传输,字节间无间隔,无起始位与结束位。
3.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

又称 单向通信、 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

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3.1导引型传输媒体
双绞线过去多用在电话系统,现在局域网。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都可用。提高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同轴电缆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居民小区的有线电视网
光纤通常由透明度很高的石英玻璃拉成细丝。全反射。用于主干网、高速局域网
电力线

🔹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STP)、无屏蔽双绞线(UTP)。
🔹现最常用的UTP是五类线(增加了绞合次数)
🔹多模光纤–许多条不同角度入射的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
🔹单模光纤–光线在光纤中一直向前传输,不产生多次反射
🔹多模发送端光源发光二极管,接收端光电二极管
🔹单模发送端光源半导体激光器
🔹单模带宽>>>多模
🔹光纤

优点容量大,传输损耗小,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无串音,体积小,重量轻
缺点光电接口设备贵
2.3.2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1. 微波(直线传播;远距离—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
  2. 其他无线电波
  3. 红外线和可见光(直线传播;·主用于家电遥控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短距离通信领域)

2.4信道复用技术

2.4.1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将传输线路的频带资源划分多个子频带
⭕总频带带宽>各个子信道频带带宽之和
⭕所有子信道并行工作
⭕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带宽)防干扰
⭕各用户占用的带宽不变,若用户数增加,总带宽增加

2.4.2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将传输路线的带宽资源按时间(等长)轮流分配给用户
⭕时分复用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带
⭕时隙宽度非常窄的脉冲信号所占的频谱范围他、也是非常宽的
⭕复用器和分用器成对使用的
⭕⭕⭕⭕⭕

三、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三步骤: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3.1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1.1数据链路层所处地位

3.1.2数据链路和帧

🔹链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中间无其他交换结点
🔹数据链路-----物理线路+通信协议+实现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实现协议的最常用的方法-----网络适配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IP数据报----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

3.1.3封装成帧

网络层的IP数据报向下传送到数据链路层成为帧的数据部分,加上首部和尾部,封装为完整的帧。
⭕帧的长度=数据部分+帧首部+帧尾部
⭕首部尾部可进行帧定界,包含必要的控制信息

透明传输

🔹面向字符的物理链路,使用字节填充(字符填充)----插入转义字符
🔹面向比特的传输服务,使用比特填充(零比特填充法)
🔹零比特填充----发送端发现5个连续1,立即填入一个0;接收端发现5个连续1,就删除5个1后的一个0

3.1.4差错检测

🔹比特差错—比特传输中,1变为0,0变为1
🔹误码率–在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数与所传输比特总数的比率
🔹误码率与信噪比有很大关系
🔹数据链路层通常使用循环冗余检验(CRC)进行差错检测
🔹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想成为猫老师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