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Matter协议
Matter协议是由连接标准联盟CSA(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前身为Zigbee联盟)主导制定的一项开放、统一的智能家居连接标准。Matter的目标是统一智能家居生态,解决当前不同厂商设备互不兼容的问题,提供一个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使智能家居设备能够在不同品牌和平台之间无缝互通。
近年来智能家居市场发展迅猛,各大厂商纷纷推出自家的产品和生态系统。然而,用户往往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不同厂家设备的兼容性。例如如果你购买了厂商A的智能家居平台,并在手机上安装了其专属App;后来又觉得厂商B的一款产品很有吸引力时,却发现它和厂商A的App无法兼容,只好再安装厂商B的App;而后来如果你又购买了厂商C的设备,发现还需要再安装C的App……如此一来,智能家居体验变得割裂且繁琐,不但设备间难以协同工作,也使得用户的使用成本和复杂度大大增加。
为了解决智能家居市场的碎片化问题,2019年12月,苹果(Apple)、谷歌(Google)、亚马逊(Amazon)等科技巨头联合Zigbee联盟,共同发起了Project CHIP(Connected Home over IP)项目。CHIP旨在开发一种基于IP(互联网协议)的开放标准,使智能家居设备能够跨品牌、跨平台互联互通。
2021年该项目正式更名为Matter。Zigbee联盟也更名为连接标准联盟,即CSA(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在2022年10月,CSA正式发布了Matter标准协议1.0版本。在2023年5月,Matter 1.1版本发布,进一步扩展了支持的设备类别并优化了协议的性能。
CSA联盟成员分为推进者、参与者、采纳者三种级别。推进者的级别最高,是最早参与协议起草的单位。如Google,Apple,Amazon,Huawei等都属于推进者。目前属于推进者的企业有31家;参与者和采纳者分别有200多家。
2、Matter认证
Matter采用严格的认证机制,厂商需通过CSA联盟的认证流程,才能获得Matter认证证书并使用Matter标志。根据CSA规范,Matter适用于控制面板、门锁、灯具、插座、开关、传感器、恒温器、风扇、气候控制器、百叶窗及媒体设备等多种智能家居设备,几乎覆盖所有应用场景。认证通过的设备可以在产品包装、说明书和应用程序中使用Matter标志,向消费者表明其符合Matter标准。设备上通常还会印有Matter的二维码,用户扫描后可快速配对并添加到支持Matter的生态系统中。
3、Matter协议的工作原理
Matter并不是一种新的无线通信技术,而是一个应用层协议,它可以运行在多种现有的无线通信协议之上,如:
- Wi-Fi(高速数据传输)
- 以太网(有线稳定连接)
- Thread(低功耗、低延迟的网状网络)
- BLE(蓝牙低功耗,主要用于设备配网)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没有Zigbee,CSA的前身不就是Zigbee联盟吗?这是因为Matter 的协议设计并不直接兼容 Zigbee,两者的协议架构存在本质区别。
对比一下他们的协议架构: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Matter依赖Wi-Fi、Thread、和以太网(Ethernet)作为底层通信技术,而Zigbee使用的是 IEEE 802.15.4,是一个低速率、低功耗的无线个人区域网络协议标准,并不兼容 IP 协议。
网络层:
Matter是基于 IPv6,因为 IP 互联网协议是目前全球通用的网络协议,Matter设备通过 IPv6 可以轻松与其他 IP 设备互联;而Zigbee使用了专有协议,包括特有的自组织的Mesh(网状网络)拓扑结构。
传输层:
Matter使用TCP和UDP进行数据传输,而Zigbee采用的是基于其自身标准的通信协议,无法直接适配IP传输。
应用层:
Zigbee是专有协议,而Matter定义了一套统一的智能家居通信标准,确保不同品牌的设备能够互通,这就是Matter协议设计的初衷。相对来说,从应用层方面来统一标准相对容易,因为相比底层的物理和网络协议,应用层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数据模型和设备交互方式,实现跨协议、跨平台的兼容性。所以这就是为什么CSA定义的Matter协议并不兼容Zigbee的原因。虽然Matter无法直接支持Zigbee,Zigbee设备仍可通过网关设备桥接到Matter网络,继续发挥作用。
另外出于相同的原因,上图虽然列出了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E),但是由于同样的协议不兼容的原因,Matter也不能直接运行在低功耗蓝牙上。蓝牙这里只能作为发现新设备配对时使用的一个通道,新设备通过蓝牙配对成功后,后续数据还是需要走Wi-Fi或者Thread。
4、Matter协议的组网方式
由于Matter基于TCP/IP协议,因此其组网方式与TCP/IP网络保持一致。像是支持Matter协议的Wi-Fi和以太网(Ethernet)设备都可直接连接至无线路由器,与家庭网络中的其他 IP 设备无缝通信。而Thread设备需要通过边界路由器(Border Router)与 Wi-Fi 或以太网等基于IP的网络互联,实现跨协议通信。
对于不支持Matter协议的设备(如 Zigbee 或传统蓝牙设备),可以通过Matter网桥(Matter Bridge/Gateway)进行协议转换,使其能够接入家庭网络,并与 Matter 生态中的其他设备协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