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 Web 了,为什么国内还有各种小程序,这种畸形的产物?

已经有 Web 了,为什么国内还有各种小程序,这种畸形的产物?

 

同学们,今天老韩校长想和你们聊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已经有 Web 了,为什么国内还有各种小程序?

 

咱们捋一捋逻辑:PC 时代,Web 网页已经把“跨平台”这个问题解决得妥妥的;移动互联网崛起,App 大行其道;眼看 Web 和 App 这对组合拳已经把用户体验和技术门槛拿捏到位,结果横空出世了一个“小程序”。更离谱的是,小程序居然火了,用户量、活跃度蹭蹭上涨。

 

很多同学会问:小程序算个啥?它难道不是一种“畸形产物”吗?为什么它能在国内如此猖狂? 别急,今天老韩校长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带你拆解小程序的“存在逻辑”,顺便聊聊它到底是行业的“未来”还是“弯路”。

 

小程序是个什么鬼?

 

先给还不太熟悉的小同学科普一下:小程序是介于 Web 和 App 之间的一种“轻量应用”。

 

它的定位是这样的:

• 不需要下载和安装,点开就能用;

• 不像 Web 那样完全依赖浏览器;

• 功能性接近 App,但比 App 轻便得多。

 

最典型的就是微信小程序: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微信访问,不需要再去应用商店下载,也不占手机内存,完美符合“用完即走”的理念。

 

在国内,小程序已经火得一塌糊涂:微信、支付宝、百度甚至抖音,都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序平台。它不只是存在,而是已经成为互联网生态的一部分。

 

为什么小程序能火?

 

既然有 Web 和 App 了,为什么小程序还能杀出重围?老韩校长给你总结了几点原因。

 

用户角度:便捷性无敌

 

对用户来说,小程序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用下载,点开就用,体验还不差。

• 想买个咖啡?扫码打开星巴克小程序;

• 想查查快递?直接微信小程序搞定;

• 想订票、购物、看电影?分分钟完成。

 

小程序把“用完即走”这个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尤其对手机存储空间紧张、懒得装一堆 App 的用户来说,简直是神仙工具。

 

企业角度:低成本、高效率

 

对企业来说,小程序的吸引力也很大:

• 开发成本低: 开发一个小程序,比做原生 App 便宜得多,还能一套代码覆盖多个平台;

• 推广效率高: 微信这种日活 10 亿级的平台,自带流量,小程序可以直接“借船出海”;

• 适合长尾市场: 有些场景 App 撑不起体量,但做个小程序刚刚好,比如临时活动、单次服务等。

 

平台角度:流量闭环的梦想

 

对于微信、支付宝这样的巨头平台,小程序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它能帮助平台打造自己的“生态闭环”。

• 用户不用跳出平台: 你在微信里完成购物、支付、服务,全程不需要离开微信,这对留住用户来说是巨大的优势;

• 挖掘场景价值: 小程序能覆盖的场景无处不在,从线上商城到线下门店,都能通过小程序延伸平台的触角。

 

小程序其实就是平台争夺流量控制权的武器,它不仅让平台更强大,还能吸引更多开发者入局。

 

国内小程序生态为什么这么“畸形”?

 

小程序火了,但问题也来了:为什么这种“轻量应用”模式在国内火得一塌糊涂,却在国外不温不火?甚至有同学觉得,小程序本质上就是“畸形”的存在——已经有 Web,为什么还要搞出这么多“小 Web”来?

 

移动互联网的国情因素

 

国内的移动互联网环境,跟国外差异非常大:

• 国内用户更习惯用超级 App(比如微信、支付宝),而不是像国外用户那样靠浏览器和独立 App;

• 国内的 App 商店门槛高,尤其对小企业来说,推广一个 App 成本太大,小程序的低成本反而更合适;

• 国内移动支付普及率高,而小程序和支付场景的结合非常紧密,天然契合市场需求。

 

流量争夺战导致的“内卷”

 

国内互联网公司,流量争夺战可以说内卷到极致了。每个平台都希望把用户牢牢圈在自己的生态里,而不是让用户跳到别的平台去。小程序的“闭环逻辑”,完美契合了这种流量策略。

 

比如:

• 微信希望用户购物、订票、点外卖都在微信里完成;

• 支付宝希望把用户的支付、金融服务、生活服务都拴住;

• 抖音甚至希望你看视频的时候,连“买东西”都不用离开抖音。

 

这种“超级 App+小程序”的生态模式,是国内流量竞争的结果。

 

国人对“轻量化”的执着

 

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决定了小程序的流行。我们喜欢轻量化、方便的服务,小程序正好解决了这个需求:

• 对于临时服务,用户不想下载 App;

• 对于简单功能,用户觉得网页速度慢、体验差。

 

小程序刚好补了 Web 和 App 的“中间空档”。

 

小程序的未来:昙花一现还是长期存在?

 

聊到这里,有同学可能会问:小程序会不会有一天被 Web 或 App 取代?它是“未来”,还是一种阶段性的“弯路”?

 

小程序和 Web、App 的关系

 

小程序并不会完全取代 Web 和 App,而是作为一种补充形态存在。

• Web 强在开放性,但体验往往不如 App;

• App 强在性能和用户黏性,但开发成本高,推广难;

• 小程序则介于两者之间,兼顾了轻量化和功能性。

 

它更像是一种“场景工具”,在短平快的场景中更有优势,比如临时需求、营销活动、线下扫码等。

 

小程序的局限性

 

当然,小程序也有局限:

• 功能复杂度比不上 App,适合轻量级场景;

• 过于依赖平台,开发者的自主权受限;

• 跨平台统一标准尚未完全形成,开发者可能需要为不同平台适配多套代码。

 

这些问题决定了小程序不可能完全统治市场,但它会在自己的领域内继续生存和发展。

 

心理按摩:小程序不是畸形,而是国情下的产物

 

最后,老韩校长想给你们点心理按摩:小程序并不是“畸形”,它是国内互联网环境下的一种合理演化。

 

国内互联网环境复杂,用户习惯、流量竞争、技术成本都推动了小程序的诞生和壮大。它虽然看起来有点“折中”,但这种折中正是它的优势。

 

未来的技术发展可能会进一步融合 Web、App 和小程序的优点,让整个生态更高效。作为开发者,拥抱变化、灵活应对,才是最重要的。

 

同学们,你们对小程序怎么看?是觉得它解决了痛点,还是觉得它是“技术的倒退”?欢迎留言和老韩校长聊聊,咱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