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集合框架

1 集合框架概述

1.1 集合框架概述

1 集合和数组的区别
数组的弊端

  1. 数组初始化以后,长度就不可变了,不便于扩展
  2. 数组中提供的属性和方法少,不便于进行添加、删除、插入等操作, 且效率不高。同时无法直接获取存储元素的个数
  3. 数组存储的数据是有序的、可以重复的。 ---->存储数据的特点单一
    Java 集合类可以用于存储数量不等的多个对象,还可用于保存具有映射关系的关联数组。

2 集合使用场景
1 集合(Collection)是一种用于存储和操作一组对象的数据结构。它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和功能,用于添加、删除、查询和遍历集合中的元素。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集合使用场景:

2 存储和管理数据:集合可以用来存储各种类型的对象,例如整数、字符串、自定义类等。通过集合提供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操作,可以方便地管理数据。

3 遍历和处理数据:集合提供了迭代器(Iterator)或增强型 for 循环等方式来遍历集合中的元素。这使得对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处理、计算、过滤或转换变得非常方便。

4 去重和查找唯一值:有些集合类如 Set(例如 HashSet、TreeSet)可以保证其中不包含重复的元素。这对于需要快速查找唯一值或去除重复值的场景非常有用。

5 排序和排序后的操作:有些集合类如 List(例如 ArrayList、LinkedList)可以保持元素的插入顺序,并且提供了排序操作。这对于需要按特定规则排序并进行后续操作的情况很有帮助。

6 缓存和性能优化:集合可以用于实现缓存,以存储之前计算过的结果,避免重复计算。此外,某些集合类(例如 LinkedList)在插入和删除操作上效率更高,而某些集合类(例如 HashSet)在查找操作上效率更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集合实现以优化性能。

7 数据结构模拟:集合类实现了不同类型的数据结构,如栈(Stack)、队列(Queue)和映射(Map)等。可以利用这些集合类来模拟和实现各种数据结构,满足不同的编程需求。
3 集合类关系图
老师版
学生版
Java集合类主要由两个根接口Collection和Map派生出来的。

2 Collection接口

2.1简介

1、 Collection 接口是 List、 Set 和 Queue 接口的父接口,该接口里定义的方法既可用于操作 Set 集合,也可用于操作 List 和 Queue 集合。
2 、JDK不提供此接口的任何直接实现,而是提供更具体的子接口(如: Set和List)实现。
3、 在 Java5 之前, Java 集合会丢失容器中所有对象的数据类型,把所有对象都当成 Object 类型处理; 从 JDK 5.0 增加了泛型以后, Java 集合可以记住容器中对象的数据类型。
Collection派生出了三个子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接口方法

添加
○ add(Object obj)
○ addAll(Collection coll)
获取有效元素的个数
○ int size()
清空集合
○ void clear()
是否是空集合
○ boolean isEmpty()
是否包含某个元素
○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bj): 是通过元素的equals方法来判断是否是同一个对象
○ boolean containsAll(Collection c): 也是调用元素的equals方法来比较的。 拿两个集合的元素挨个比较。
删除
○ boolean remove(Object obj) : 通过元素的equals方法判断是否是要删除的那个元素。 只会删除找到的第一个元素
○ boolean removeAll(Collection coll): 取当前集合的差集
取两个集合的交集
○ boolean retainAll(Collection c): 把交集的结果存在当前集合中,不影响c
集合是否相等
○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转成对象数组
○ Object[] toArray()
遍历
○ iterator(): 返回迭代器对象,用于集合遍历

2.3 Collection的使用

 @Test
    public void test1() {
        Collection c1 = new ArrayList();

        //添加元素
        c1.add("hello");
        c1.add("world");
        c1.add("tom");
        c1.add("jarray");
        c1.add(123); //自动装箱int->Integer 示例:int num = 10;Integer obj = num;
        c1.add(456);

        //添加自定义对象
        c1.add(new User("马云", 45));
        c1.add(new User("马化腾", 35));

        //删除对象
        c1.remove("tom");
//        c1.clear(); //清空


        System.out.println("isEmpty = " + c1.isEmpty());//判断是否包含c1元素

        String s1 = new String("hello");
        System.out.println("contains = " +  c1.contains(s1)); //true,比较内容

        System.out.println(c1);

    }

2 3. contains方法:

contains() 方法是集合类(如 List、Set)中的一个方法,用于判断集合中是否包含指定的元素。该方法通常用于检查集合是否包含某个特定的对象。
语法:

boolean contains(Object element)

element:要检查是否存在于集合中的元素。
返回值:
如果集合中包含指定的元素,则返回 true;
如果集合中不包含指定的元素,则返回 false。
调用equals,比较内容,因为string实现了equals比较,所以String比较内容
使用User自定义equals,查看contains结果
User.java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System.out.println("User equals()....");
//        return super.equals(o);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User user = (User) o;

        if (age != user.age) return false;
        return name != null ? name.equals(user.name) : user.name == name;
    }

测试

  //添加自定义对象
        User u1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2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3 = new User("马云", 45);
        c1.add(u1);
        c1.add(u2);
        c1.add(new User("马化腾", 35));
        System.out.println(c1.size());
        System.out.println("contains马云 = " + c1.contains(u3)); //调用equals,比较内容,返回true。。判断是否包含u3对象

输出结果

isEmpty=false
contains=true
[hello, world, jerry, 123, 456, User{name='马云', age=35}, User{name='马云', age=35}, User{name='马化腾', age=45}]
8
User equals().....
User equals().....
User equals().....
User equals().....
User equals().....
User equals().....
contains马云=true

3 Iterator迭代器接口

3.1简介
1 、Iterator对象称为迭代器(设计模式的一种),主要用于遍历 Collection 集合中的元素。
2、GOF给迭代器模式的定义为:提供一种方法访问一个容器(container)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细节。 迭代器模式,就是为容器而生。 类似于“公交车上的售票员”、“火车上的乘务员”、 “空姐” 。
3、 Collection接口继承了java.lang.Iterable接口,该接口有一个iterator()方法,那么所有实现了Collection接口的集合类都有一个iterator()方法,用以返回一个实现了Iterator接口的对象。
4、 Iterator 仅用于遍历集合, Iterator 本身并不提供承装对象的能力。如果需要创建Iterator 对象,则必须有一个被迭代的集合。
5、集合对象每次调用iterator()方法都得到一个全新的迭代器对象,默认游标都在集合的第一个元素之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迭代器工作原理示例
假设有一个包含整数的列表:[1, 2, 3, 4, 5]。

1、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调用 list.iterator() 方法来获取迭代器对象。这个迭代器与列表关联,并且初始时指向列表中的第一个元素。

2、使用 iterator.hasNext() 方法检查迭代器是否还有下一个元素可遍历。如果有,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没有,表示遍历结束。

3、调用 iterator.next() 方法来获取当前迭代器指向的元素,并将迭代器指针移动到下一个位置。

4、然后可以对当前元素进行操作,比如输出到控制台、存储到变量中等。

5、重复步骤 2-4,直到迭代器遍历完所有的元素,或者根据需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遍历。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list.add(4);
list.add(5);

Iterator<Integer> iterator = lis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Integer element =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element);
}

输出结果

1
2
3
4
5

案例

    @Test
    public void test2() {
        Collection c1 = new ArrayList();

        //添加元素
        c1.add("hello");
        c1.add("world");
        c1.add("tom");
        c1.add("jarray");
        c1.add(123); //自动装箱int->Integer
        c1.add(456);

        //添加自定义对象
        c1.add(new User("马云", 45));
        c1.add(new User("马化腾", 35));

//        Iterator it = c1.iterator();
//
//        Object obj =  it.next();
//        System.out.println(obj);
//
//        obj =  it.next();
//        System.out.println(obj);

        //iterator循环集合
        Iterator it = c1.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Object obj = it.next();

            if ("tom".equals(obj)) {
                it.remove();
            }

            System.out.println(obj);
        }

        System.out.println(c1);
    }

    /**
     * 增强for循环,底层是Iterator循环
     */
    @Test
    public void test3() {
        Collection c1 = new ArrayList();

        //添加元素
        c1.add("hello");
        c1.add("world");
        c1.add("tom");
        c1.add("jarray");
        c1.add(123); //自动装箱int->Integer
        c1.add(456);

        //添加自定义对象
        c1.add(new User("马云", 45));
        c1.add(new User("马化腾", 35));

        for (Object obj : c1) {
            System.out.println(obj);
        }

        //idea的模板 ctrl + j显示所有的模板
        //iter:增强for循环的模板

        List c2 = new ArrayList();
        c2.add("a");
        c2.add("b");
        c2.add(1);
        c2.add(3);
        c2.add(2);

        //iter
        for (Object o : c2) {
            System.out.println(o);
        }

        //itar
        // FIXME: 2023/8/7 这里有个错误,回头改
        // TODO: 2023/8/7  这里有个bug,回头改
        for (int i = 0; i < c2.size(); i++) {
            System.out.println(c2.get(i));
        }

    }

运行结果

hello
world
tom
jarray
123
456
User{name='马云', age=45}
User{name='马化腾', age=35}
[hello, world, jarray, 123, 456, User{name='马云', age=45}, User{name='马化腾', age=35}]

4 List接口

4.1 简介
1、鉴于Java中数组用来存储数据的局限性,我们通常使用List替代数组
2、List集合类中元素有序、且可重复,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其对应的顺序索引。
3、List容器中的元素都对应一个整数型的序号记载其在容器中的位置,可以根据序号存取容器中的元素。
4、JDK API中List接口的实现类常用的有: ArrayList、 LinkedList和Vector。
4.2 List接口方法
List除了从Collection集合继承的方法外, List 集合里添加了一些根据索引来操作集合元素的方法。
void add(int index, Object ele)😗*在index位置插入ele元素boolean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les):从index位置开始将eles中的所有元素添加进来
**Object get(int index)😗*获取指定index位置的元素
**int indexOf(Object obj)😗*返回obj在集合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int lastIndexOf(Object obj)😗*返回obj在当前集合中末次出现的位置
**Object remove(int index)😗*移除指定index位置的元素,并返回此元素
**Object set(int index, Object ele)😗*设置指定index位置的元素为ele
**List subList(int fromIndex, int toIndex)😗*返回从fromIndex到toIndex位置的子集合
4.3 List集合特点
集合中的元素允许重复
集合中的元素是有顺序的,各元素插入的顺序就是各元素的顺序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或者设置

@Test
    public void test1() {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aa");
        list.add("bbb");
        list.add("aaa");
        list.add("aaa");
        list.add(0, 111);
        list.add(0, 222);
        list.add(0, 333);
// [333, 222, 111, "aaa", "bbb", "aaa", "aaa"]。
        //get
        System.out.println(list.get(3));

        //indexOf
        System.out.println(list.indexOf("aaa"));
        System.out.println(list.lastIndexOf("aaa"));

        //remove
        list.remove(0);
        list.remove("aaa");

        System.out.println(list);

        System.out.println(list.subList(0, 3));//不包含末位值,含0-2

    }

4.1 ArrayList

ArrayList 是容量可以改变的非线程安全集合。内部实现使用数组进行存储,集合扩容时会创建更大的数组空间,把原有数据复制到新数组中。 ArrayList 支持对元素的快速随机访问,但是插入与删除时速度通常很慢,因为这个过程很有可能需要移动其他元素
ArrayList 是 List 接口的典型实现类、主要实现类
1、本质上, ArrayList是对象引用的一个”变长”数组
2、ArrayList的JDK1.8之前与之后的实现区别?
○ JDK1.7: ArrayList像饿汉式,直接创建一个初始容量为10的数组
○ JDK1.8: ArrayList像懒汉式,一开始创建一个长度为0的数组,当添加第一个元素时再创建一个始容量为10的数组
3、Arrays.asList(…) 方法返回的 List 集合, 既不是 ArrayList 实例,也不是Vector 实例。 Arrays.asList(…) 返回值是一个固定长度的 List 集合

4.2 LinkedList

LinkedList 的本质是双向循环链表。与 Array List 相比 , **LinkedList 的插入和删除速度更快,但是随机访问速度很慢。**测试表明,对于 IO 万条的数据,与 ArrayList 相比,随机提取元素时存在数百倍的差距。LinkedList是List接口的另一个实现,除了可以根据索引访问集合元素及继承 AbstractList 抽象类外,外 LinkedList 还实现了另一个接口 Deque ,即 double-ended queue。这个接口同时具有队列和枝的性质。LinkedList 包含 3 个重要的成员 size 、first、 last 。 size 是双向链表中节点的个数。first 和 last 分别指向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节点的引用。 LinkedList 的优点在于可以将零散的内存单元通过附加引用的方式关联起来,形成按链路顺序序查找的线性结构,内存利用率较高。
新增方法:
void addFirst(Object obj)
void addLast(Object obj)
Object getFirst()
Object getLast()
Object removeFirst()
Object removeLast()
LinkedList: 双向链表, 内部没有声明数组,而是定义了Node类型的first和last,用于记录首末元素。同时,定义内部类Node,作为LinkedList中保存数据的基本结构。 Node除了保存数据,还定义了两个变量:
prev变量记录前一个元素的位置
next变量记录下一个元素的位置
案例:

/**
     * 1. 有序:插入顺序
     * 2. 允许重复
     * 3. 底层是数组,默认大小10,每次扩容1.5倍
     *      - jdk1.7:默认大小10
     *      - jdk1.8 默认大小0,第一次使用时初始化成10
     * 4:添加和删除,性能差,随机遍历性能好
     */
    @Test
    public void test2() {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ccc");
        list.add("ccc");
        list.add("bbb");
        list.add("aaa");

        User u1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2 = new User("马化腾", 38);
        list.add(u1);
        list.add(u1);
        list.add(u2);

        //方式1
        for (Object o : list) {
            System.out.println(o);
        }
        System.out.println("-------------");
        //方式2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
            System.out.println(list.get(i));
        }
        System.out.println("-------------");
        for (Iterator iterator = list.iterator(); iterator.hasNext(); ) {
            Object obj =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obj);
        }
    }

    /**
     * 1. 底层原理:基于双向链表实现
     * 2. 插入和删除块,遍历性能差
     * 3. 可以直接操作头和尾
     * 4. 有序(插入顺序),容许重复
     */
    @Test
    public void test3() {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aaaa");
        list.add("dddd");
        list.add("aaaa");
        list.add("ffff");

        User u1 = new User("马云", 38);
        User u2 = new User("马化腾", 70);
        list.add(u1);
        list.add(u1);
        list.add(u2);

        list.addFirst("1111");
        list.addLast(2222);

        System.out.println(list.getLast());

        //方式1
        for (Object o : list) {
            System.out.println(o);
        }

    }

运行结果

1111
aaa
ddd
aaa
fff
User{name='马云', age=38}
User{name='马化腾', age=70}
2222

4.3 Voctor

1、 Vector 是一个古老的集合, JDK1.0就有了。大多数操作与ArrayList相同,区别之处在于Vector是线程安全的。
2、在各种list中,最好把ArrayList作为缺省选择。当插入、删除频繁时,使用LinkedList; Vector总是比ArrayList慢,所以尽量避免使用。
3、新增方法:
○ void addElement(Object obj)
○ void insertElementAt(Object obj,int index)
○ void setElementAt(Object obj,int index)
○ void removeElement(Object obj)
○ void removeAllElements()
面试题:请问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的异同? 谈谈你的理解? ArrayList底层是什么?扩容机制? Vector和ArrayList的最大区别?
1、 ArrayList和LinkedList的异同二者都线程不安全,相对线程安全的Vector,执行效率高。此外, ArrayList是实现了基于动态数组的数据结构, LinkedList基于链表的数据结构。对于随机访问get和set, ArrayList觉得优于LinkedList,因为LinkedList要移动指针。对于新增和删除操作add(特指插入)和remove, LinkedList比较占优势,因为ArrayList要移动数据。
2、ArrayList和Vector的区别Vector和ArrayList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唯一的区别在于Vector是同步类(synchronized),属于强同步类。因此开销就比ArrayList要大,访问要慢。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的Java程序员使用ArrayList而不是Vector,因为同步完全可以由程序员自己来控制。 Vector每次扩容请求其大小的2倍空间,而ArrayList是1.5倍。 Vector还有一个子类Stack。

5 Set接口

5.1 Set接口定义
Set 接口是 Java 集合框架中的一种数据结构,它继承自 Collection 接口,用于存储一组唯一的对象,即不允许重复的元素。

Set 接口中的元素不按特定的方式排序,但它提供了基于对象的相等性来确定元素是否重复的方法。即如果集合中已经存在一个等于新加入元素的对象,则新元素不会被添加到集合中。

Set 接口在 Java 集合框架中有多种实现,其中最常用的是 HashSet 和 TreeSet。HashSet 实现是基于哈希表的,具有高效的添加、删除、查找操作;而 TreeSet 实现是基于红黑树的,具有按照元素自然顺序或者自定义顺序排序的能力,但是效率相对较低。

Set 接口中常用的方法有:添加元素、移除元素、判断集合是否为空、获取集合大小、清空集合、判断集合是否包含指定元素等。
5.2 Set接口特点

不允许重复元素:Set 中的元素是唯一的,如果尝试将一个已经存在于 Set 中的元素再次添加到 Set 中,那么这个操作会被忽略。
不保证顺序:Set 不会保持元素的顺序,元素的顺序可能会随着时间和操作的不同而改变。但是在某些实现类中,例如
LinkedHashSet,它会按照插入顺序来维护元素的顺序。如果需要顺序访问 Set 中的元素,可以使用 Iterator 或者
foreach 循环来(iter快捷键)遍历集合。 基于对象相等性判断元素是否重复:Set 判断元素是否重复是基于元素的 equals() 和hashCode() 方法。如果两个元素 equals() 方法返回 true,并且它们的 hashCode() 值相同,那么 Set就认为这两个元素是相同的,只会保留其中一个元素。
可以包含空元素:Set 可以包含一个 null 元素,但是不能包含重复的 null元素。
5.3 Set 元素的排序
Set 元素的排序是通过实现 SortedSet 接口来实现的。SortedSet 接口继承了 Set 接口并且增加了一些根据排序规则存储和检索元素的方法。

SortedSet 接口中有两个方法用于排序,分别是 comparator() 和 subSet()

comparator() 方法返回用于排序的比较器,如果这个 SortedSet 以自然顺序排序,则返回 null
subSet(fromElement, toElement) 方法返回一个视图,其中包含范围fromElementtoElement(不包括 toElement)的元素。如果要返回整个集合的子集,可以传递 null 作为起始和结束参数。

 SortedSet 接口的两个常见实现类是 TreeSetConcurrentSkipListSet。其中,TreeSet 是基于红黑树实现的,可以根据元素的自然顺序或者指定的比较器进行排序。ConcurrentSkipListSet 是基于跳表实现的,是一个线程安全的有序集合。
要使用 SortedSet 接口,必须确保元素的类实现了 Comparable 接口或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器(Comparator),以便可以根据元素的顺序进行排序。如果元素没有实现 Comparable 接口,也没有提供比较器,那么在插入元素时就会抛出 ClassCastException 异常。

5.4 Set 接口与 hashCode() 和 equals() 方法的关系
Set 接口中元素的唯一性是依赖于元素的 hashCode() 和 equals() 方法的。具体来说,当添加一个元素时,Set 会先调用该元素的 hashCode() 方法得到一个哈希码(hash code),然后再根据哈希码确定该元素存储在哪个桶中。如果桶中已经存在一个或多个元素,则会依次调用它们的 equals() 方法与待添加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存在相等的元素,则不会添加该元素。

因此,当我们在使用 Set 接口时,必须保证元素的 hashCode() 方法和 equals() 方法是正确实现的,否则会导致 Set 不按照预期工作。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同时重写这两个方法,以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地比较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hashCode() 和 equals() 方法的实现应该保证一致性。**即如果两个对象的 equals() 方法返回 true,那么它们的 hashCode() 方法应该返回相同的哈希码。这是因为在 Set 的实现中,只有 hashCode() 值相等并且 equals() 方法返回 true 的元素才会被认为是相等的元素,才会被去重。

为了提高 Set 的性能,hashCode() 方法的实现应该尽可能地使哈希码分布均匀。这样可以减少元素之间哈希码冲突的概率,从而减少比较次数,提高查询效率。

5.1 HashSet

1 简介

  1. HashSet是基于HashMap来实现的,实现了Set接口,大多数时候使用 Set 集合时都使用这个实现类,同时还实现了序列化和可克隆化。
  2. 集合(Set)是不允许重复值的。所以HashSet是一个没有重复元素的集合,但不保证集合的迭代顺序,所以随着时间元素的顺序可能会改变
  3. HashSet 按 Hash 算法来存储集合中的元素,因此具有很好的存取、查找、删除性能。
  4. 由于HashSet是基于HashMap来实现的,所以允许空值null,不是线程安全的
  5. HashSet是基于HashMap实现的,区别就在于在HashMap中输入一个键值对,而在HashSet中只输入一个值。
    案例1:基本使用
 /**
     * 基本使用
     * 1. 无序
     * 2. 没有重复
     */
    @Test
    public void test1() {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ccc");
        list.add("ccc");
        list.add("bbb");
        list.add("aaa");
        list.add("aaa");
        list.add("eee");
        list.add("fff");
        list.add("ggg");
        list.add("hhh");
        list.add("mmm");

        System.out.println(list);

        System.out.println("--------------");

        Set set = new HashSet();

        set.add("ccc");
        set.add("ccc");
        set.add("bbb");
        set.add("aaa");
        set.add("aaa");
        set.add("aaa");
        set.add("eee");
        set.add("fff");
        set.add("ggg");
        set.add("hhh");
        set.add("mmm");

        System.out.println(set);
    }

    @Test
    public void test2() {
        Set set = new HashSet();

        set.add("ccc");
        set.add("ccc");
        set.add("bbb");
        set.add("aaa");
        set.add("aaa");
        set.add("aaa");
        set.add("eee");
        set.add("fff");
        set.add("ggg");
        set.add("hhh");
        set.add("mmm");

        //方式1 增强for循环
        for (Object o : set) {
            System.out.println(o);
        }
        System.out.println("----------");
        //方式2 Iterator
        Iterator it = set.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Object obj =  it.next();
            System.out.println(obj);
        }

    }

输出结果:
test1

[ccc, ccc, bbb, aaa, aaa, eee, fff, ggg, hhh, mmm]
-----------
[aaa, ccc, bbb, eee, ggg, fff, hhh, mmm]

test2

[ccc, ccc, bbb, aaa, aaa, eee, fff, ggg, hhh, mmm]
-----------
aaa
ccc
bbb
eee
ggg
fff
hhh
mmm

根据结果可以看出hashset输出的元素排列是无序的,而ArrayList内部元素的物理存储仍然按照添加的顺序排列,但是打印ArrayList对象时,默认的toString()方法会按照数组的顺序遍历元素并输出,导致看起来是无序的。
2 原理
HashSet 是 Java 集合框架中的一种实现类,它基于哈希表(Hash Table)数据结构。HashSet 用于存储不重复的元素,并且不保证元素的顺序。

HashSet 的原理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1、HashSet 内部通过一个哈希表来存储元素。哈希表由数组和链表(或红黑树)组成。

2、当我们向 HashSet 中添加元素时,HashSet 首先会根据元素的哈希码(通过调用元素的 hashCode() 方法获取)计算出元素在数组中的索引位置。

3、如果在该索引位置上没有其他元素,则将元素直接存储在该位置。

4、如果在该索引位置上已经存在一个或多个元素,则可能存在哈希冲突,即不同元素计算出相同的索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HashSet 使用链表(或红黑树)来解决冲突。

5、当有多个元素计算出相同的索引位置时,它们会以链表的形式存储在该位置。如果链表长度超过阈值(默认为 8),则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以提高查找、插入和删除的效率。

6、当我们需要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存在于 HashSet 中时,HashSet 会首先计算该元素的哈希码,并根据哈希码找到元素在数组中的索引位置。

7、在该索引位置上,HashSet 会使用 equals() 方法来判断该位置上的元素是否与目标元素相等。如果相等,则说明 HashSet 中已经存在该元素;如果不相等,则说明 HashSet 中不存在该元素。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元素的唯一性,我们在使用 HashSet 存储自定义对象时,需要正确实现对象的 hashCode() 和 equals() 方法。这两个方法的实现影响了元素在 HashSet 中的存储和查找行为。
总结起来,HashSet 使用哈希表数据结构来存储元素,通过哈希码和哈希冲突处理机制实现高效的元素存储和查找。由于哈希表的特性,HashSet 不保证元素的顺序,但可以快速地判断元素是否存在,并且不允许存储重复的元素。
HashSet 集合判断两个元素相等的标准: 两个对象通过 hashCode() 方法比较相等,并且两个对象的 equals() 方法返回值也相等。
对于存放在Set容器中的对象, 对应的类一定要重写equals()和hashCode(Objectobj)方法,以实现对象相等规则。即: “相等的对象必须具有相等的散列码” 。 但相等的散列码对象不一定相等。

//下面不同的字符串就有相同的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ABCDEa123abc".hashCode());  // 165374702
 System.out.println("ABCDFB123abc".hashCode()); //  165374702

5.2 HashSet的构造函数

HashSet()
该构造函数用于构建一个空的HashSet对象,其中默认初始容量为16,默认加载因子为0.75。如果我们希望创建一个名为 hs 的空 HashSet,则可以将其创建为:
示例:

HashSet<E> hs = new HashSet<E>();
//其实也可以写成,以下类推
Set<E> hs = new HashSet<E>();

HashSet(int initialCapacity)
该构造函数用于构建一个空的HashSet对象,在对象创建时指定initialCapacity。这里,默认的 loadFactor 保持为 0.75。

 initialCapacity就是初始容量,loadFactor是负载因子。示例:如果初始容量为 16,负载因子为 0.75,则当表中有 12 个元素时,桶的数量将自动增加。

示例:

HashSet<E> hs = new HashSet<E>(int initialCapacity);

HashSet底层也是HashMap, 初始容量为16, 当如果使用率超过0.75, (16*0.75=12)就会扩大容量为原来的2倍。 (16扩容为32, 依次为64,128…等)
1. 重写hashCode和equals原则
(1) hashCode
● 在程序运行时,同一个对象多次调用 hashCode() 方法应该返回相同的值。
● 当两个对象的 equals() 方法比较返回 true 时,这两个对象的 hashCode()方法的返回值也应相等。
● 对象中用作 equals() 方法比较的 Field,都应该用来计算 hashCode 值。
(2) equals
● 当一个类有自己特有的“逻辑相等”概念,当改写equals()的时候,总是要改写hashCode(),根据一个类的equals方法(改写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实例有可能在逻辑上是相等的,但是, 根据Object.hashCode()方法,它们仅仅是两个对象。
● 因此,违反了**“相等的对象必须具有相等的散列码”**。
● 结论:复写equals方法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同时复写hashCode方法。 通常参与计算hashCode的对象的属性也应该参与到equals()中进行计算。
HashSet操作表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案例
User.java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User() {
    }

    public User(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System.out.println("User equals()....");
//        return super.equals(o);
        if (this == o) return true; //内存地址相同返回true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User user = (User) o;

        if (age != user.age) return false;
        return name != null ? name.equals(user.name) : user.name == name;
    }

    /**
     *      * 注:**为什么hashCode中,用31这个数子?
     *      *
     *      * - 选择系数的时候要选择尽量大的系数。因为如果计算出来的hash地址越大,所谓的“冲突”就越少,查找起来效率也会提高。(减少冲突)
     *      * - 并且31只占用5bits,相乘造成数据溢出的概率较小。
     *      * - 31可以 由i*31== (i<<5)-1来表示,现在很多虚拟机里面都有做相关优化。 (提高算法效率)
     *      * - 31是一个素数,素数作用就是如果我用一个数字来乘以这个素数,那么最终出来的结果只能被素数本身和被乘数还有1来整除! (减少冲突)
     * @return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name.hashCode() + age;
        int result = name != null ? name.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age;
        return result;
    }


}

测试代码

 /**
     * HashSet存入数据的过程
     * 1. 得到对象的hashCode,hashCode%16,决定落到那个槽位(默认16个槽位)Entry[16]
     * 2. 再次添加对象,如果对象的hashCode和第一次添加的相同,执行equals
     * 3. 如果equals返回true,hashCode相同,equals相同,添加失败
     * 4. 如果eques返回false,hashCode相同,形成一个链表
     *
     *
     */
    @Test
    public void test4() {
        Set set = new HashSet();
        User u1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2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3 = new User("马化腾", 40);
        User u4 = new User("马化腾", 40);
        User u5 = new User("奥巴马", 50);
        User u6 = new User("马云", 45);


        set.add(u1);
        set.add(u2);
        set.add(u3);
        set.add(u4);
        set.add(u5);
        set.add(u6);

        for (Object o : set) {
            System.out.println(o);
        }
    }

输出结果

User{name='马云', age=45}
User{name='马云', age=45}
User{name='马化腾', age=40}
User{name='马云', age=45}
User{name='马化腾', age=40}
User{name='奥巴马', age=50}

5.4 LinkedHashSet

LinkedHashSet 是 Java 集合框架中的一种实现类,它是 HashSet 的子类。与 HashSet 不同的是,LinkedHashSet 在内部使用链表来维护插入顺序,因此它保留了元素的插入顺序。

LinkedHashSet 的原理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1、LinkedHashSet 内部使用哈希表和双向链表组成。哈希表用于存储元素,并提供快速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链表用于维护元素的插入顺序。

2、当我们向 LinkedHashSet 中添加元素时,LinkedHashSet 首先会根据元素的哈希码计算出元素在哈希表中的索引位置。

3、如果在该索引位置上没有其他元素,则将元素直接存储在该位置,并创建一个新的节点加入到双向链表的尾部。

4、如果在该索引位置上已经存在一个或多个元素,则可能存在哈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LinkedHashSet 会使用链表解决冲突,并将新的元素插入到链表的尾部。

5、LinkedHashSet 使用双向链表来维护元素的插入顺序。每个节点都包含了元素本身的引用以及前后节点的引用。

6、当我们需要遍历 LinkedHashSet 中的元素时,LinkedHashSet 会按照元素的插入顺序遍历链表,从头到尾依次输出元素。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LinkedHashSet 同时使用了哈希表和链表,因此在存储和查找元素时具有一定的性能开销。但相对于纯粹的链表结构,LinkedHashSet 仍然提供了较快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并且保留了元素的插入顺序。
总结起来,LinkedHashSet 在 HashSet 的基础上添加了双向链表来维护元素的插入顺序,因此它既具备了 HashSet 的去重和快速查找的特性,又保留了元素的插入顺序。适合在需要按照元素插入顺序进行迭代的场景中使用。
LinkedHashSet 是 HashSet 的子类
● LinkedHashSet 根据元素的 hashCode 值来决定元素的存储位置,但它同时使用双向链表维护元素的次序,这使得元素看起来是以插入顺序保存的。
● LinkedHashSet插入性能略低于 HashSet, 但在迭代访问 Set 里的全部元素时有很好的性能。
● LinkedHashSet 不允许集合元素重复。
● LinkedHashSet 底层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案例

public class LinkedHashSetDemo1 {

    /**
     * LinkedHashSet特点
     * - 不能重复
     * - 有序(跟插入顺序有关)
     * - 双向链表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nkedHashSet set = new LinkedHashSet();
        set.add("zzz");
        set.add("zzz");
        set.add("zzz");
        set.add("yyy");
        set.add("yyy");
        set.add("xxx");
        set.add("xxx");
        set.add("fff");
        set.add("eee");
        set.add("www");
        set.add("111");
        set.add("222");
        set.add("333");
        set.add("666");
        set.add("555");
        set.add("444");

        for (Object o : set) {
            System.out.println(o);
        }
    }

}

运行结果

zzz
yyy
xxx
fff
eee
www
111
222
333
666
555
444

5.5 TreeSet

1 简介
TreeSet 是 Java 集合框架中的一种有序集合类,它是 SortedSet 接口的实现类。与 HashSet 和 LinkedHashSet 不同,TreeSet 使用红黑树数据结构来存储元素,并以自然顺序或自定义比较器的方式对元素进行排序。

TreeSet 的特点如下:

1、有序性:TreeSet 中的元素是按照其自然顺序(例如数字的升序,字符串的字典序)或者根据自定义的比较器进行排序的。这使得 TreeSet 在遍历时按照一定的顺序输出元素。

2、唯一性:TreeSet 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允许重复元素。当向 TreeSet 插入重复元素时,只会保留一个副本。

3、内部使用红黑树:TreeSet 内部通过红黑树(一种自平衡的二叉查找树)来存储和管理元素。这样可以保证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为 O(logN),具有较快的性能。

4、支持高效的范围查询:TreeSet 提供了一些方法,如 headSet(), tailSet(), subSet(),可以高效地获取指定范围内的子集。

使用 TreeSet 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元素类型,要么元素类实现了 Comparable 接口,可以使用元素的自然顺序进行排序;要么需要提供自定义的 Comparator 实现来指定元素的比较方式。

2、添加到 TreeSet 中的元素必须是可比较的,即满足 Comparable 接口的要求,或者在构造 TreeSet 时提供了自定义的比较器。
3、 新增的方法如下: (了解)
Comparator comparator():返回定制排序器
Object first():返回此集合中当前的第一个(最低)元素。
Object last():返回此集合中当前的最后一个(最高)元素。
Object lower(Object e):返回此集合中的最大元素严格小于给定元素,如果没有这样的元素,则 null 。
Object higher(Object e)
SortedSet subSet(fromElement, toElement)
SortedSet headSet(toElement)
SortedSet tailSet(fromElement)

案例:

public class TreeSetDemo1 {

    /**
     * TreeSet的特点
     * - 有序(通过内容排序),通过排序器Comparable进行排序
     * - 不能重复
     */
    @Test
    public void test1() {
        TreeSet set = new TreeSet();

        set.add("zzz");
        set.add("zzz");
        set.add("zzz");
        set.add("yyy");
        set.add("yyy");
        set.add("xxx");
        set.add("xxx");
        set.add("fff");
        set.add("eee");
        set.add("www");
        set.add("111");
        set.add("222");
        set.add("333");
        set.add("666");
        set.add("555");
        set.add("444");

        //得到第一个
        System.out.println(set.first());

        //得到最后一个
        System.out.println(set.last());

//        for (Object o : set) {
//            System.out.println(o);
//        }

    }

}

TreeSet 两种排序方法: 自然排序和定制排序。默认情况下, TreeSet 采用自然排序。
TreeSet底层使用红黑树结构存储数据,特点:有序,查询速度比List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然排序

自然排序: TreeSet 会调用集合元素的 compareTo(Object obj) 方法来比较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然后将集合元素按升序(默认情况)排列
如果试图把一个对象添加到 TreeSet 时,则该对象的类必须实现 Comparable接口。
实现 Comparable 的类必须实现 compareTo(Object obj) 方法,两个对象即通过compareTo(Object obj) 方法的返回值来比较大小。
Comparable 的典型实现:

  • BigDecimal、 BigInteger 以及所有的数值型对应的包装类:按它们对应的数值大小进行比较

  • Character:按字符的 unicode值来进行比较

  • Boolean: true 对应的包装类实例大于 false 对应的包装类实例

  • String:按字符串中字符的 unicode 值进行比较

  • Date、 Time:后边的时间、日期比前面的时间、日期大
    向TreeSet 中添加元素时,只有第一个元素无须比较compareTo()方法,后面添加的所有元素都会调用compareTo()方法进行比较。
    因为只有相同类的两个实例才会比较大小,所以向 TreeSet 中添加的应该是同一个类的对象。
    对于 TreeSet 集合而言,它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的唯一标准是:两个对象通过 compareTo(Object obj) 方法比较返回值。
    当需要把一个对象放入 TreeSet 中,重写该对象对应的 equals() 方法时,应保证该方法与 compareTo(Object obj) 方法有一致的结果:如果两个对象通过equals() 方法比较返回 true,则通过 compareTo(Object obj) 方法比较应返回 0。否则,让人难以理解。

  • 0:相等,添加失败

  • -1:小,放到左子树

  • 1:大,放到右子树
    案例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Compar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User() {
    }

    public User(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按照姓名从大到小排列,年龄从小到大排列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Object o) {
        if(o instanceof User){
            User user = (User)o;
//            return -this.name.compareTo(user.name);
//            int compare = -this.name.compareTo(user.name);
            int compare = this.name.compareTo(user.name);
            if(compare != 0){
                return compare;
            }else{
                return Integer.compare(this.age,user.age);
            }
        }els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输入的类型不匹配");
        }

    }

}

测试

public class TreeSetDemo1 {

    @Test
    public void test1() {
        System.out.println("cc".compareTo("ccc"));

//        System.out.println(Integer.compare(3, 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ser u1 = new User("aaa", 35);
        User u2 = new User("bbb", 36);
        User u3 = new User("ccc", 83);
        User u4 = new User("ccc", 30);
        User u5 = new User("ccc", 74);
        User u6 = new User("eee", 39);
        User u7 = new User("fff", 40);
        User u8 = new User("ggg", 40);
        User u9 = new User("ggg", 40);

        TreeSet set = new TreeSet();
        set.add(u1);
        set.add(u2);
        set.add(u3);
        set.add(u4);
        set.add(u5);
        set.add(u6);
        set.add(u7);
        set.add(u8);
        set.add(u9);


        for (Object o : set) {
            System.out.println(o);
        }


    }
}

2. 定制排序
TreeSet的自然排序要求元素所属的类实现Comparable接口,如果元素所属的类没有实现Comparable接口,或不希望按照升序(默认情况)的方式排列元素或希望按照其它属性大小进行排序,则考虑使用定制排序。定制排序,通过Comparator接口来实现。 需要重写compare(T o1,T o2)方法。
利用int compare(T o1,T o2)方法,比较o1和o2的大小:如果方法返回正整数,则表示o1大于o2;如果返回0,表示相等;返回负整数,表示o1小于o2。

  • 要实现定制排序,需要将实现Comparator接口的实例作为形参传递给TreeSet的构造器。
  • 此时, 仍然只能向TreeSet中添加类型相同的对象。否则发生ClassCastException异常。
  • 使用定制排序判断两个元素相等的标准是:通过Comparator比较两个元素返回了0。
  • 定制排序器方法compare返回值
    • 0:相等,添加失败
    • -1:小,放到左子树
    • 1:大,放到右子树
      案例
public class TreeSet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ser u1 = new User("aaa", 35);
        User u2 = new User("bbb", 35);
        User u3 = new User("ccc", 35);
        User u4 = new User("ccc", 30);
        User u5 = new User("ccc", 74);
        User u6 = new User("eee", 39);
        User u7 = new User("fff", 3);
        User u8 = new User("ggg", 2);
        User u9 = new User("ggg", 1);

        //定制排序器,匿名内部类
        Comparator com = new Comparator()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
                User u1 = (User) o1;
                User u2 = (User) o2;
//                return -Integer.compare(u1.getAge(), u2.getAge());
                return u1.getName().compareTo(u2.getName());
            }
        };

        TreeSet set = new TreeSet(com);
        set.add(u1);
        set.add(u2);
        set.add(u3);
        set.add(u4);
        set.add(u5);
        set.add(u6);
        set.add(u7);
        set.add(u8);
        set.add(u9);


        for (Object o : set) {
            System.out.println(o);
        }


    }
}

6 Map接口

Map接口是和Collection同等级的根接口,它表示一个键值对(key-value)的映射,每一个key对应一个value,查找Map中的数据,总是根据key来获取,所以key是不可重复的。
1.Map接口
Map集合的特点:

1)Map集合是双边队列的,通过键值对(key-value)来进行存储数据

2)key值不能重复,value值可以重复

Map集合下面常用的方法:

增加:put(K key, V value);存放的是一个键值对的数据

putAll(Map<? extends K> k, Map<? extends V> v);将一个map集合存放到另一个map集合

删除:remove(Object k);通过键删除整个键值对,并返回被删除的值

修改:put(K key, V value); 当key存在的时候,就修改。当key不存在时,就添加

查询:boolean isEmpty();是否为空,map集合为空就返回true,不为空就返回false

boolean containsKey();是否包含这个键

boolean containsValue();是否包含这个值

V get(Object k);通过键获取值

Collection values();获取map集合中所有的value值,返回的是Collection集合

Set<Map.entry<K, V>>entrySet()`;将键值对实体成一个Set集合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sh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HashMap<String, String>();
map.put("01", "哈哈");
map.put("02", "嘻嘻");
map.put("03", "嘿嘿");
map.put("03", "呵呵");
System.out.println(map);
HashMap<String, String> map1 = new HashMap<String, String>();
map1.put("07", "呼呼");
map1.put("08", "哦哦");
map1.put("01", "哈哈哈");
map.putAll(map1);
System.out.println(map);
System.out.println(map.remove("07"));
System.out.println(map);
map.put("01", "哈哈");
System.out.println(map);
System.out.println(map.isEmpty());
System.out.println(map.size());
System.out.println(map.containsKey("08"));
System.out.println(map.containsValue("嘿嘿嘿"));
 
Set<String> set = map.keySet();
System.out.println(set);
System.out.println(map.get("01"));
Collection<String> collection = map.values();
System.out.println(collection);
 
Set<Map.Entry<String, String>> set1 = map.entrySet();
System.out.println(set1);
for (Entry<String, String> entry : set1) {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Value());
        }
    }
}
 

2 Map的基本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t

  1. 常用方法:
    (1)添加、 删除、修改操作:
    ○ Object put(Object key,Object value):将指定key-value添加到(或修改)当前map对象中
    ○ void putAll(Map m):将m中的所有key-value对存放到当前map中
    ○ Object remove(Object key):移除指定key的key-value对,并返回value
    ○ void clear():清空当前map中的所有数据
    (2) 元素查询的操作:
    ○ Object get(Object key):获取指定key对应的value
    ○ boolean containsKey(Object key):是否包含指定的key
    ○ boolean containsValue(Object value):是否包含指定的value
    ○ int size():返回map中key-value对的个数
    ○ boolean isEmpty():判断当前map是否为空
    ○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判断当前map和参数对象obj是否相等
    (3) 元视图操作的方法:
    ○ Set keySet():返回所有key构成的Set集合
    ○ Collection values():返回所有value构成的Collection集合
    ○ Set entrySet():返回所有key-value对构成的Set集合

案例

public class MapDemo {

    /**
     * - 存储结构 <key, value> -> entry
     * - key无序,不能重复,可以为null
     * - value 能重复
     */
    @Test
    public void test1() {
        Map map = new HashMap<>();
        //存
        map.put("aaaa", 11);
        map.put("aaaa", 1111);
        map.put("bbbb", 22);
        map.put("cccc", 33);
        map.put("dddd", 44);
        map.put("eeee", 55);
        map.put("eeee", 5555);
        map.put("ffff", 666);
        map.put("gggg", 666);
        map.put("hhhh", 666);
        map.put("3333", 666);
        map.put("4444", 666);
        map.put("1111", 666);
        map.put("2222", 666);
        map.put(null, 666);

        map.remove("2222");
//        map.clear();

        //取值
        System.out.println(map.get("2222"));
        System.out.println(map.get("aaaa"));
        System.out.println(map.containsKey("dddd"));

        //keySet values, entry

        System.out.println(map.keySet()); //key组成的集合Set

        System.out.println(map.values()); //value组成的集合Collection

        Set<Map.Entry> entries = map.entrySet(); //[<key,value>,...]

        //循环entries
        for (Map.Entry entry : entries) {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 + "\t" + entry.getValue());
        }

    }

    /**
     * 迭代
     */
    @Test
    public void test2() {
        Map map = new HashMap<>();
        //存
        map.put("aaaa", 11);
        map.put("aaaa", 1111);
        map.put("bbbb", 22);
        map.put("cccc", 33);
        map.put("dddd", 44);
        map.put("eeee", 55);

        Set entries = map.entrySet();
        //方式1:使用Entry循环
        for (Object obj : entries) {
            Map.Entry entry = (Map.Entry) obj;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 +  "\t" + entry.getValue());
        }
        System.out.println("-----------------------------");
        Iterator it = entries.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Map.Entry entry = (Map.Entry) it.next();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 +  "\t" + entry.getValue());
        }

        System.out.println("-----------------------------");
        //方式2使用KeySet循环
        Set keys = map.keySet();
        for (Object key : keys) {
            System.out.println(key + "\t" + map.get(key));
        }

    }

}

运行结果

null
11111
true
[null, aaaa, bbbb, cccc, dddd, eeee, ffff, gggg, hhhh, 3333, 1111, 4444]
[666, 11111, 22, 33, 44, 5555, 666, 666, 666, 666, 666, 666]
null	666
aaaa	11111
bbbb	22
cccc	33
dddd	44
eeee	5555
ffff	666
gggg	666
hhhh	666
3333	666
1111	666
4444	666

test2运行结果

aaaa	1111
bbbb	22
cccc	33
dddd	44
eeee	55
----------
aaaa	1111
bbbb	22
cccc	33
dddd	44
eeee	55
-----------
aaaa	1111
bbbb	22
cccc	33
dddd	44
eeee	55

HashMap接口

(1)Map接口的常用实现类:HashMap、Hashtable和Properties
(2)HashMap是Map接口使用频率最高的实现类
(3)HashMap是以key-val对(entry)的方式来存储数据(HashMap$Node类型)
(4)key不能重复,但是值可以重复,允许使用null键和null值
(5)如果添加相同的key,则会覆盖原来的key-val,等同于修改.(key不会替换,val会替换) (6)HashMap 判断两个 key 相等的标准是:两个 key 通过 equals() 方法返回 true,hashCode 值也相等,所有的value构成的集合是Collection:无序的、可以重复的。所以, value所在的类要重写: equals()
1、JDK1.7前存储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DK1.7前哈希桶里不会自动形成红黑树,如果出现哈希冲突,就会一直增加链表长度 。这样就会导致一个链表太长 遍历时间就会变长
2、JDK 8 存储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K1.8HashMap新变化

  • HashMap map = new HashMap();//默认情况下,先不创建长度为16的数组
  • 当首次调用map.put()时,再创建长度为16的数组
  • 数组为Node类型,在jdk7中称为Entry类型
  • 形成链表结构时,新添加的key-value对在链表的尾部(七上八下)
  • 当数组指定索引位置的链表长度>8时,且map中的数组的长度> 64时,此索引位置上的所有key-value对使用红黑树进行存储。
    源码中三个重要方法
    resize:扩容
    treeifyBin:树化
    untreeify:链化

3、HashMap底层机制及源码剖析:
(1)HashMap底层维护了Node类型的数组table,默认为null。里面的数组为table数组 ,里面的每一个结点为HashMap$Node1结点,而这个实现了Map接口里面的Entry接口。

(2)当创建对象时,将加载因子(loadfactor)初始化为0.75

(3)当添加key-val时,通过key的哈希值得到在table的索引。然后判断该索引处是否有元素,如果没有元素直接添加,如果该索引处有元素,继续判断该元素的key是否和准备加入的key相等,如果相等,则直接替换val;如果不相等需要判断是树结构还是链表结构,做出相应处理。如果添加时发现容量不够,则需要扩容。

(4)第一次添加,则需要扩容table容量为16,临界值(threshold)为12。(16*0.75=12)

(5)以后再扩容,则需要扩容table容量为原来的2倍,即32,临界值为原来的2倍,即24,依此类推

(6)再Java8中,如果一条链表的元素个数超过TREEIFY_THRESHOLD(默认是8),并且table的大小>=MIN_TREEIFY_CAPACITY(默认64),就会进行树化(红黑树)。

(7) 链化: 链的数量小于6,执行untreeify方法变成链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User() {
    }

    public User(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Override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        System.out.println("User equals()....");
        return super.equals(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内存地址相同返回true
//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
//        User user = (User) o;
//
//        if (age != user.age) return false;
//        return name != null ? name.equals(user.name) : user.name == name;
//    }

    /**
     *      * 注:**为什么hashCode中,用31这个数子?
     *      *
     *      * - 选择系数的时候要选择尽量大的系数。因为如果计算出来的hash地址越大,所谓的“冲突”就越少,查找起来效率也会提高。(减少冲突)
     *      * - 并且31只占用5bits,相乘造成数据溢出的概率较小。
     *      * - 31可以 由i*31== (i<<5)-1来表示,现在很多虚拟机里面都有做相关优化。 (提高算法效率)
     *      * - 31是一个素数,素数作用就是如果我用一个数字来乘以这个素数,那么最终出来的结果只能被素数本身和被乘数还有1来整除! (减少冲突)
     * @return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name.hashCode() + age;
        int result = name != null ? name.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age;
        return result;
    }


}
public class Treeify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 map = new HashMap();
        User u1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2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3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4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5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6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7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8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9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10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11 = new User("马云", 45);
        User u12 = new User("马云", 45);

        map.put(u1, "a");
        map.put(u2, "a");
        map.put(u3, "a");
        map.put(u4, "a");
        map.put(u5, "a");
        map.put(u6, "a");
        map.put(u7, "a");
        map.put(u8, "a");
        map.put(u9, "a");
        map.put(u10, "a");
        map.put(u11, "a");
        map.put(u12, "a");


        map.remove(u12);
        map.remove(u11);
        map.remove(u10);
        map.remove(u9);
        map.remove(u8);
        map.remove(u7);
        map.remove(u6);
        map.remove(u5);
        map.remove(u4);
        map.remove(u3);
        map.remove(u2);
        map.remove(u1);


        System.out.println(map);

    }
}

4、HashMap中添加的元素分配哈希桶中的过程
1.添加的元素先通过hashcode获得一个哈希值
2.用add往里面添加的时候,会通过扰动函数给这个元素赋予一个新的hashcode,这样可以降低哈希码冲突
3.通过新的hashcode和哈希桶数量(bucketCount)取余(%)来确定这个元素的哈希桶位置
4.将元素存储到对应的哈希桶里
5、HashMap的容量为什么必须是2的n次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ashMap使用n-1 & hash得到槽位地址,这个运算n必须是2的n次幂,结论当容量是2的n次幂的时候(16,32…)
hash % n = (n-1) & hash,因为位运算性能高
如果初始容量不是2的n次幂,HashMap调用tableSizeFor自动转换成大于这个数最小的2的n次幂

LinkedHashMap

(1) LinkedHashSet和LinedHashMap的关系,从逻辑上这两个集合实现方式完全一致,只是LinkedHashSet使用LinkedHashMap实现,只有key,而value是一个静态的空对象
(2) 底层使用链表实现
(3) 有顺序(插入顺序),没有重复的集合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nkedHashSet set = new LinkedHashSet();
        set.add("zzz");
        set.add("zzz");
        set.add("zzz");
        set.add("yyy");
        set.add("yyy");
        set.add("xxx");
        set.add("xxx");
        set.add("fff");
        set.add("eee");
        set.add("www");
        set.add("111");
        set.add("222");
        set.add("333");
        set.add("666");
        set.add("555");
        set.add("444");

        for (Object o : set) {
            System.out.println(o);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reeMap

1、 TreeSet使用TreeMap实现,只是value使用静态空对象,只是用key实现TreeSet
2、TreeMap存储 Key-Value 对时, 需要根据 key-value 对进行排序。TreeMap 可以保证所有的 Key-Value 对处于有序状态。
3、TreeSet底层使用红黑树结构存储数据
4、TreeMap 的 Key 的排序:
自然排序: TreeMap 的所有的 Key 必须实现 Comparable 接口,而且所有的 Key 应该是同一个类的对象,否则将会抛出 ClasssCastException
定制排序:创建 TreeMap 时,传入一个 Comparator 对象,该对象负责对TreeMap 中的所有 key 进行排序。此时不需要 Map 的 Key 实现Comparable 接口
5、TreeMap判断两个key相等的标准:两个key通过compareTo()方法或者compare()方法返回0,1,-1
0:对象相等,添加失败
-1:比对象小,添加到左边
1:比对象打,添加到右边

定制排序
定制排序是指根据自定义的比较规则对元素进行排序,而不是使用元素的自然顺序。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s;
import java.util.Comparator;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CustomSort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bc");
        list.add("defg");
        list.add("hijklmn");
        list.add("opq");

        // 创建自定义的比较器
        Comparator<String> lengthComparator = new Comparato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ring s1, String s2) {
                return Integer.compare(s1.length(), s2.length());
            }
        };

        // 使用自定义的比较器进行排序
        Collections.sort(list, lengthComparator);

        for (String s : list) {
            System.out.println(s);
        }
    }
}

结果

abc
opq
defg
hijklmn

自然排序
自然排序是指按照元素的自身特性进行排序,比如数字的大小顺序、字符串的字典顺序等。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s;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NaturalOrder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zzz");
        list.add("aaa");
        list.add("ccc");
        list.add("bbb");

        Collections.sort(list);

        for (String s : list) {
            System.out.println(s);
        }
    }
}

结果

aaa
bbb
ccc
zzz

Hashtable

1、Hashtable 是 Java 中的一种数据结构,它实现了 Map 接口,用于存储键值对。Hashtable 使用哈希表来实现数据的快速存取,它具有较快的查找和插入性能。

2、以下是 Hashtable 的一些特点:

(1) 线程安全性:Hashtable 是线程安全的,多个线程可以同时访问 Hashtable,并且在修改数据时会进行同步,保证线程安全。

(2) 键值对:Hashtable 存储的数据是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在的,每个键对应一个唯一的值。键和值都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对象。

(3) 哈希码:Hashtable 使用键的哈希码来确定该键在哈希表中的索引位置,通过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数组的位置。这样可以快速定位和访问对应的值。

(4)初始容量和负载因子:Hashtable 可以指定初始容量和负载因子,初始容量表示哈希表的大小,负载因子表示当哈希表的大小达到容量乘以负载因子时,进行扩容操作。

Hashtable 的常用方法包括:

put(key, value):向 Hashtable 中添加一个键值对。
get(key):根据指定的 key 获取对应的 value。
remove(key):删除指定 key 对应的键值对。
containsKey(key):判断 Hashtable 是否包含指定的 key。
containsValue(value):判断 Hashtable 是否包含指定的 value。
size():返回 Hashtable 中键值对的数量。

import java.util.Hashtable;

public class Hashtable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shtable<Integer, String> hashtable = new Hashtable<>();
        hashtable.put(1, "Apple");
        hashtable.put(2, "Banana");
        hashtable.put(3, "Orange");

        System.out.println(hashtable.get(2));  // 输出:Banana

        if (hashtable.containsKey(3)) {
            hashtable.remove(3);
        }

        System.out.println(hashtable.size());  // 输出:2
    }
}

注意:Hashtable 是一个古老的数据结构,在 Java 1.2 之后被 HashMap 取代。通常推荐使用 HashMap,除非需要线程安全性,才使用 Hashtable。

6.5Properties

Properties 类是 Hashtable 的子类,该对象用于处理属性文件
由于属性文件里的 key、 value 都是字符串类型,所以 Properties 里的 key和 value 都是字符串类型
存取数据时,建议使用setProperty(String key,String value)方法和getProperty(String key)方法

user.dir = 项目目录

username=root
password=123456
jdbc.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
jdbc.driver=com.mysql.driver.Driver
public class Properties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Properties properties = new Properties();
//        FileInputStream in  = new FileInputStream("F:\\work\\lxs\\49_java_basic\\01-Java-基础\\9-集合\\code\\java-demo9\\jdbc.properties");
        //文件在user.dir目录下,可以使用下面相对目录
        FileInputStream in  = new FileInputStream("jdbc.properties");
        properties.load(in);

        System.out.println(properties.getProperty("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properties.getProperty("password"));
        System.out.println(properties.getProperty("jdbc.url"));
        System.out.println(properties.getProperty("jdbc.driver"));
        in.close();

    }
}

Collections工具类

1、Collections 是 Java 中提供的一个工具类,它包含了一系列静态方法,用于对集合进行常见操作,如排序、搜索、反转等。它提供了许多便捷的方法来操作集合框架中的 List、Set 和 Map 等集合类。

2、下面是 Collections 类的一些常用方法:

排序操作:

sort(List list):对 List 进行自然排序。
sort(List list, Comparator<? super T> c):根据指定的比较器对 List 进行排序。 reverse(List<?> list):反转 List 中元素的顺序。
查找和替换操作:

binarySearch(List<? extends Comparable<? super T>> list, T key):在经过排序的 List 中使用二分查找算法查找指定的元素。
binarySearch(List<? extends T> list, T key, Comparator<? super T> c):在经过排序的 List 中使用指定的比较器查找指定的元素。
replaceAll(List list, T oldVal, T newVal):将 List 中所有符合条件的元素替换为新的元素。
同步操作:

synchronizedList(List list):返回一个同步(线程安全)的 List。
synchronizedSet(Set s):返回一个同步(线程安全)的 Set。
synchronizedMap(Map<K,V> m):返回一个同步(线程安全)的 Map。
不可修改操作:

unmodifiableList(List<? extends T> list):返回一个不可修改的 List。
unmodifiableSet(Set<? extends T> s):返回一个不可修改的 Set。
unmodifiableMap(Map<? extends K,? extends V> m):返回一个不可修改的 Map。
还有其他许多方法,用于集合的填充、查找最大/最小元素、计算频率等。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s;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Collections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Integer> numbers = new ArrayList<>();
        numbers.add(5);
        numbers.add(2);
        numbers.add(8);
        numbers.add(1);

        // 排序
        Collections.sort(numbers);
        System.out.println(numbers);  // 输出:[1, 2, 5, 8]

        // 反转
        Collections.reverse(numbers);
        System.out.println(numbers);  // 输出:[8, 5, 2, 1]

        // 查找最大最小值
        int max = Collections.max(numbers);
        int min = Collections.min(numbers);
        System.out.println("Max: " + max + ", Min: " + min);  // 输出:Max: 8, Min: 1
    }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