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硅光波导-单模光纤的耦合机理及结构优化设计研究(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23
摘要:基于EME展开法建立了硅光波导与单模光纤的倒锥端面耦合模型,针对波导的传输损耗问题,研究倒锥波导结构中倒锥长度对传输效率的影响。
优化倒锥波导长度 Lt 范围一般为:100~300μm,为了更加精确地得到传输效率随锥形波导长度 Lt 变化关系,本文扩大优化倒锥波导长度范围至 400μm,最小长度设置为 10μm,固定倒锥尖端宽度为 150nm。使用 MODE Solution 得传输效率与倒锥波导长度 Lt 的关系:
接着讨论了在波导长度变化时的传输效率。在EME Analysis Window中,选择“Propagation sweep”,更改锥形波导长度,从10μm-400μm进行参数扫描,步长选择1μm。在270μm以下,传输效率随着波导长度的增加快速增加,在长度270μm处达到传输效率第一个峰值88.99%;随后传输效率先缓慢减小又缓慢增大,变化趋势小而且平缓,可忽略不计。在300μm以上,传输效率随着波导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尺寸较大的波导虽然可以增加光的传输效率,但尺寸较大,不利于光器件集成。为了减小器件尺寸,同时在没有大幅降低传输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倒锥波导长度。
XY方向的光场分布
XZ方向的光场分布
在直波导段光场被完全限制在波导中心区域,随着波导宽度减小,光场沿传播方向x,开始沿 XY 截面(水平方向)扩展,以波导中心呈水平对称变化,这是由于随着波导宽度减小,波导在宽度方向限制光的能力变弱,光场沿宽度减小的方向扩散至上包层中;整个 TE 模由直波导段经倒锥波导至上包层中,光场变化沿水平方向以波导中心呈完全对称。同时TE 模传输过程中在末尾段出现的分叉也可叫做空间震荡,这是由氧化层与空气界面的多次反射造成,并不影响光场传播过程中分布界面的扩大。
不同位置的光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