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赛B题前三问超详细思路

了解多波束测线的原理,可以在网上寻找动图、视频等理解工作原理,多波束即为扇形发射声波,使覆盖区域更大,提高工作效率。

这里需要明白这几个名词的含义,是怎么来的。

条带:扇形发射声波,随着测量船的移动,每一段航线测量在平坦海域能获得条带状的数据

测线:相当于测量船的航迹,一条测线只能生成一条条带,只有沿多条测线移动,才能获取正片海域的完整地形

重叠区域:由于多条测线,为了确保整片海域都能覆盖到,必然存在重叠情况

覆盖宽度:声波到达海底后覆盖到的水平宽度

测线间距:即为每次测量船工作的航迹间距

重叠率:两条航迹之间测量到的海底数据的重合部分

重叠率10%-20%即为优化的限制条件

平坦海域覆盖宽度W=D*tan(θ/2)*2

漏测:即为相邻测线无法测量到测线间的所有海底数据

平均测线间隔:浅水区容易漏测,无法涵盖

最浅处测线间隔:深水区重叠率较高

这里即可大致了解本题的优化方向——寻找既不存在漏测,重叠率还在合理范围内的测线间隔

第一问其实就是简单的平面几何计算,带宽即为海底坡面上的覆盖范围在水平面的投影,构造几何关系,可以得出深度与带宽的关系,以船为坐标中心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得出海水深度关于测线距中心距离的关系式。根据重叠率公式,可以得出重叠率的数学模型。综上,得出最后的模型。

dis为距离海域中心的距离

模型的建立过程如下

其中d为200

将数据代入上述模型,得到的结果填入表格即可

第二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是空间几何的求解,区别在于带宽的投影角度。因此需要对带宽的投影角度进行表达式的建立。本题需要分类讨论,根据航线的方向,需要调整角的大学,避免正负值等出错,本文给出β在Π/2到Π的例子,其余三种情况均差不多,仅仅需要改变对应角的大小即可

本文先构造提取出一个地面为矩形,四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棱锥,其中水平面的边均为坡面的投影得来,根据航迹投影已知水平面的三角形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根据三角函数的关系,易得出tanα的对应关系式,步骤中的相关数据已经在图中标注,自行理解。求出带宽与实际覆盖范围的夹角,得出相应的关系式

接下来要求海域深度D的表达式

海域深度需要与航迹存在关系,根据航迹的运行轨迹,根据三维关系,得出深度关于航迹的关系式

最后,结合所有公式,得出最后的模型,根据分类记过,将表中数据分别代入

其中测量船距海域中心处的距离用于计算船到海底的深度

第三问即为寻优问题,在第三问模型的基础上,寻找满足重叠率的情况下的最短路径,即为该海域内测线总和。本文将其分为两步解决

  1. 先确定满足重叠率的航迹范围
  2. 在范围内寻找最短路径

第一步,在海域最浅处重叠率最高,达到20%,海域最深处最低,达到10%,代入可以得到测线间距与夹角β的定量关系,可以令d=rW,r属于0.8到0.9,这个范围可以设定步长,用于后续寻优。

第二步,由于航迹未知,则将海域分区,分为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直角三角形方便计算

平行四边形区域: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乘

之后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除以d之后表示平行四边形区域内存在多少条测线

表示一条测线的长度

三角形区域:

补齐三角形区域,形成平行四边形,遇上述相似的步骤,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总测线长度,除以2即可得出该区域内的测线长度

将二者综合可以得出海域总测线的表达式(图中除以cos去掉,写岔了

代入d=rW,可以得出最后的表达式含有r和β两个变量,控制r的变化步长,计算每个r数值中的最短路径,最后整合得出最终的最短路,记录当前的β值和测线间距

本问也需要分类讨论,仅需要改变β对应的三角函数即可

小结:1-3问难点在于模型的建立,空间立体几何的构造,想明白之后模型繁琐复杂但并不难想,代码难度也并不高,以代入计算为主

第四问没有好的想法,有思路随缘发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