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以来的感悟和总结(培养复现问题的能力、培养一些通用的能力、培养一个输出型爱好、有好的想法就去实现,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敢于接受不同的观点、别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决定、如何写好技术类文章)

大学四年成长感悟与技术文章写作分享

1. 为什么写下这篇文章

今天我们不聊技术,抛开程序员这个职业,抛开计算机专业背景,跟大家闲聊一下,具体要聊点啥,与什么主题相关,我一时也说不清楚,各位看官就当看个热闹吧

我不喜欢讲大道理,但我怕写着写着就变成了讲大道理,毕竟跟人讲道理的效果是很差的,只有事才能教会人,或者说,人要吃过一定的亏之后对某个道理才深刻


为什么想要写这篇文章呢,主要是想记录一下自己大学四年的成长和感悟吧,就像我的博客简介一样,记录成长的足迹

其实很多时候回头一看,觉得自己记录的东西也没有多大用处,可能这就是知识诅咒吧,自己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在不懂的人看来也许晦涩难懂

但是用户的反馈让我看到了分享的意义,让我有了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其实也没多少用户反馈,大多是只会点赞和收藏的白嫖党,都是自我感动罢了ε(┬┬﹏┬┬)3)

  • 知识诅咒的含义:一旦一个人掌握了某种知识,就很难想象不知道这种知识时的状态,或者难以理解那些没有掌握该知识的人的感受和思考方式
  • 知识诅咒的核心:当一个人掌握了特定知识后,会不自觉地假设其他人也拥有同样的背景知识或理解能力。这种假设会导致沟通障碍,因为信息的传递者可能忽略了听众的知识盲区,从而无法有效地传达信息

没想到,曾经在CSDN上到处找一些简单问题解决方案的小伙,竟也成为了一个分享知识的小博主\( ̄︶ ̄)/

最开始诞生写下本文的想法是在2025年三月初,但是中途被毕业论文等各种各样的事情阻碍,一直没有动笔,加上我也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在干这件事,所以拖了挺久的,真正开始写这篇文章是在2025年4月15日

2. 用输出的方式去学习

对于学习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应该注重输出的过程

很多同学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都会整理一份笔记,或者直接用别人的笔记,但相信很多同学都没怎么翻过自己的笔记,就像我们收藏夹里的学习视频一样(•́へ•́╬)


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对笔记的看法和态度。如果只是将笔记当成一份私人的备忘录,我们大概率不会对笔记进一步整理,因为笔记本来就是为个人准备的,自己能看懂就行了,这也是我们上学以来对笔记的理解


但如果我们是想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出去,我们会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毕竟我们分享出去的知识是给别人看的,如果写成一坨,自己的心里大概率也过不去

当然,分享知识需要耗费一定时间,需要自己权衡,如果处于突击阶段,将知识过一遍就差不多了


如果想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出去的话,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以博客或者视频的形式发表出来,想象你的读者是初学者,你该用怎么样的口吻来将知识传授出去,用输出的方式倒逼自己的输入(类似于费曼学习法)


在输出知识的过程中,你不仅能够理清自己的思路,还能够锻炼到自己的写作水平。如果是以视频的形式,还能够锻炼到你的表达能力,也能够减少你在镜头前的紧张感(毕竟很多人最开始面对镜头时头脑很容易一片空白)

3. 培养复现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复现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当你在百度的搜索结果中查阅了几十篇文章,在CSDN上找了几十篇博客,在各个博客网站看了几十篇文章,终于找到问题的解法方法时,毫无疑问,那一刻的心情是很愉悦的


但很多人解决问题过后大概率就会忽略掉自己排查问题的经过,关闭掉所有网页后就去干其它事了,如果能把自己的排错经过和踩过的坑都记录下来,分享出去,自己的印象也会更深,而且还能够帮助到别人


复现问题产生的背景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一种能力,在GitHub上提Issue时都要说清楚机器环境、机器配置、问题的具体情况

而且复现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当需要向别人呈现问题时,如果能够快速复述问题产生的背景、呈现问题的详细信息、陈述自己搜集过什么信息,沟通的效率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自然也不会慢

4. 培养一些通用的能力

当下如果我们只注重专业能力,那么说明我们的思想出现了问题,因为专业能力可以说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项生存技能,一个人如果只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不注重其它能力,生活将会变得单一,社会首先淘汰的对象也大概率是这一类人

要想在同领域的人中脱颖而出,除了靠专业能力以外,更需要有一些通用的能力,例如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推销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这些通用能力在各行各业都是通用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变化,同时这些通用能力也是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5. 培养一个输出型爱好

输出型爱好,就是指那些需要动手动脑、主动分享产出成果的兴趣爱好。相比以吸收信息为主的输入型爱好,比如阅读、看电影、听音乐等等,输出型爱好更强调把自己的技能、感受、想法等转化成具体的作品


很多人改变自己的方式是早起、运动、阅读、学习,长期坚持这些习惯能够让你成为优秀的人,但无法让你成为真正厉害的人,因为这些爱好都是在内部循环的,对外的产出价值较少,即使付出大量时间,也很难为自己带来实际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每天写日记,准确地来说,是流水账式的日记(如下图所示,图片取自网络),不能看做是一个输出型爱好,因为没有复盘和总结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从长远角度来看,早起、运动、阅读、学习等习惯对个人发展的收益还是很大的

  • 早起培养能够培养自律和掌控时间的能力,让你的一天从主动而非被动开始
  • 读书的过程中跟着思考,人的认知也会提高,为学习其它知识打好基础

拥有一个输出型爱好,就好像在这世上又多了一个“留痕”的途径,毕竟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被遗忘才是


写作、绘画、手工、编程等输出型活动,本质上是将大脑中的碎片式想法转变为结构化产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的能力不再是线性积累的,而是指数级增长的


拿写作这件事为例,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某个人的观点我也想到过,但是无法像他们一样清晰的表达出来,原因就在于支撑写作的远远不只是某一个观点,而是知识系统、深度思考、逻辑结构、语言表达等体系化能力

如果仅仅是阅读式输入,只能得到一个有所启发的观点,或者一个有价值的方法。但是通过写作,表面上只是产出了一篇文稿,然而背后是一系列底层能力的综合提升,这也是为什么费曼学习法如此强大的底层逻辑


当然,你在培养输出型爱好的初期,可能心中会有一些顾虑,例如你想出攻略,但是网上一堆,也有很多大神分享,人们也更倾向于去选择大神的攻略,我靠什么在平台中脱颖而出呢

以上顾虑肯定是会有的,但我们要有正确的观念,大神也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大神也是从零到一开始的,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跟大神相比,我们的浏览量和关注量肯定会少很多,但正是因为大神的粉丝太多了,大神没有时间解答每一个用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为用户提供详细的解答,赢得用户基础

又比如说,大神做的攻略是针对大众的,可能在某些方面没有那么详细,那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方面作详细的讲解,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输出型爱好,并且让自己的输出型爱好撬动人生的回报率呢?在这里分享三个步骤

  • 第一步:观察你日常花费时间最多的输入型爱好,然后将自己的输入转化成某种形式的输出。例如,爱打游戏可以分享游戏攻略;爱看小说可以去做小说推文;爱吃美食可以整理美食攻略。总之,将你日常最喜欢最享受的某种输入转变为某种形式的输出。输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你自己有用的经历和经验都分享出来,要知道,小红书最初的雏形也就只是一份分享海淘经验的PDF
  • 第二步:将自己的输出放到市场中经受检验,建立反馈机制和迭代系统。利用社交媒体、兴趣小组或者一些线下活动大胆展示自己的输出成果,通过在现实中得到的反馈,不断地精进自己的底层能力,不断迭代自己的输出效果
  • 第三步:针对真实的市场需求,将自己的输出成果进行产品化

如果你过去解决问题的经验,正是其他人此时此刻想要寻求的答案,那么你的输出本身就是金钱和财富

所以一定要培养出一项输出型爱好,通过持续创造价值,不断放大个人能力。而在不断对外输出的过程中,你也能看到一个金光灿灿的自己

6. 有好的想法就去实践

没有人一开始就是什么都会的,想法一开始也并不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经过实践不断打磨,想法才会逐渐清晰


我们或许在电影和书籍中常常看到主角灵光乍现,瞬间解决难题的场景。然而,所谓的“灵光乍现”其实是一个具有误导性的谎言。它让我们陷入等待,让我们误以为那个顿悟的时刻还未到来,从而迟迟不肯行动。这种想法不仅阻碍了那些一开始就有好想法的人,更可能导致他们永远无法迈出实践的第一步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如果认为你的想法是可行的,那就大胆地去实践吧。实现想法本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过程,既然本来一无所有,又何必畏惧所谓的失去呢?(当然,这样说也不完全准确,如果没有成功,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损失,但也消耗了我们宝贵的时间)

7. 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可能很多同学大部分时间都是跟舍友待在一起的,跟舍友在一起,免不了会有集体活动,很多同学会在集体活动中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具体方向,没有自己的规划,别人干什么自己就跟着干什么

特别是空闲时间比较多的时候,很多同学就跟舍友一起玩游戏了,也不是说玩游戏不好,一起玩游戏无疑是很好的放松方式,也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但是在融入集体的同时,也别忘了沉淀自己,让自己的心真正静下来,明确自己的规划,清楚自己每个阶段该干什么

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大学这几年才能过得充实又有意义。不用害怕跟别人不一样,也不用害怕偶尔一个人,因为你在走自己的路,一条通向未来的路

8. 敢于接受不同的观点

之前在网上看过这么一段话:互联网本来是让“井底之蛙”开一下眼界,认识一下井外的世界,可现在成千上万的“井底之蛙”却通过互联网相互认同、彼此肯定,形成了一个怪圈


算法茧房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虽然互联网让我们获取的信息更多了,但是算法却将我们困在了由自身兴趣、行为和偏见组成的圈子中。我们需要意识到,跟你一致的观点不一定能给你带来突破,而那些与你立场相反或者你从未接触过的观点,或许能为你带来正向的改变

9. 别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决定

在这里,不说控制情绪的方法,毕竟情绪是比较主观的,我也没了解过与控制情绪相关的内容

我想说的是,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不用太着急否定某样东西;同样,在你心情愉悦的时候,也不用太急着肯定某样东西,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很容易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如果要做比较重大的决定,最好是让自己处于一个心平气和的状态,自己的状态好了,被情绪影响的概率也会降低,能够更客观地看到不同决定的利弊,判断出哪个决定更适合自己


本质上来说,就是避免让一些主观因素影响到自己做决定,就像网上说的:不要在饿的时候逛超市,你可能会买一些你本来不需要的东西(其实有点傻,饿的时候去超市不是很正常吗┗( ▔, ▔ )┛);不要在孤独的时候开始一段感情,你可能会遇到不合适的人。因为在你无助的时候,你抓住的是当时想要的东西,而不是真正需要的东西

当然,以上说的都是理论知识,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开导别人,是因为身在局外,当自己困在其中时,就很难开导自己了。其实我们遇到的事情,不管是好还是坏,我们不是得到它,就是从失去它中学到某些东西


写着写着发现上面的文字与情绪的关系不大,但是感觉删掉又有点可惜,就留着吧(仿佛看到了自己高中写作文时写离题还觉得自己写得很好的样子ヽ(ー_ー)ノ)

10. 如何写好技术类文章

10.1 要有一份清晰的大纲

一篇好的文章,少不了一个清晰的大纲。我们在各大开源项目的官网查阅文档的时候,会发现这些开源项目的官网左侧大部分都有一个清晰的大纲,或者说是导航栏。例如Vue官网的左侧就有清晰的导航栏

https://cn.vuejs.org/guide/introduction.htm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文章写大纲的过程,本质上是理清写作思路、梳理文章脉络的过程,如果自己对文章的整体结构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读者在阅读文章时的体验又怎么会好呢

而且为文章列大纲也有助于让读者按需阅读,特别是文章的内容比较长的时候,可能读者的鼠标滚烂了才找到自己想看的部分


文章有大纲,读者就可以根据大纲跳转到对应的部分,节省读者检索的时间。如果文章记录的是自己的学习笔记,也能够方便自己将来回顾。

写过文章或者文档的同学可能知道,文章中呈现的一小部分,可能需要花费我们不少时间,尤其是需要配合图文讲解的内容,我们写文章的时候辛苦一点,将来自己回顾的时候就舒服点,读者看起来也会轻松点

10.2 将读者当是一个小白

为什么说要将读者当成是一个小白呢?想象你是一个刚学某个编程语言的小白,你在编程时遇到了一个错误,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直接将错误丢给AI处理,如果AI无法很好地解决你的问题呢,你是不是会直接将报错信息复制粘贴到浏览器的搜索框中


又比如说,你是一个刚学C语言的新手,你老是犯使用scanf输入某个变量时忘记加取地址符号&等低级错误,于是你想搜罗一下新手学C语言时的常见错误和对应错误的解决方法,你是不是更倾向于将问题产生的背景、错误的详细信息、解决方法都清晰地列出来的文章


其实,将读者当成是一个小白的说法也不太准确,技术类文章的读者一般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或者说技术类文章的读者是在寻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总的来说,就是要搞清楚文章的受众,明确什么样的读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看到你写的文章、你的文章是否能够吸引读者点击、阅读你的文章是否需要一些前置知识、你写的文章能否迅速地解决读者遇到的问题

10.3 配上清晰的图文讲解

读者不会喜欢一篇没有图片的文章,而且现在是短视频时代,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短视频带来的快感,对于网络上的一些小作文,很多人已经没有耐心读下去了

当然,技术类文章很难避免使用大量的文字,但如果文章中有图片将文字分割成段,在视觉上的体验会好很多,读者阅读文章时的心理压力也会降低


人是一种视觉动物,对图的记忆能力会比对文字的记忆能力强,而且面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如果没有图片,不同读者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不同,一张清晰的图不仅能够让读者迅速理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读者错误地理解知识点

如果文章的内容是教程相关的,更需要配上图片,读者跟着图片和文字操作肯定会比对着纯文字操作效率更高,也能够节省读者的时间


在CSDN的文章评分机制中,文章中有图片是一个加分项,具体可以参考CSDN官方给出的与博客质量分计算相关的文章

https://blog.csdn.net/u010280923/article/details/13144947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4 标题内容要足够详细

很多人的文章标题写得都很简短,也不是说标题简短不好,不同的场景对标题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是写小说或者散文等题材,一般几个字就够了;如果是新闻类或者是写给公众看的文章,十几个字也足够了;但如果是技术类文章,文章的标题越详细越好


举个例子,如果你最近学了CSS基础,想发布一篇文章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把文章当作自己的学习笔记,那标题就不应该只是简短的CSS基础几个字,可以加上CSS基础中具体的知识点作为标题的补充内容,例如CSS基础(浮动、相对定位、绝对定位、固定定位、粘性定位、版心、重置默认样式)


如果你的文章是与解决某个问题相关的,那在标题中就应该说明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报错的详细信息,并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就向读者呈现问题产生的背景和详细的报错信息,接着再阐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我们发布的技术类文章,大概率是会被百度等搜索引擎收录的,而文章标题正是搜索引擎判断用户问题与文章是否相关的首要因素。如果我们的标题足够详细,那么用户在搜索时看到我们文章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回忆一下,我们在遇到某个问题时,是不是直接就把错误信息直接粘到搜索框中的,如果我们的标题中有某些报错信息的关键字,用户看到我们文章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


下面为大家展示一下标题的重要性,如果在CSDN中搜索CSS基础关键字,在以下文章中,你更愿意点进去哪一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的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说明了标题的重要性,标题越详细,用户能够搜索到我们所写文章的概率越高

当然,阅读量也跟标题的吸引力有关,一般来说,如果标题中有与面试相关的关键字,读者点击文章的概率越高

11. 参考资料

11.1 参考视频

11.2 参考文章

12. 个人账号的成长历程

在这里贴一下个人账号的成长历程,当做是纪念吧


2024年11月22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4年12月30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5年03月07号获得2024博客之星皮肤奖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5年03月10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5年04月16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5年05月17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聂 可 以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