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题目
在算法领域,经常会遇到字符串匹配相关的问题。本次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判断两个字符串之间是否存在特定的关联关系。给定两个字符串str1
和str2
,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定义:如果字符串str1
中的字符,经过排列组合后形成的字符串中,只要有一个是str2
的子串,那么就认为str1
是str2
的关联子串。若不是关联子串则返回 -1。
这里有一些预制条件需要注意:
- 输入的字符串只包含小写字母。例如,像 “abc”、“def” 这样的字符串是符合要求的,但包含大写字母或者其他符号的字符串则不符合。
- 两个字符串的长度范围在 1 到 100000 之间。这意味着字符串长度不会过短或者过长到难以处理。
- 若
str2
中有多个str1
的组合子串,需要返回第一个子串的起始位置。
输入描述为输入两个字符串,分别对应题目中的str1
和str2
。输出描述为,如果str1
是str2
的关联子串,则返回子串在str2
中的起始位置,如果不是则返回 -1。并且若str2
中有多个str1
的组合子串,要返回最小的起始位置。
下面来看具体的示例:
示例一:
输入:
abc efghicabiii
输出:
5
说明:str2
包含str1
的一种排列组合是cab
,其在str2
的起始位置为 5(从 0 开始计数)。
示例二:
输入:
abc efghicaibii
输出:
-1
说明:abc
字符串中三个字母的各种组合(abc
、acb
、bac
、bca
、cab
、cba
),str2
中均不包含,因此返回 -1。
解题思路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滑动窗口的方法来解决。滑动窗口是一种常用的算法技巧,特别适用于处理数组或字符串中的子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
- 首先,我们要初始化滑动窗口的长度,这个长度就是字符串
str1
的长度。因为我们要在str2
中寻找长度与str1
相同的子串来进行比较。例如,如果str1
的长度是 3,那么我们的滑动窗口长度就是 3。 - 接着,我们开始遍历
str2
中在窗口长度范围内的子串。对于每一个子串,我们使用Counter
类来统计子串中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Counter
类是 Python 中一个非常方便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统计元素的数量。同样,我们也使用Counter
类来统计str1
中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 - 然后,我们比较子串的
Counter
类和str1
构建的Counter
类是否相等。如果相等,说明这个子串是str1
的一种排列组合,我们就将该子串在str2
中的起始位置作为结果返回。 - 如果我们遍历完
str2
中所有可能的子串,都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子串,那么就返回 -1。
示例代码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def solve_method(str1, str2):
length = len(str1)
for i in range(len(str2) - length + 1):
sub_str = list(str2[i:i + length])
if Counter(sub_str) == Counter(str1):
return i
return -1
if __name__ == '__main__':
assert solve_method("abc", "efghicabiii") == 5
assert solve_method("abc", "efghicaibii") == -1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导入了Counter
类。然后定义了solve_method
函数,该函数接受两个字符串str1
和str2
作为参数。在函数内部,我们先获取str1
的长度,然后使用for
循环遍历str2
中所有可能的子串。对于每个子串,我们使用Counter
类进行字符统计,并与str1
的Counter
类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就返回该子串的起始位置。如果遍历完都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子串,就返回 -1。最后,我们使用assert
语句进行测试,确保函数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