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资学习

博客介绍了几种排序方法的基本思想,包括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还讲解了二分查找的方法。此外,提到了计算机网络中SMTP相关知识点及高中信息技术课基本理念等内容,为信息技术学习提供了参考。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几种排序方法的基本思想

1、直接插入排序(假设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默认第一个元素是有序的,从有序的元素末尾开始,与要插入的元素进行比较,如果要插入的元素比有序的末尾元素小的话,就将有序末尾元素向后移,然后再与前一个进行比较,若还小,则继续将有序中的元素后移,直到找到合适的位置。

如果我概括的不清楚的话,可以参考这个博主的文章,写的很不错。(侵权请联系删除)

排序算法——直接插入排序(图文超详细!)-CSDN博客

2、简单选择排序

     简单选择排序是直接使用了选择排序的思想,每一趟(如第i趟)都选择n-i+1中最小的一个数作为有序子序列的第i个元素,然后依次向下寻找,直到第n-1趟做完,最后剩下一项,就不需要再排序了。

例: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信息技术》第16题

第1趟排序就是找到最小的数字2,将他作为第1 个元素,然后把本在第一位的元素3放到2以前所在的位置;

第2趟就是找到2后面的几项中最小的3,然后将他作为第2个元素,讲第二位的6放到3原来的位置。

依照上面的方法,依次向下进行排序。

3、冒泡排序(假设从小到大排序,即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大,则为逆序)

        从前往后两两比较,若逆序,则交换。第一趟结束的时候,会把最大的元素换到最后一个位置,然后第二次交换开始,将前n-1个元素两两比较,将前n-1个元素中的最大值放到倒数第二位,依次向下,直至排序满足要求。

具体解释,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
蓝桥杯基础练习(1)---数列排序_给定一个长度为n的数列,将这个数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CSDN博客

如果还是不清楚的话,可以参考这个博主的这篇文章:
【排序算法】史上最通俗易懂的【冒泡排序】详解_冒泡排序算法正确的理解是-CSDN博客

4、快速排序 (假设从小到大排序)

        快速排序是从两边进行排序。即在排序的所有元素中,设置第一个元素为low,最后一个元素为high,然后随便找一个中枢(即在这些元素中随机找一个值,一般找最右边的值,为了方便观察);

        然后从左边开始向右,寻找比中枢更大的数,找到后,从右边开始向左,寻找比中枢小的值,找到后,将这两个数进行交换,(这里因为:要从小到大排序,而找数是为了交换,所以找到小的换到右边,找到大的换到左边);

        按照这个方式一直找,直到low=high,则将它们目前所处位置的值与中枢进行交换。此时,实现中枢左边的数均小于中枢,右边的数均大于中枢。

        然后重新选择中枢元素,继续上述操作,直至完成。

依旧是这篇文章:

蓝桥杯基础练习(1)---数列排序_给定一个长度为n的数列,将这个数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CSDN博客

更详细的,可以看一下这个视频,很直观:

快速排序算法动画演示_哔哩哔哩_bilibili

二、二分查找

        这是一种查找方法,默认是有序且从小到大排序。

        首先,会给出一个查找目标,然后找到该有序列的中间元素(即一分为二),将中间数字与查找目标进行比较;

        如果中间元素小于查找目标,则说明需要查找的元素在后面的半部分,即将后半部分继续一分为二,直到找到目标元素;

        如果中间元素大于查找目标,则到前面的半部分进行查找,查找方式依旧是一分为二,直至找到。

        如果相等,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就表示查找成功。

大致思路如上,详细解释查看这个博主的文章:
【二分查找】详细图解_二分查找法流程图-CSDN博客

三、计算机网络中的相关知识点

1、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信息技术》第17题

SMTP相关知识点:

(1)应用层;

(2)SMTP的通信有以下三个阶段:

①连接建立:发件人的邮件送到发送方邮件服务器的邮件缓存后,SMTP客户就每隔一定时间对邮件缓存扫描一次。若发现邮件,就使用SMTP的端口号(25)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的SMTP服务建立TCP连接。

②邮件传送:邮件的传送从MAIL命令开始。MAIL命令后面有发件人的地址。下面跟着一个或多个RCPT命令,可以把同一个邮件发送给一个或者多个收件人。

③连接释放:邮件发送完毕后,SMTP客户应发送QUIT命令。SMTP服务器若同意释放TCP连接,邮件传送的全过程即结束。

18.论述题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基本理念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10分)

  • 正确答案是: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4)培育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心得: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思考自己编这一点,知识死板的认为,这种东西没见过就拿它没辙,但是,这方面的题目其实是可以依靠着科二和科一中背的相关相关知识编的,能编上教育教学相关的内容,基本还是会给分的话,果然,我还是太死板了,不懂得变通。一定要变通!变通!变通!

后面慢慢补充吧。虽然还有一天多时间了。。。。

高中信息技术面试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阶段: 高中信息技术面试可能会问到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阶段。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人工管理阶段、文件阶段和数据库管理阶段。在人工管理阶段,数据处理完全依赖于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在文件阶段,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和管理,提高了数据访问的效率。而在数据库管理阶段,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和管理,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和统一管理。 2. 数据库管理的基本特征: 面试官可能会询问数据库管理的基本特征。数据库管理的基本特征包括数据的持久性(数据在数据库中持久保存)、数据的共享性(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访问和操作数据库)、数据的独立性(数据与应用程序和物理设备相互独立)、数据的完整性(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以及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的丢失、损坏和非授权访问)。 3. 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面试官可能会问到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算法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它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算法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解决各种问题,提高计算机程序的执行效率和性能。 4.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面试官可能会询问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包括数据的共享和统一管理、数据的独立性和逻辑结构的统一性、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数据的持久性和可恢复性以及数据的高效性和易用性。 5.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面试官可能会问到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具备智能和学习能力。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包括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机器翻译、智能代理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