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文件系统

1.文件系统结构

文件系统(File system)提供高效和便捷的磁盘访问,以便允许存储、定位、提取数据。

文件系统有两个不同的设计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定义文件系统的用户接口,它涉及定义文件及其属性、所允许的文件操作、如何组织文件的目录结构。第二个问题是,创建算法和数据结构,以便映射逻辑文件系统到物理外存没备。

文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与文件管理有关的软件、被管理文件及实施文件管理所需的数据结构。

对于用户而言,文件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实现对文件的基本操作,让用户可以按名存储和查找文件,组织成合适的结构,并应当具有基本的文件共享和文件保护功能。对于操作系统本身而言,文件系统还需要管理与磁盘的信息交换,完成文件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上的变换,组织文件在磁盘上的存放,采取好的文件排放顺序和磁盘调度方法以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 


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 

 (1)I/O控制
包括设备驱动程序和中断处理程序,在内存和磁盘系统之间传输信息。设备驱动程序将输入的命令翻译成底层硬件的特定指令,硬件控制器利用这些指令使I/O 设备与系统交互。设备驱动程序告诉I/O控制器对设备的什么位置采取什么动作。

(2)基本文件系统

I/O控制向对应的设备驱动程序发送通用命令,以读取和写入磁盘的物理块。每个物理块由磁盘地址标识。该层也管理内存缓冲区,并保存各种文件系统、目录和数据块的缓存。在进行磁盘块传输前,分配合适的缓冲区,并对缓冲区进行管理。管理它们对于系统性能的优化至关重要。

(3)文件组织模块

组织文件及其逻辑块和物理块。文件组织模块可以将逻辑块地址转换成物理块地址,每个文件的逻辑块从0到N编号,它与数据的物理块不匹配,因此需要通过转换来定位。文件组织模块还包括空闲空间管理器,以跟踪未分配的块,根据需求提供给文件组织模块。


(4)逻辑文件系统

用于管理元数据信息。元数据包括文件系统的所有结构,而不包括实际数据(或文件内容)。逻辑文件系统管理目录结构,以便根据给定文件名称为文件组织模块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它通过文件控制块来维护文件结构。逻辑文件系统还负责文件保护。

2.文件系统布局

1.文件系统在磁盘中的结构

1)主引导记录(MBR),位于磁盘的0号扇区,用来引导计算机,MBR后面是分区表,该表给出每个分区的起始和结束地址。表中的一个分区被标记为活动分区,当计算机启动时,BIOS读入并执行MBR。MBR做的第一件事是确定活动分区,读入它的第一块,即引导块。

2)引导块 (boot block),MBR 执行引导块中的程序后,该程序负责启动该分区中的操作系统。为统一起见,每个分区都从一个引导块开始,即使它不含有一个可启动的操作系统,也不排除以后会在该分区安装一个操作系统。Windows 系统称之为分区引导扇区。除了从引导块开始,磁盘分区的布局是随着文件系统的不同而变化的。

3)超级块(super block),包含文件系统的所有关键信息,在计算机启动时,或者在该文件系统首次使用时,超级块会被读入内存。超级块中的典型信息包括分区的块的数量、块的大小、空闲块的数量和指针、空闲的FCB 数量和FCB 指针等。

4)文件系统中空闲块的信息,可以使用位示图或指针链接的形式给出。后面也许跟的是一组 i 结点,每个文件对应一个结点,i 结点说明了文件的方方面面。接着可能是根目录,它存放文件系统目录树的根部。最后,磁盘的其他部分存放了其他所有的目录和文件。

 2.文件系统在内存中的结构

 内存中的信息用于管理文件系统并通过缓存来提高性能。

为了创建新的文件,应用程序调用逻辑文件系统。逻辑文件系统知道目录结构的格式,它将为文件分配一个新的 FCB。然后,系统将相应的目录读入内存,使用新的文件名和 FCB 进行更新,并将它写回磁盘。
一旦文件被创建,它就能用于 I/O。不过,首先要打开文件。系统调用 open() 将文件名传递给逻辑文件系统。调用open() 首先搜索整个系统的打开文件表,以确定这个文件是否已被其他进程使用。如果已被使用,则在单个进程的打开文件表中创建一个条目,让其指向现有整个系统的打开文件表的相应条目。该算法在文件已打开时,能节省大量开销。如果这个文件尚未打开,则根据给定文件名来搜索目录结构。部分目录结构通常缓存在内存中,以加快目录操作。找到文件后,它的FCB会复制到整个系统的打开文件表中。该表不但存储FCB,而且跟踪打开该文件的进程的数量。然后,在单个进程的打开文件表中创建一个条目,并且通过指针将整个系统打开文件表的条目与其他域(如文件当前位置的指针和文件访问模式等)相连。调用open() 返回的是一个指向单个进程的打开文件表中的适当条目的指针。以后,所有文件操作都通过该指针执行。一旦文件被打开,内核就不再使用文件名来访问文件,而使用文件描述符(Windows称之为文件句柄)。
当进程关闭一个文件时,就会删除单个进程打开文件表中的相应条目,整个系统的打开文件表的文件打开数量也会递减。当所有打开某个文件的用户都关闭该文件后,任何更新的元数据将复制到磁盘的目录结构中,并且整个系统的打开文件表的对应条目也会被删除

3. 外存空闲空间管理

文件存储设备分成许多大小相同的物理块,并以块为单位交换信息,因此,文件存储设备的管理实质上是对空闲块的组织和管理,它包括空闲块的组织、分配与回收等问题。

1.空闲表法 

空闲表法属于连续分配方式,它与内存的动态分配方式类似,为每个文件分配一块连续的存储空间。系统为外存上的所有空闲区建立一张空闲表,每个空闲区对应一个空闲表项,其中包括表项序号、该空闲区的第一个盘块号、该区的空闲盘块数等信息。再将所有空闲区按其起始盘块号递增的次序排列。

空闲盘区的分配与内存的动态分配类似,同样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等。例如,在系统为某新创建文件分配空闲盘块时,先顺序地检索空闲盘块表的各表项,直至找到第一个其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区,再将该盘区分配给用户,同时修改空闲盘块表。系统在对用户所释放的存储空间进行回收时,也采取类似于内存回收的方法,即要考虑回收区是否与空闲盘块表中插入点的前区和后区相邻接,对相邻接者应予以合并。

2.空闲链表法

将所有空闲盘区拉成一条空闲链。根据构成链所用基本元素的不同,分为两种形式:

1)空闲盘块链。将磁盘上的所有空闲空间以盘块为单位拉成一条链。当用户因创建文件而请求分配存储空间时,系统从链首开始,依次摘下适当数目的空闲盘块分配给用户。当用户因删除文件而释放存储空间时,系统将回收的盘块依次插入空闲盘块链的末尾。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分配和回收一个盘块的过程非常简单,但在为一个文件分配盘块时可能要重复操作多次,效率较低。又因它是以盘块为单位的,空闲盘块链会很长。

2) 空闲盘区链。将磁盘上的所有空闲盘区(每个盘区可包含若干个盘块) 拉成一条链。每个盘区除含有用于指示下一个空闲盘区的指针外,还应有能指明本盘区大小(盘块数)的信息。分配盘区的方法与内存的动态分区分配类似,通常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在回收盘区时,同样也要将回收区与相邻接的空闲盘区合并。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刚好与第一种方法的相反,即分配与回收的过程比较复杂,但效率通常较高,且空闲盘区链较短。

3.位示图法

位示图是利用二进制的一位来表示磁盘中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磁盘上所有的盘块都有一个二进制位与之对应。当其值为“0”时,表示对应的盘块空闲;为“1”时,表示已分配。这样,个mxn位组成的位示图就可用来表示mxn个盘块的使用情况 

空闲表法和空闲链表法都不适用于大型文件系统,因为这会使空闲表或空闲链表太大。 

4.成组链接法

在 UNIX 系统中采用的是成组链接法,这种方法结合了空闲表和空闲链表两种方法,它具有
述两种方法的优点,克服了两种方法均有的表太长的缺点。

用来存放一组空闲盘块号(空闲盘块的块号)的盘块称为成组链块。成组链接法的大致思想是:把顺序的n个空闲盘块号保存在第一个成组链块中,其最后一个空闲盘块(作为成组链块)则用于保存另一组空闲盘块号,如此继续,直至所有空闲盘块均予以链接。系统只需保存指向第个成组链块的指针。

4.虚拟文件系统

虚拟文件系统(VFS)为用户序提供了文件系统操作的统一接口,屏蔽了不同文件系统的差异和操作细节。用户程序可以通过 VFS 提供的统一调用函数(如 open()等)来操作不同文件系统的文件,而无须考虑具体的文件系统和实际的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 VFS,Linux 主要抽象了四种对象类型。每个VFS对象都存放在一个适当的数据结构中,其中包括对象的属性和指向对象方法(函数) 表的指针。
超级块对象:表示一个已安装(或称挂载)的特定文件系统。
索引结点对象:表示一个特定的文件。
目录项对象:表示一个特定的目录项。
文件对象:表示一个与进程相关的已打开文件。

VFS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即提高系统性能。最近最常使用的目录项对象被放在目录项高速缓存的磁盘缓存中,以加速从文件路径名到最后一个路径分量的索引结点的转换过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