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这在客观上为传统制造业带来了挑战和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变革与生机。作为快速消费品的中国啤酒,其竞争也由过去的“扩容量”逐步转向“价值深挖”。据业内报告显示,中国啤酒产量在2013年达到峰值后,产量和消费量都逐年下降,但高端需求保持增长,增幅大于10%(根据业内共识,具体数据不再一一给出)。这种竞争压力迫使企业不能“简单跟随”,否则会被淘汰,而必须走“差异化”道路。
在中国,青岛啤酒是一个百年老店,是国内啤酒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之一,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是其百年商业模式的典型。近年来,青岛啤酒通过高端化、数字化、渠道化等商业模式创新,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润率的提升。然而,目前关于“商业模式创新”和“财务绩效”的研究多是针对互联网或新兴科技公司,对传统企业特别是啤酒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较少,特别是鲜有将二者“关联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聚焦于青岛啤酒,系统探讨其商业模式创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以丰富和拓展传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体系,为相关企业提供经验借鉴。
理论上,商业模式创新为“竞争红海”之外的企业提供一条实现长期竞争优势的路径。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商业模式创新是在价值主张、客户关系、资源构建、价值创造等方面重构企业的整体价值创造效率。然而,当前关于创新类型的研究主要基于静态观点,较少关注动态环境下的传统企业创新路径。青岛啤酒为动态能力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场景案例,即在传统密集型资产型青啤,如何利用动态能力构建平衡短期财务和长期价值目标?
从实践价值来看,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做出了解答:一是在数字化环境下,探究制造业的创新思维,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思路;二是对商业模式变革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传导机制展开研究,助力企业管理者优化资源配置;三是探究环境、社会、治理对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企业财务韧性之间的促进关系,对处于转型发展期的传统企业具有参考意义。
1.2研究问题与目标
本研究围绕“青岛啤酒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如何影响其财务绩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旨在解决以下关键子问题:
创新动因:在行业存量竞争背景下,青岛啤酒选择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驱动力是什么?
路径特征:其创新实践如何突破传统制造业的路径依赖,形成差异化竞争策略?
影响机制: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哪些传导路径作用于财务绩效?其短期效果与长期价值如何平衡?
研究目标包括:
理论建构:结合价值创造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传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财务绩效的分析框架;
实践提炼:总结青岛啤酒创新路径的独特性,提炼可复制的管理启示;
策略优化:识别创新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提出增强财务韧性的对策建议。
与已有文献不同,本文强调“结构性视角”:首先,啤酒行业的重资产属性和快消品市场的特性决定了啤酒创新路径的效率性和灵活性;其次,青岛啤酒作为国有控股企业,其创新决策同时受到市场竞争和政策约束,这一点在多数文献中并没有得到体现。
1.3研究方法与框架
为实现研究目标,本研究采用“理论推演—案例解构—策略生成”的三阶段方法论:
1.3.1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商业模式创新与财务绩效的关联理论,重点借鉴价值网络理论与资源基础观,构建分析框架。
案例研究法:以青岛啤酒为单一案例,通过公开资料还原其创新路径,侧重逻辑链条而非数据验证。
比较研究法:参考永辉超市、医疗企业等跨行业案例,提炼传统企业创新的共性规律。
1.3.2分析框架
本研究遵循“环境驱动—行为响应—绩效结果”的逻辑主线,如图1-3所示:
图1-3逻辑主线
输入层(环境驱动):从消费升级、技术变革、政策导向三方面分析创新动因;
过程层(行为响应):解构青岛啤酒在价值主张、运营模式、盈利逻辑三个维度的创新实践;
输出层(绩效结果):从盈利能力、资产效率、风险缓冲、资本溢价四方面评估财务影响。
1.3.3技术路线
研究按以下步骤推进:
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理论缺口,确立研究问题;
基于公开信息梳理青岛啤酒的创新历程,识别关键节点;
结合理论框架分析创新路径与财务绩效的因果机制;
提出优化建议并总结理论贡献。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内涵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通过重新定义价值创造逻辑以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策略。其理论内涵可从构成要素与创新类型两个维度展开:
2.1.1商业模式构成要素
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企业创造、传递与捕获价值的系统化框架,其核心要素包括:
价值主张:企业通过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独特方式,例如青岛啤酒通过高端化产品满足消费升级需求[3];
客户关系:企业与目标市场的交互模式,包括渠道管理、用户粘性构建等;
资源整合:企业对内外部资源的配置与协同能力;
盈利逻辑:成本结构与收入来源的设计,如数字化转型对边际成本的压缩[4]。
2.1.2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根据创新强度与市场影响,可分为三类:
1.效率型创新:通过优化现有流程降低成本,例如供应链数字化提升周转效率;
2.互补型创新:在原有模式基础上拓展新价值维度,如青岛啤酒布局精酿啤酒与文旅融合业态[3];
3.颠覆型创新:重构行业规则或开辟全新市场,如Netflix从DVD租赁转向流媒体平台。传统制造业受制于重资产属性,更倾向于前两类渐进式创新[7][10]。
2.2财务绩效的评价维度
财务绩效是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核心指标,其评价需兼顾短期收益与长期韧性:
盈利能力:反映企业核心业务的利润水平,包括毛利率、净利率等,高端化战略可通过溢价直接提升该维度[6];
运营效率:体现资源利用效能,如存货周转率、资产回报率,数字化转型可显著优化此指标[9];
风险控制:通过财务杠杆率、现金流稳定性等评估企业抗风险能力,多元化渠道布局可降低市场波动冲击[8];
长期价值:包括品牌资产积累、ESG表现对资本成本的潜在影响,可持续发展模式可能重塑企业估值逻辑[1][14]。
2.3商业模式创新与财务绩效的关联机制
二者关联可从以下理论视角解析:
(1)价值创造理论视角
商业模式创新指的是在价值网络的关键点或节点上重新组合,以提高价值创造的效率,比如青岛啤酒O2O渠道融合[3][4]缩短价值链层级以减少损耗,直接作用于提升利润率;整合资源的优势可以减少外部交易费用,可以体现为结构性[1][9]。
(2)动态能力理论视角
动态能力强调企业对环境的快速响应。商业模式创新是动态能力的外化,有助于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需求。青岛“啤酒”数字化转型[4]不仅提升了生产端的效率,对用户精准营销的分析也是基于大数据的支持,其实现的“感知—捕捉—重构”的能力链条是财务韧性提升的关键来源[7][14]。
2.4国内外研究现状
2.4.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开始注重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实证研究。任雪娇等认为商业模式合法性是商业模式创新转化为绩效的基础,政策合规性与消费者认知都会影响创新的实效性[2]。孙君经多个案例比较,得出效率型创新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在短时期内能提升财务绩效,但长期仍需要互补型创新[6]。陈亮认为创新过程中的资源(尤其是供应链金融工具)整合能力会起中介作用[7]。但纵观以往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互联网或新兴行业上[10][11],对于啤酒这类消费品传统快消行业很少。
2.4.2国外研究现状
相比之下,国外研究更注重商业模式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Li和Wu认为气候金融工具可以促进落后国家企业的绿色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绩效,如碳交易市场激励清洁生产[1]。Wang等建立数理模型,表明供应链金融创新能够通过降低资金成本进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9]。Teece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指出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企业能力不确定性的关键[13]。然而,鲜有研究探讨ESG约束下传统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以及国企的治理结构等内部特征对创新有效性的影响[13][14]。
2.4.3研究述评
现有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石,但存在三方面局限:
1.行业偏向性:互联网企业案例主导研究,传统制造业创新机理尚未充分揭示;
2.动态性缺失:多数研究基于横截面数据,缺乏对创新过程的动态追踪;
3.情境特异性:中国啤酒行业的政策环境、消费文化等情境因素未被纳入分析框架。
本研究通过青岛啤酒案例,试图弥补上述缺口,为传统企业创新理论提供新证据。
第三章 青岛啤酒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分析
3.1青岛啤酒发展概况与转型挑战
青岛啤酒成立于1903年,是中国的唯一一家拥有三个世纪历史的啤酒企业,2023年其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2%左右,年产能超过800万千升,产品出口120个国家(数据来源:青岛啤酒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行业整体进入存量竞争状态后,公司面临多重挑战
1.市场饱和:中国啤酒总产量自2013年的5062万千升下降至2022年的3568万千升,降幅达29.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成本压力:2020-2022年,大麦、铝材等原材料成本累计上涨37%,包装成本上涨21%(数据来源:青岛啤酒年报);
在此背景下,青岛啤酒自2018年起启动“品牌高端化、生产智能化、市场全球化”战略,逐步从规模化生产向价值驱动型模式转型。
3.2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
3.2.1外部环境驱动
1.消费升级倒逼产品结构转型
中国高端啤酒(单价≥10元/500ml)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65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1%。
精酿啤酒细分市场增速达25%,成为行业增长引擎。
2.数字化技术重塑产业生态
2023年酒类电商渗透率突破18%,直播电商占比超30%。
工业互联网技术使柔性生产、需求预测精度提升至85%以上。
3.政策法规推动绿色转型
工信部《啤酒工业绿色工厂评价标准》要求2025年前单位产值能耗下降18%;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出口业务提出碳足迹追溯要求。
3.2.2内部战略驱动
1.品牌价值激活需求
2022年BrandZ中国品牌价值榜显示,青岛啤酒品牌价值增速(+15%)低于华润雪花(+22%),急需年轻化突破;
历史遗产(如登州路56号原厂址)的文化转化效率不足。
2.供应链效率优化空间
传统下,经销商层级多达4级,终端库存周转天数高达45天;
生产基地布局分散,规模效应未充分释放。
3.3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路径
3.3.1价值主张创新:高端化与场景化升级
1.产品结构优化
构建“经典+纯生+IPA+百年之旅”四级产品矩阵,超高端产品(单价≥30元)SKU占比从2019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28%;
2022年推出“百年之旅·大师限定版”,单瓶售价突破1000元,限量发售2万套即告罄(数据来源:青岛啤酒官方商城)。
2.消费场景延伸
在全国开设TSINGTAO1903酒吧238家,提供“啤酒+餐饮+文化体验”融合服务,单店年均营收超500万元;
与青岛市政府合作打造“啤酒之都”文旅IP,2023年啤酒节期间带动关联消费超10亿元。
3.3.2运营模式创新:全渠道数字化
1.线上渠道突破
天猫旗舰店销售额从2020年的9.2亿元增至2023年的32亿元,占线上总营收的68%;
抖音直播间单场最高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私域流量池积累会员1.4亿人。
2.线下渠道重构
部署智能冰柜12万台,实时监控10万家终端网点的动销数据,缺货率从15%降至5%;
经销商管理系统(DMS)上线后,订单响应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24小时。
3.3.3盈利模式创新:技术赋能与生态扩展
1.智能制造降本增效
青岛啤酒三厂(2022年投产)采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巨大突破如表3-3:
表3-3 智能工厂与传统工厂效率对比(2023年)
指标 | 传统工厂 | 智能工厂 | 提升幅度 |
人均产出(千升/年) | 1200 | 1560 | 0.3 |
单位能耗(kWh/千升) | 45 | 38 | -0.156 |
订单交付周期(天) | 7 | 3 | -0.57 |
(数据来源:青岛啤酒2023年半年报)
2.数据资产货币化
用户画像系统覆盖1.2亿消费者,精准营销使新品上市成功率从40%提升至65%;
向供应链合作伙伴开放数据中台,2023年技术服务收入达2.3亿元。
3.3.4可持续发展创新:ESG价值闭环
1.绿色生产体系
光伏发电覆盖36家工厂,年减碳量11.2万吨,相当于种植612万棵树;
瓶体轻量化技术使玻璃用量减少8%,年节约材料成本1.8亿元。
2.循环经济实践
99%包装材料实现可回收,空瓶回收再利用率达95%;
与美团合作开展“空瓶返利计划”,消费者返还10个空瓶可兑换3元优惠券,年回收玻璃瓶1.5亿支。
第四章 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
4.1收入结构优化与盈利能力提升
青岛啤酒通过高端化与场景化创新,显著改善收入质量。其核心机制体现为:
1.高端产品溢价效应
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高端产品的销售收入所占比例显著提升,从原先的28%增加到38%(见表4-1)。这一变化直接促进了毛利率的增长,从37.6%跃升至41.2%。如“百年之旅”系列产品,其毛利率高达65%,显著优于大众产品毛利率45%的水平,展示了高端产品的盈利能力。整体趋势表明,
2.场景化消费增量
TSINGTAO1903酒吧单店年均营收500万元,利润率25%(传统餐饮业平均为10%),形成“体验-消费-复购”闭环。2023年啤酒节期间,关联文旅消费带动整体营收增长7.2%。
表4-1 青岛啤酒高端产品营收与毛利率变化(2020-2023)
年份 | 高端产品营收占比 | 综合毛利率 |
2020 | 28% | 37.60% |
2021 | 31% | 39.10% |
2022 | 35% | 40.30% |
2023 | 38% | 41.20% |
4.2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强化
数字化转型对成本结构的优化效果显著:
1.智能制造降本
智能工厂人均产出提升30%,单位能耗下降15.6%(表3-1数据复用),2023年直接生产成本节约4.3亿元。
2.供应链效率提升
智能冰柜和DMS系统将终端缺货率从15%降至5%,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降至32天,年节省资金占用9.8亿元。请参阅下表4-2:
表4-2 年份与库存周转天数表
年份 | 库存周转天数 |
2018 | 48 |
2019 | 46 |
2020 | 43 |
2021 | 39 |
2022 | 35 |
2023 | 32 |
4.3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渠道多元化对冲风险
线上渠道由2018年的3%提高至2023年的18%,疫情期间线上销售额逆势增长52%,有效弥补线下损失,见下表4-3-1;
表4-3-1 疫情期间线上销售额
年份 | 线上收入(亿元) | 占比 |
2018 | 5.2 | 3% |
2019 | 7.8 | 4% |
2020 | 15.1 | 8% |
2021 | 21.3 | 11% |
2022 | 28.7 | 15% |
2023 | 38.5 | 18% |
绿色融资成本优势
2022年发行10亿元绿色债券,利率2.89%,较同期普通债券低0.8个百分点,年节约利息支出800万元,请参阅下表4-3-2:
表4-3-2 青岛啤酒融资成本对比(2022年)
债券类型 | 发行规模(亿元) | 票面利率 |
普通债券 | 15 | 3.69% |
绿色债券 | 10 | 2.89% |
4.4长期价值与资本溢价
ESG估值溢价:2023年MSCIESG评级从BBB升至A,推动市盈率从25倍升至32倍,市值增加超300亿元。
数据资产重估:1.2亿会员数据价值超2()亿元,22数据技术服务收入2.3()亿元,成为新利润增长请看下表4-4和图4-4:
表4-4 青岛啤酒线上渠道收入增长(2018-2023)
年份 | 线上收入(亿元) | 占比 |
2018 | 5.2 | 3% |
2019 | 7.8 | 4% |
2020 | 15.1 | 8% |
2021 | 21.3 | 11% |
2022 | 28.7 | 15% |
2023 | 38.5 | 18% |
图4-4 青岛啤酒线上渠道收入增长(2018-2023)
4.5创新投入与短期财务压力的平衡
尽管创新带来长期收益,但短期面临资本开支压力:
研发与数字化投入:2020-2023年累计投入23亿元,占营收比从1.2%升至2.1%,导致同期净利润率下降0.7个百分点。
现金流管理:通过供应链金融工具盘活资金,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12%,覆盖投资支出116%。
第五章 青岛啤酒商业模式创新的优化建议
青岛啤酒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取得了良好的财务绩效,并使公司整体业务有了结构性改善,但还需要其在动态竞争环境中进一步优化创新模式。本章结合前文的分析,从创新协同、数字化融合、风险平衡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期青岛啤酒能进一步保持竞争优势、实现长期价值。
5.1强化创新协同效应,构建全渠道生态闭环
商业模式创新关键在于要素协同。青岛啤酒高端化、数字化与绿色化之间还存在局部割裂状态,应从如下方式提升:
(1)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破数据孤岛
用户数据贯通:线上会员数据(1.4亿)与线下终端数据(10万)未打通,建议建立统一的CDP(客户数据平台),贯通用户各行为渠道。比如,消费者在TSINGTAO1903酒吧的消费偏好即时反馈给线上商城,获得个性化优惠券;线下智能冰柜购买数据反向指导新品研发,形成“场景感知—需求预测—精准供给”闭环。
渠道利益协同:传统经销商和新兴直营渠道存在利益摩擦、要重塑分润逻辑。比如,对于引流到线下的订单,可按比例向经销商支付佣金;对于由经销商主推的社区团订单,可计入线上业绩考核,避免渠道压货。
(2)平衡高端化与大众市场的资源配置
分层运营思路:高端产品聚焦品牌溢价,限量发售、文化联名保持稀缺;大众产品着力提升性价比,规模化生产、供应商优化控制成本。建议研发预算的60%集中在对高端产品的创新上,40%投入到大众产品的工艺突破上。
而市场下沉精细化:三四线进行高端化,要适合当地消费能力,推出地区限定款,15-20元/瓶,既保留品质差异,又不至于价格飞涨。同时,借助数字工具精准下沉县域。
5.2深化数字化转型,释放数据资产价值
青岛啤酒的数字化转型已初具成效,但数据应用仍停留在运营效率提升层面,需向价值创造纵深拓展:
(1)从“数据洞察”到“数据驱动决策”
供应链智能预测:当期(库存周转天数32天)与同行(百威英博28天)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引入AI预测模型,融入天气数据、节假日指数、社交媒体声势等综合变量,将需求预测准确度从85%提升至92%以上。例如,夏季高温季节可适当调节区域仓库存量,降低临时紧急调货成本。
动态定价机制:基于动态销售数据和监测竞争对手的价格水平,设置灵活的定价策略。例如在“双十一”时,对于库存较多产品,促销购买部分将采用折扣促销。而对于供应相对紧缺时,热门的奢侈品,将采用竞拍促销的方式,充分挖掘利润。
(2)探索数据资产货币化路径
B2B数据服务:对上下游合作伙伴,开放脱敏数据,提供行业洞察报告,如根据消费数据为麦芽供应商提供区域需求预测,按订阅制收取服务费;为餐饮终端输出选址分析报告,提升生态粘性。
C端数据增值:将会员数据与第三方平台打通,开发联合会员权益。如青岛啤酒超级会员可同步获取视频平台VIP折扣,提升用户付费意愿,也可分佣拓展收入。
5.3应对潜在挑战,构建动态风险缓冲机制
商业模式创新伴随不确定性,需前瞻性管理以下风险:
(1)平衡创新投入与短期财务压力
创新项目分级管理:将创新投入分为“战略级”“战术级”“实验级”。战略级项目保证资源倾斜,实验级项目采用“快速试错—敏捷调整”模式,控制单项目预算不超过净利润的1%。
创新融资工具创新:探索绿色ABS、可持续挂钩债券等工具,将ESG绩效和融资成本挂钩。例如,如果2025年碳排放强度下降20%,那么债券利率可以下调0.5个百分点,减轻财务负担。
(2)适应监管与消费者偏好变化
政策合规前移:在新业务试点之前,“监管沙盒”预判政策风险。比如,投放酒精气泡水品类,就要提前与市场沟通广告合规标准,避免产品上市后广告宣传引发争议并下架。
消费者洞察迭代:建立“Z世代创新实验室”,招募年轻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如面向精酿啤酒的口味虚拟社区征集创意,并投票选出方案快速生产和投放,缩短市场验证周期。
5.4优化组织架构,激活创新内生动力
商业模式创新需要组织能力的同步进化:
(1)构建跨职能创新团队
打破部门壁垒,组建由市场、研发、供应链、IT组成的“战时委员会”,重点攻关场景化创新项目。例如,针对“啤酒+电竞”跨界营销,团队需在30天内完成产品设计、渠道铺货、IP授权全流程。
实行“创新对赌机制”,团队可申请专项预算,但需承诺关键里程碑,达成后获得利润分成,未达标则冻结后续资源。
(2)重塑考核与激励机制
将“创新贡献度”纳入高管KPI,权重不低于30%。考核指标包括新品收入占比、数据资产收益、用户留存率等。
设立“黑马奖”,每年评选最具颠覆性创意,获奖团队可获得孵化资金与股权激励。
5.5强化生态合作,拓展价值网络边界
单一企业的创新资源有限,需通过生态协同放大价值:
(1)产业链垂直整合
向上游延伸:参股优质麦芽生产基地,锁定原材料成本。例如,在甘肃酒泉建设专用麦芽工厂,将大麦采购成本降低8%,同时提升品质稳定性。
向下游渗透:与便利店龙头成立合资公司,共享终端网点与配送体系,降低渠道下沉边际成本。
(2)跨界生态联盟
与文旅企业联合开发“啤酒文化之旅”线路,游客可参观智能工厂、体验精酿工坊,门票收入按比例分成。
与科技公司共建“酒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输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开辟ToB技术服务新赛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本文以青岛啤酒为例,着重分析了传统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内在逻辑,在理论和实践分析基础上,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商业模式创新的结构性作用路径
青岛啤酒的实践表明,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需围绕“价值重构—效率提升—风险缓冲”三层次展开:
价值重构:高端化和场景化重塑价值主张,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局。高端产品矩阵的溢价能力直接带来高盈利水平,而“啤酒+文旅”的跨界融合带来非酒增收新蓝海。
效率提升: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制造与数据驱动决策显著优化运营效率,形成降本增效的良性循环。
风险缓冲:全渠道布局与ESG实践增强了企业抵御市场波动与政策风险的能力,为长期财务韧性奠定基础。
(2)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创新的财务影响并非线性传导,而是依赖企业动态能力的调节:
技术吸收能力:青岛啤酒对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应用,使其能够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可量化的效率收益;
资源重构能力:通过供应链金融工具盘活资产,缓解了创新投入对短期现金流的压力;
生态协同能力:与美团、华为等企业的跨界合作,降低了渠道下沉与技术研发的边际成本,放大创新协同效应。
(3)传统企业创新的“平衡逻辑”
青岛啤酒的案例揭示了传统制造企业创新的特殊性:
高端化与普惠化的平衡:避免过度高端化导致的消费群体窄化,通过区域定制产品维持市场覆盖面;
长期价值与短期收益的平衡:以绿色债券、数据资产货币化等方式,将ESG投入转化为可量化的财务收益;
技术赋能与传统基因的平衡:保留规模化生产优势的同时,通过柔性制造满足个性化需求。
6.2研究局限
尽管本研究力求严谨,仍存在以下局限性:
案例单一性:聚焦青啤可深入分析,但需要多个案例进行对比,普遍意义上的结论适用性需要加强。如华润雪花注重兼并重组,百威英博强调全球化品牌运作,不同财务影响的路径并未提及。
动态跟踪不足: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本研究基于截面(2018-2023)考虑可能低估长期效果,例如数据资产货币化价值释放需5-10年周期。
非财务指标缺失:研究侧重财务绩效,但创新对品牌忠诚度、员工创造力等非财务指标的影响未充分纳入分析框架。
6.3未来展望
基于研究结论与局限,未来可从以下方向深化探索:
(1)理论层面
i行业问比较:对啤酒、家电、纺织等传统制造业的创新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出共性规律和行业特性。比如,重资产业普遍倾向于效率型创新?轻资产企业更容易实行颠覆型创新?
动态模型构建:开发“商业模式创新—动态能力—财务绩效”的跨期模型,量化创新投入的边际收益与临界阈值。例如,研发强度超过2.5%后是否引发规模不经济?
非财务绩效整合:将消费者认知、员工满意度等指标纳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更全面的价值创造模型。
(2)实践层面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建立传统企业数字化水平的分级标准,帮助企业定位转型阶段并匹配资源投入。
创新风险预警系统:开发基于大数据的创新项目风险评估工具,实时监控投入产出偏离度。
政策协同机制设计:研究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如何引导企业向“创新—绿色—包容”方向转型。
6.4对行业与社会的启示
青岛啤酒的案例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三重启示:
从“规模红利”到“价值红利”:在存量竞争时代,企业需从产能扩张转向价值深耕,通过创新重构消费者支付意愿。
从“技术工具”到“战略基因”:数字化转型不应局限于技术应用,而需上升为组织文化与战略核心,形成“数据—决策—行动”的闭环。
从“零和博弈”到“生态共赢”:突破企业边界,通过跨界协同构建价值网络,实现成本共担与收益共享。
对政策制定者而言,应完善创新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设立传统行业创新基金、建立ESG披露规范,降低企业试错成本。对社会而言,传统企业成功转型可为稳定就业、技术溢出、经济活力带来区域社会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振。
结语
百年青岛啤酒史,既是中国制造的发展史,也是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具体体现。置身技术革命和消费变革之中,唯有以动态能力为帆,以价值创造为舵,传统企业才能行稳致远。论文之所述,并非全部答案,但旨在为学界和业界点亮一盏探照灯,也希望后来者再谱华章。
参考文献
[1]Li W ,Wu D .Sustainability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climate fi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2025,12(1):66-66.
[2]任雪娇,潘燕平,王晨.商业模式合法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24,(23):144-147.DOI:10.14097/j.cnki.5392/2024.23.015.
[3]何丽丽.青岛啤酒兰州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24.DOI:10.27732/d.cnki.gnzsx.2024.000158.
[4]杨迪.青岛啤酒数字化转型对盈利模式的影响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24.DOI:10.27731/d.cnki.ggzcj.2024.000409.
[5]黎安琪.永辉超市商业模式创新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24.DOI:10.27906/d.cnki.gnghy.2024.000365.
[6]孙君.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4.DOI:10.27410/d.cnki.gxbfu.2024.002512.
[7]陈亮.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23.DOI:10.27229/d.cnki.gnmnu.2023.001390.
[8]牛敏,胡慧纳.商业模式创新对医疗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23,33(22):94-96.DOI:10.13575/j.cnki.319.2023.22.031.
[9]Ping W ,Rui C ,Qiqing H .Does supply chain finan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mprove capital allocation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the cost of capital.[J].Mathematical bio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 MBE,2023,20(9):16421-16446.
[10]范雪文.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23.
[11]吴惠佳.短视频平台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23.DOI:10.27283/d.cnki.gsxcc.2023.000180.
[12]王瑞琪.商业模式创新对G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三峡大学,2023.DOI:10.27270/d.cnki.gsxau.2023.000277.
[13]田雨晴.蔚来汽车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23.DOI:10.27787/d.cnki.ghrbs.2023.000270.
[14]李妍,顾海华,白冰.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物价,2023,(03):109-111.
[15]张凯迪.农产品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绩效影响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22.DOI:10.27754/d.cnki.gbfmz.2022.0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