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变现海哥|对网络付费知识的几个基本认知

买一堆专栏和网课,泛泛而学,当然不会有任何长进;但反过头骂别人是“骗子”,显然是无赖行径。

| 对网络付费知识的几个基本认知

1.知识是商品,但你买的听书以及类似的产品不一定物有所值

为信息付费,为那些自己通过一般渠道掌握不到的信息付费,在人类社会是一直存在的:从原始人通过赠送食物获得何处的果子和猎物更多的信息,到孔子上课收肉干作为学费,再到今天我们交钱上学,花钱买书,或者聘请律师打官司,都是在为有价值的信息,为这个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人的劳动付费。

但是,现在网上很多人提供的所谓“知识付费”,是很值得商榷的:说书人几天十几天看完一本书,形成一篇文稿,制作成音频,平台再在全网分发销售;一群人天天聚在一起搜肠刮肚,在各种书籍中断章取义,也能保持一年 365天 周更甚至日更的水平……

如果你为这些东西付费,并不是在为知识付费,也不是在为这些人的可有可无的劳动付费,你是在交税,交智商税 —— 因为他们所讲的东西,你都可以通过在相关的知识网站上搜索,或者寻找电子书籍,在图书馆借阅书籍来获取,这些信息本身并不具有任何独特性,没有被封锁在一个社交圈子或者一个专家的脑袋里,获取也很便捷。

如果你要称这种人为“骗子”,我觉得并不妥当,因为他们卖什么是说得一清二楚的,他们卖一本书的所谓“精华”,他们卖“XX学科思维”,这些东西你明明可以自己看书获得(而且自己看书往往收获更大),自己偏要花钱去买,只能说明你傻,他们并没有坏到哪里去,他们只是在迎合你的懒惰,就算是“被骗了”,也是你自愿的……

2.你是被教育了,还是被忽悠了?

现在不少的互联网节目,往往都会通过制造一个个的新概念,提出新名词,给听众带来“获得感”,看完听完,觉得“学习了”;关键是跟人吹牛时抛出一个个新概念,感觉自己瞬间成了大佬,这个时候听众才会对这个节目产生依赖,产生信任。

此外,由于节目的制作一般会有一个明确的周期,很多问题来不及思考得很清楚(他们也不需要想得很清楚,因为大多数听众根本没有使用大脑的习惯),所以这些节目往往会留下很多知识硬伤,逻辑硬伤,这些错误又往往会被那些无知的听众一遍遍的重复。

某种程度上,很多节目是在用这样的错误做筛选,因为那些脑袋不是很清楚的人,才会持续的关注,才会持续为定价严重偏高的专栏或者课程付费。

甚至,有的媒体,比如某蒙,甚至有意跳过一些关键逻辑以煽情,以为某些人表达某种情绪;读者往往怀着各种心思称赞文章写得好,回过头看看生活,却还是无力;而越是如此,越是要抱紧教主的大腿……然后,教主就可以打广告挣钱了……

笔者想说的是,影响力,特别是广泛的影响力,往往是建立在某种“忽悠”上的,只有把原本错综复杂的逻辑关系改造得足够简单,给出一个情感足够底层、足够强烈的简单结论,才能被听众迅速的理解和赞同,引发转发,吸引更多的听众。

所以说,凡是你看到的“火爆”的东西,引起你过度的强烈赞同和情绪反应的东西,99% 的可能,都有逻辑上的致命伤,都是毒药。

要判断自己是不是真正学习到知识,而不是被忽悠了,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自问:“在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中,我是否自己经历了一个严谨的逻辑思考的过程”—— 不思考,老是让别人替你思考,你总要被卖,被卖课,被卖专栏,被卖给广告主做广告,被忽悠去买币……所谓“韭菜”,说的就是这种人。

所以,知识虽然有价,但你购买到的到底是不是知识,需要你自己的判断。

3.那到底哪些知识是值得付费的

就笔者自己而言,我会为以下知识付费:

  ● 受到广泛认同,在豆瓣上获得实质性高分的出版书籍

  ● 有行业资历的专家的软件和工具技能课程:如有优秀代表作品的摄影师的摄影课,电影调色师的调色课……

  ● 独到的,个性化的个人经验和知识介绍:如各行各业的大牛的职业成长分享,思维敏锐的读书人的系统的专题读书分享

     ……

总的来说,就是两个原则:

要获得书中的“易得知识”,就去买原著原典,而不是给二道贩子付钱

要获得“被封闭在圈子里和牛人的脑子里的知识”,就去找那些有文章有作品,有资历的牛人,而不是为一个现学现卖的无名之辈付费(实际上很多付费平台上的“老师”,都是现学现卖,缺少积淀的新手而已)。

至于那些传授炒币炒股等“快速挣钱”技巧的课程,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不会去购买。

此外,定价过高的课程(何谓“过高”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它和你的收入,学习的迫切程度等都有关系),笔者一般不会购买,倒不是心疼多花几十块几百块钱,而是因为过高的价格往往暗示着主讲者的过度自信,这本身就暴露了主讲者有限的认知。

| 如何真正从网课和专栏中有所收获

所以说,笔者并不认为“知识付费”是一个骗局,它是一个新市场,只不过骗子太多,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判断,才能购买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并且,现在不少高质量的网课都是免费的,你作为流量去播放,点赞关注,播主就能接点广告赚钱,你算是间接付了费。(因为你接受广告的注意力对广告主来说是有价值的,所以他会为获得你的注意力给你关注的播主付费,也就替你付了费,而你付出的代价,就是分散注意力去看广告)

而面对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时,到底怎样才能真正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有以下四点建议:

1.把网课和专栏当做学习的“指向标”,不要期望直接坐上去就能抵达远方

质量再高的课程,本质上也是“演示”,是信息的给予,上课只能不断的接受『 信息 』,对于真正的『 能力 』的增长,没有多少的作用。

这就是“一天到晚听音频,看专栏”,坚持“学习”却没有实际进步的原因,因为你没有在真正的『 学习 』。

此外,由于时间有限,还要照顾不同知识和认知水平的听众,课程必须缩水内容,减少深度才能上线,我们能从中学到的东西必然是有限的。

所以,在学习网课的过程中,还是应该把老师讲的东西做为一个引子,自己沿着这个思路去做探索和尝试,深入的研究,总之,自主的学习。

比如,笔者在学习摄影的时候,用两个周看了几个网课,整理出自己的一份完全笔记,一个拍摄和后期清单,就开始自己去街拍,在拍剧情片作业的时候顺便给演员们拍两张,同时每周末去图书馆看两本摄影书籍,多看照片……

在学习影片调色的时候,笔者看了不少调色的网课,但一直找不到更深入的学习路径,有一次上学校的剪辑课,老师提到自己在开设一门颜色构成的课,我才知道该去学习什么,于是立即开始动手学习……

总之,控制住花在“上课”上的时间,把更多时间留给真正的“学习”。

2.多向老师学经验,而不是知识

虽然课程中的“知识”的价值是有限的,但老师的“个人经验”,往往是独具价值的 —— 老师一路学习总结的很多经验和成系统的认知往往能帮你迅速理清思路。

笔者在学校和一位哲学系的老师交流有关“概念”这个哲学范畴的研究时,我们从黑格尔开始,回溯到康德,回溯到古希腊哲学,然后讨论黑格尔之后的逻辑实证主义,现象学,再讨论现在最前沿的心灵哲学,意识学的内容,笔者阅读和思考哲学的思路终于清晰起来,下一步的学习和思考计划也自然的浮出了水面。

在看何超清老师的调色课程的时候,何超清说调色只能教一些基本操作,师傅带徒弟才能真正高效学习,这对笔者的调色学习的思路有了一个很好的认知重构,以后就算我调得一般,我也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知道真正的提高的路径在哪里。

当然,在学习经验的时候,同样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别人的成长肯定也有家庭,教育,天赋,机遇的原因,并且他们给出的结论和建议往往是具有个人的色彩,我们应该看到这些东西,选择性的学习他人的经验

3.知识不能改变命运,职业技能才能安身立命

很多人什么都学,英语,写作,编程,简笔画,哲学,历史,心理学,社会学……各种课程都买,感觉自己进入了“博览群书”的状态。

但实际上,正如笔者前面所讲的,简单的听讲并不能真正学到东西;并且,就算你通过刻苦学习真正修炼出这些方面的认知,这些认知的价值也一定是在一个具体的岗位,在一个具体的事件当中发挥作用的。

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核心技能,你了解这么多,最后只能用来吹牛皮,到头来还说“知识无用”,“学习无用”……真的是从头傻到尾。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职业技能才能安身立命,大范围的涉猎能给你的事业如虎添翼 —— 但首先,你得是只老虎,而不是只聒噪的青蛙。

4.有关碎片化学习:一切学习都是碎片化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多思考,建立自己的思想系统

即使是集中时间学习,我们学到的东西也是零零碎碎的一个个概念,一个个论述,最终的知识的深知,思维体系的建立,还是在我们对这些东西的整理,思考中形成的。

所以说,所谓『 碎片化学习 』,其实就是把集中学习时间打散而已,并没有有些人宣称的“造成学习者的浅薄”之类邪乎的害处,如果这个人学了很久,越学越浅薄,只能证明这个人本身缺少良好的笔记和思考习惯,这种人就是能集中时间学习,也学不深刻。

当然,集中时间学习还是有它的优势,因为连贯的知识的摄取更能够帮助思维的形成,不用像碎片化学习一样,每次都要重新找回思路,效率也会高很多。

所以,笔者的建议是:把碎片化时间学习当做一个备用手段,平时碎片化时间能利用就利用下,听个音频,看篇文章,看个视频,尽管用来学习;但一定注意要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看完听完,就在手机的电子便签上做点笔记,然后集中时间整理一下,通过进一步的系统性运用,把这些东西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去。

| 在学习之前,先学习如何学习

总结一下笔者的观点:知识一直都是有价,都需要付费的;但付费不是真正“到手”,听课也不是完全的“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你主动的探索和思考,付出汗水,需要天赋的加持,如果你“学习”了,而没有成长,那你可能并没有真正的在学习。

主题意识较强的读者能够发现,这篇文章不仅是讲了知识付费,也讲了很多“如何学习”的东西,其实关于这个话题,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东西,笔者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和你讨论,记得保持关注哦。

个人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是自己的无形资产,但是不能将它们变成财富,价值就是零。拥有再多的知识,如果不能把知识变成财富,也不会富有。

我是海哥,知识变现创业教练,头部教育公司内容总监,海哥知识变现学院创始人,海哥知识变现星球主理人,海青教育创始人兼CEO。从事知识变现创业10年,已助力3000+人实现知识变现,曾凭一套网课年入100万,课程:【30堂知识变现高手课】,作品:【海哥说知识变现】【知识变现道法术】【造课高手】等22本。

关注公号【跟海哥学知识变现】和100万知识变现/知识付费创业者,一块学知识变现知识付费干货,回‘领书’获取三本电子书:

【知识付费秘籍】

【知识创业者成长手册】

【100个知识付费成功案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