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简述什么是系统和系统的分类
系统(system)是指具有某些特定功能、按照某些规律结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所有物体的集合或总和。
分类:
(1)工程系统和非工程系统(按物理特征)
(2)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根据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状态是否变化)
(3)确定系统和随机系统(是否存在随机过程)
(4)连续系统、离散系统和连续/离散混合系统(系统状态是否连续)
离散系统的状态变量是随时间呈间断或突然改变的,包括离散时间系统、离散事件系统
1.2 简述什么是模型和模型的分类
模型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对所研究系统的特征和规律的准确描述、表现或抽象,用于提供关于系统的有用信息,不必与实际一一对应。
实体模型(物理模型、实物模型)和数学模型(非实体模型)
数学模型:理论模型(一次建模)和仿真模型(二次建模)
1.3 简述什么是仿真和仿真的分类
仿真是利用模型来模仿实际系统的运行过程,已达到研究实际系统的目的。
三者的关系:
系统是研究的对象,模型是系统的抽象,是仿真的桥梁,而试验是仿真的手段。
(1)根据模型的构造方法和实现手段分类:物理仿真、数学仿真、半实物仿真
(2)根据系统模型的特性:连续系统仿真、离散事件系统模型
(3)根据仿真计算机类型:模拟计算机仿真、数字计算机仿真、数字模拟混合仿真
(4)仿真时钟与实时时钟的比例关系:实时仿真、亚实时仿真、超实时仿真
1.4 人们在研究较为复杂的系统时,通常用哪两种研究方法?仿真属于哪种?
一种是直接在实际系统上进行研究
另一种是在系统的模型上进行研究
仿真属于后者
1.5 简述什么是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是以控制理论、相似原理、系统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和其他各种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
通过建立模型对真实和设计的系统,按照一定的实验方案,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实验来获得系统的动态行为,
并借助于专家经验知识、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对系统的动态行为即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进而做出决策的一门综合性的试验的技术
1.6 简述计算机仿真的三要素及联系三要素的三活动
三个要素:系统、模型和计算机
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的活动:系统建模、仿真建模和仿真实验
系统建模:获得实际系统的简化近似模型
仿真建模:反映了系统模型同仿真器或计算机之间的关系
仿真实验:在计算机上对模型不断运行、分析其结果,得到结果的过程
1.7 简述计算机仿真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特点:
(1)模型参数任意调整
(2)系统模型快速求解
(3)运算结果准确可靠
(4)仿真结果形象直观
作用:
(1)优化系统设计
(2)降低实验成本
(3)减少失败风险
(4)提高预测能力
1.8 结合某管理系统,说明仿真的基本步骤(三个活动)
系统建模:
问题描述与系统定义、建立系统模型
仿真建模:
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
建立仿真模型 ,程序设计
调试程序,确定模型
仿真实验:
实验设计
计算机仿真运行
分析仿真结果
建立文档
实施仿真决策
1.9 仿真软件可以分成哪三类?分别举例。
通用编程语言:C
仿真编程语言:GPSS/H
仿真环境:Ar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