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超详细适合复习看,考点全覆盖)

 目录

1.线性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1.1延迟时间​

        1.2上升时间​

        1.3峰值时间​

        1.4调节时间​

        1.5超调量​

        1.6稳态误差​

2.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2.1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3.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1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3.1.1过阻尼(​)

        3.1.2临界阻尼(​)

        3.1.3零阻尼(​)

        3.1.4欠阻尼(​)

        3.2欠阻尼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指标分析

        3.2.1上升时间​

        3.2.2峰值时间​

        3.2.3t调节时间​

        3.2.4超调量​

4.二阶系统的改善

        4.1 误差的PD(比例—微分)控制

        4.3 PD控制与测速反馈控制的比较

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1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5.2劳斯稳定判据

        5.2.1 劳斯表

        5.2.2劳斯判据的判定规则

        5.2.3劳斯稳定判据的特殊情况

6.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6.1 给定输入信号下的稳态误差

6.2系统的类型

6.3不同输入信号下的稳态误差

        6.3.1阶跃输入信号下稳态误差

        6.3.2 斜坡输入信号下稳态误差

        6.3.3 抛物线输入信号下稳态误差

6.4扰动信号下的稳态误差

1.线性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线性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在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的响应指标

        1.1延迟时间t_{d}

        响应曲线第一次到达最大值一半的时间

        1.2上升时间t_{r}

        响应曲线第一次到达稳态值的时间

        1.3峰值时间t_{p}

        响应曲线第一次到达峰值的时间

        1.4调节时间t_{s}

        响应曲线第一次到达区间[0.95c(\infty ),1.05c(\infty )]内的时间(或者2%)

        1.5超调量\sigma %

        \sigma %=\frac{c(t)_{max}-c(\infty )}{c(\infty )}

        1.6稳态误差e_{ss}

        e_{ss}=\lim_{t\rightarrow \infty }e(t)=\lim_{t\rightarrow \infty }(r(t)-b(t))

2.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2.1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可以看到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随着指数函数单调上升,稳态值为1。

3.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1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特征根为s_{1,2}=-\zeta \omega _{n}\pm \omega _{n}\sqrt{\zeta ^{2}-1}

        3.1.1过阻尼(\zeta >1)

        在这情况下闭环传递函数的两个极点都是实数,则响应曲线为单调函数,利用终值定理和初值定理可以得到响应曲线初始为0,终值为1,所有函数曲线单调递增,当\zeta增大时一个极点逐渐远离原点,一个极点逐渐靠近原点,远离原点的极点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这时候的二阶系统简化为一阶系统分析,工程上当\zeta >1.25便可近似为一阶分析。如果s2到原点的距离超过了s1到原点距离的四倍,则调节时间t_{s}\approx 3T_{1}=3\frac{-1}{s_{1}}.        

        3.1.2临界阻尼(\zeta =1)

        此情况下两个闭环极点重合

        

         

        该响应曲线也是单调递增的,初值为0终值为1,而且快速性比较好 。

        3.1.3零阻尼(\zeta =0)

        

         

         响应曲线是振幅为一,角频率为\omega _{n}的等幅振荡。

        3.1.4欠阻尼(0<\zeta <1)

        当0<\zeta <1时,闭环函数的两个极点是共轭复数,

        s_{1,2}=-\zeta \omega _{n}\pm \omega _{n}\sqrt{\zeta ^{2}-1},响应曲线是振荡曲线,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其中\omega _{d}=\omega _{n}\sqrt{1-\zeta ^{2}},极点的实部\zeta \omega _{n}为衰减系数决定了衰减的快慢,极点的虚部为振荡     频率,其中\beta =acrcos\zeta,称为阻尼角。可以知道阻尼系数对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有很大影响,当\zeta越小时,系统的上升时间越短但平稳性差,\zeta增大时,超调量减小,衰减加快,振荡性降低,平稳性好,\zeta增大到1及大于1以后,响应变为非周期无振荡的,但响应速度明显变慢,通常取\zeta=0.4~0.8,此时系统的超调量适度,调节时间较短,工程上将\zeta=0.707附近的系统称为二阶最优系统,0.707为最佳阻尼系数。

        3.2欠阻尼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指标分析

        3.2.1上升时间t_{r}

        

        3.2.2峰值时间t_{p}

        

        3.2.3t调节时间t_{s}

         

        3.2.4超调量\sigma %

 ​​​​​​​        

4.二阶系统的改善

        4.1 误差的PD(比例—微分)控制

        单纯调节比例系数K难以使系统满足瞬态指标以及控制精度,比例控制与微分或积分共同二作用或三作用的控制器,这样便有两个或三个参数可功调节,容易满足控制系统指标的要求。

        将误差与误差微分之和作用到被控对象上就是PD控制,如图所示

        

         这时候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其中\zeta _{d}=\zeta +\frac{1}{2}T_{d}\omega _{n},称为等效阻尼比,通过改变Td的大小进而可以改变系统阻尼比的大小,从而调节系统的时域指标。加入PD控制后的二阶系统阶跃响应为:

        

 PD控制的引入对系统的性能有如下影响:

        (1)增大系统的等效阻尼比,合适的Td可以使c1(t)曲线比较平缓,从而可以抑制振荡,使超调减弱,改善系统的平稳性.

        (2)闭环零点的微分作用,使c1(t)加上了它的微分信号,加快了c(t)的响应速度,使上升时间缩短,峰值提前。

        4.2输出量的速度反馈控制

        将误差与输出量的微分之差作用到受控对象就是速度反馈控制,如图所示:

        

 若认为输出为位置信号,则经过Kts微分后变成速度信号,Kt称为速度反馈系数,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其中\zeta _{t}=\zeta +\frac{1}{2}K_{t}\omega _{n} 称为等效阻尼比,阻尼比增大后,超调量与调整时间都会减小,有利于改善系统的平稳性与快速性。

        4.3 PD控制与测速反馈控制的比较

          (1)PD控制器对输入噪声有较强放大作用,当输入端噪声严重时,不宜使用。而且PD控制器的输入信号为误差信号,信号能量较小,需要选取性能较好的放大器才能在一直噪声的同时产生有效的控制信号,而测速反馈信号来自于系统输出,信号的能量水平较高。

          (2)加入PD控制不会影响单纯比例控制时的开环增益以及自然频率,而速度反馈控制系统为保证稳态精度往往会提高比例系数,以补偿速度反馈导致的系统开环增益下降,系统的自然频率升高,当系统存在高频噪声时,会引起共振。

          (3)PD成本较低,速度反馈成本高,相同阻尼比的情况下,串联PD控制后系统的超调量要大于输出量速度反馈系统的超调量,因为闭环零点有消弱阻尼的作用。

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1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判断系统是否稳定,可以给系统施加一个扰动信号,分析在扰动信号下的响应稳态值是否为0即可,我们通常选取单位脉冲信号作为扰动信号,则当\lim_{t\rightarrow\infty }c(t)=0时,系统就是稳定的。

通过对闭环传递函数进行反拉式变换我们可得到以下结论: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只与闭环传递函数特征方程根的分布有关

        (1)特征根位于s左半平面则系统稳定

        (2)特征根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位于虚轴则系统临界稳定(其余根都位于s左半平面)

        (3)特征根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位于s右半平面则系统不稳定

        5.2劳斯稳定判据

        判断系统稳定首先我们要对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特征根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位于s左半平面,通过劳斯代数稳定判据,我们可以便捷的确定特征根实部的符号。

        5.2.1 劳斯表

        我们以特征方程D(s)=s^{4}+2s^{3}+3s^{2}+4s+5=0为例,列出如下的劳斯表:

        

s^{4}a0=1a2=3a4=5
s^{3}a1=2a3=4a5=0
s^{2}b1=\frac{a1\cdot a2-a0\cdot a3}{a1}=1b2=\frac{a1\cdot a4-a0\cdot a5 }{a1}=50
s^{1}c1=\frac{b1\cdot a3-a1\cdot b2}{b1}=-60
s^{0}5

        5.2.2劳斯判据的判定规则

        (1)若劳斯表中第一列所有系数均大于0时,系统稳定,此时所有特征根都位于s左半平面

        (2)若劳斯表第一列出现小于0的系数时,则系统不稳定,且第一列各系数符号的改变次数就是位于s平面右半部的特征根个数

        5.2.3劳斯稳定判据的特殊情况

        (1)劳斯表某行的第一列系数为0,但该行其余系数不全为0

        我们以特征方程D(s)=s^{4}+2s^{3}+s^{2}+2s+1=0为例:

        

s^{4}111
s^{3}220
s^{2}(0)\varepsilon10
s^{1}\frac{2\varepsilon-2 }{\varepsilon }<00
s^{0}1

   
 此时用无穷小量\varepsilon代替0,可以求得第一列剩余系数,如例子中第一列变号2次,则系统有两个位于s右半平面的根,若第一列没有变号则说明系统存在纯虚数形式的特征根,因此系统也是不稳定的

        (2)劳斯表中出现全零行

        这种情况下表面在特征方程中存在绝对值相同但符号相异的特征根,可能是一对实数或者一对纯虚数或者是一对共轭复数

我们以特征方程D(s)=s^{6}+s^{5}-2s^{4}-3s^{3}-7s^{2}-4s-4=0为例:

        

s^{6}1-2-7-4
s^{5}1-3-40
s^{4}1-3-40
s^{3}0(4)0(-6)0
s^{2}-1.5-4
s^{1}-16.70
s^{0}-4

用全零行上一行的系数构造辅助方程F(s)=0,然后对该方程求导,用所得导数的系数代替全0行。

当第一列系数出现变号时,变号次数就是系统在s平面右半平面的特征根个数,若不变号,则系统存在纯虚根。解辅助方程F(s)=s^{4}-3s^{2}-4=0得到产生全零行的特征根分别为\pm 2\pm j​​​​​​​。

6.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上图为基本的负反馈控制系统框图,R(s)是输入信号,C (s)是输出信号,G1(s)是控制器,G2(s)是被控对象,N(s)为扰动信号,H(s)是测量元件,B(s)是测量元件的输出信号,从输入端定义误差为:

E(s)=R(s)-B(s)=R(s)-C(s)H(s)

6.1 给定输入信号下的稳态误差

        E(s)=R(s)-B(s)=R(s)-C(s)H(s)

        E(s)=\frac{1}{1+G(s)H(s)}R(s)=\Phi _{e}(s)R(s)

        \Phi _{e}(s)为误差传递函数。

由终值定理可得:e_{ss}=\lim_{t\rightarrow \infty }e(t)=\lim_{s\rightarrow 0}sE(s)=\lim_{s\rightarrow 0}\frac{sR(s)}{1+G(s)H(s)}

 由该式可知稳态误差ess由系统的结构参数和系统输入信号的形式有关。

6.2系统的类型

        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系统的类型有很大关系,设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frac{K\prod_{i=1}^{m}(\tau _{i}s+1)}{s^{v}\prod_{j=1}^{n-v}(T_{j}s+1)}

e_{ss}=\lim_{s\rightarrow 0}\frac{s^{v+1}R(s)}{K+s^{v}} 所以稳态误差只与系统开环增益K以及开环传递函数的积分个数v有关。

v=0,称为0型系统

v=1,称为I型系统

v=2,称为II型系统

6.3不同输入信号下的稳态误差

        6.3.1阶跃输入信号下稳态误差

        R(s)=\frac{R}{s}

        e_{ss}=\lim_{s\rightarrow0}sE(s)=\lim_{s\rightarrow 0}\frac{sR(s)}{1+G(s)H(s)}=\lim_{s\rightarrow 0}\frac{R}{1+G(s)H(s)}=\frac{R}{1+K_{p}}

        K_{P}=\lim_{s\rightarrow 0}G(s)H(s)=\lim_{s\rightarrow 0}\frac{K}{s^{v}}, 称为稳态位置误差系数。

        0型系统K_{p}=K​​​​​​​, e_{ss}=\frac{R}{1+K}

        I,II型系统K_{p}=\infty,e_{ss}=0.

        6.3.2 斜坡输入信号下稳态误差

        R(s)=\frac{V}{s^{2}}

        e_{ss}=\lim_{s\rightarrow 0}\frac{V}{sG(s)H(s)}=\frac{V}{K_{v}}

        K_{v}=\lim_{s\rightarrow 0}sG(s)H(s)=\lim_{s\rightarrow 0}\frac{K}{s^{v-1}} ,称为稳态速度误差系数

         0型系统K_{v}=0,e_{ss}=\infty

        I型系统K_{v}=K,e_{ss}=\frac{V}{K}

        II型系统K_{v}=\infty,e_{ss}=0

        6.3.3 抛物线输入信号下稳态误差

        R(s)=\frac{A}{s^{3}}

        e_{ss}=\lim_{s\rightarrow 0}\frac{A}{s^{2}G(s)H(s)}=\frac{A}{K_{a}}

        K_{a}=\lim_{s\rightarrow 0}s^{2}G(s)H(s)=\lim_{s\rightarrow 0}\frac{K}{s^{v-2}},称为稳态加速度误差系数

        0、I型系统K_{a}=0,e_{ss}=\infty

        II型系统K_{a}=K,e_{ss}=\frac{A}{K}


        当R(s)=0时,扰动信号N(s)作用下的系统误差称为扰动误差,从输入端定义的扰动误差为:

E_{n}(s)=R(s)-B(s)=-C(s)H(s)=(E_{n}(s)G_{1}(s)+N(s))G_{2}(s)H(s)

 E_{n}(s)=\frac{-G_{2}(s)H(s)}{1+G_{1}(s)G_{2}(s)H(s)}N(s)=\Phi _{n}(s)N(s) 

若sEn(s)在s右半平面以及虚轴上解析,则通过终值定理可以求得系统的扰动稳态误差

  e_{ss}=\lim_{s\rightarrow 0}sE_{n}(s)=\lim_{s\rightarrow 0}\frac{-sG_{2}(s)H(s)}{1+G_{1}(s)G_{2}(s)H(s)}N(s)

  • 10
    点赞
  • 5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4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ZnDream66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