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复习

  1. OSI  TCP/IP 模型   
  2. IPV4地址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CIDR (无类域间路由)
  3. DHCP 静态路由
  4. RIP
  5. OSPF
  6. ACL/NAT/VLAN
  7. OSI:7层模型

    应用层    抽象语言—》编码

    表示层    编码—》二进制

    会话层    应用程序添加会话地址

    上三层负责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数据流层

    下四层负责对数据进行传输—传输流层

    传输层    TCP、UDP     分段、端口号     

    网络层    逻辑(临时)寻址,IP地址

    数据链路层  介质访问控制(控制物理层)

    物理层

    分段:将上三层加工处理好的数据按MTU值进行切分;   

    MTU:最大传输单元   -- 默认1500

    端口号:0-65535 其中 1-1023 静态端口-注明端口    固定给常见服务

            1024-65535 动态端口 – 高端口.  随机标记客户端的进程   

  8. UDP :用户数据报文协议     -- 仅完成传输层的基本工作—分段、端口号

           不可靠非面向连接的尽力而为传输协议  

  9. TCP:传输控制协议     

    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在完成了传输层基本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面向连接:传输数据前先通过三次握手建立端到端的虚链路

    可靠传输:4种可靠传输机制    排序、确认、重传、流控(滑动窗口机制)

  10. IPV4报头:

    以太网技术: 一种数据链路层封装技术,使用MAC地址进行物理寻找;

    专业名词:

    PDU   协议数据单元   对各层数据封装的单位

    应用层      报文

    传输层       段

    网络层       包

    数据链路层   帧

    物理层       比特流

    ARP:地址解析协议 – 以下3种ARP正常均只能在同一个广播域内使用

    AARP 正向ARP   已知对端IP地址,通过广播来获取对端的MAC地址

    RARP 反向ARP   已知对端的MAC地址,通过二层单播、三层广播来获取对端的IP地址

    FARP 无故ARP   在设备刚获取或刚使用一个新的ip地址,将向外进行正向ARP请求,被

    请求目标IP地址为本地的新地址;作用在于检测地址冲突;

    DNS:域名解析服务

    基于域名解析为IP地址,主要用于访问HTTP/HTTPS服务器;

    封装:数据基于模型从上而下逐一添加报头;

    解封装:封装的反向行为;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阿鹏别摆烂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