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VM中的String
1.1 String的基本特性
-
String:字符串,使用一对""引起来表示。
- String s1 =“hello"; //字面量的定义方式
- String s2 = new String(“hello”);
-
String声明为final的,不可被继承
-
String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表示字符串是支持序列化的。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表示String 可以比较大小
-
String在jdk8及以前内部定义了final char[] value用于存储字符串数据。jdk9时改为byte[]
-
String:代表不可变的字符序列。简称:不可变性。
- 当对字符串重新赋值时,需要重写指定内存区域赋值,不能使用原有的value进行赋值。
- 当对现有的字符串进行连接操作时,也需要重新指定内存区域赋值,不能使用原有的value进行赋值。.
- 当调用String的replace()方法修改指定字符或字符串时,也需要重新指定内存区域赋值,不能使用原有的value进行赋值。
-
通过字面量的方式(区别于new)给一个字符串赋值,此时的字符串值声 明在字符串常量池中。
1.2 String底层HashTable结构的说明
- 字符串常量池中是不会存储相同内容的字符串的。
- String的String Pool是 一个固定大小的Hashtable,默认值大小长度是1009。如果放进String Pool的String非常多, 就会造成Hash冲突严重,从而导致链表会很长,而链表长了后直接会造成的影响就是当调用
String. intern时性能会大幅下降。 - 使用-XX:StringTableSize可设置StringTable的长度
- 在jdk6中StringTable是固定的,就是1009的长度,所以如果常量池中的字符串过多就会导致效率下降很快。StringTableSize设置没有要求
- 在jdk7中,StringTable的长度默认值是60013,
- jdk8开始,设置StringTable长度,1009是可设置的最小值。
1.3 String的内存分配
- 在Java语言中有8种基本数据类型和- - 种比较特殊的类型String。这些类型为了使它们在运行过程中速度更快、更节省内存,都提供了一种常量池的概念。
- 常量池就类似一个Java系统级别提供的缓存。8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常量池都是系统协调的,String类型的常量池比较特殊。它的主要使用方法有两种。
- 直接使用双引号声明出来的String对象会直接存储在常量池中。比如:
- String info = “test”;
- 如果不是用双引号声明的String对象,可以使用String提供的intern()方法
- 直接使用双引号声明出来的String对象会直接存储在常量池中。比如:
- JVM中的位置
- Java 6及以前,字符串常量池存放在永久代。
- Java 7中Oracle的工程师对字符串池的逻辑做了很大的改变,即将字符串常量池的位置调整到Java堆内。
- 所有的字符串都保存在堆(Heap) 中,和其他普通对象一样,这样可以让你在进行调优应用时仅需要调整堆大小就可以了。
- 字符串常量池概念原本使用得比较多,但是这个改动使得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重新考虑在Java 7中使用String.intern()。
- Java8元空间,字符串常量在堆
- StringTable为什么要调整?
- permSize(永久代)默认比较小,容易OOM
- 永久代的垃圾回收频率低
1.4 intern()的使用
-
常量与常量的拼接结果在常量池,原理是编译期优化
-
public void test(){ //在编译的时候,这里就等同于"abc" String s1 = "a" + "b" + "c"; //一定是放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将此地址赋给s2 String s2 = "abc"; System.out.println(s1 == s2);//true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true }
-
同样的我们从jclasslib查看:
-
这里ldc指的是从常量池中取,取后面的abc
-
然后astore_1,是将abc放入局部变量表索引为1的位置
-
再次ldc
-
然后astore_1,是将abc放入局部变量表索引为2的位置(
取的都是常量池的abc
)
-
-
常量池中不会存在相同内容的常量。
-
只要其中有一个是变量,结果就在堆中。变量拼接的原理是StringBuilder
-
public void test2(){ String s1 = "Tom"; String s2 = "Jerry"; String s3 = "TomJerry"; String s4 = "Tom" + "Jerry"; //如果拼接符号的前后出现了变量,则需要在堆空间中new String()具体内容为拼接的结果 String s5 = s1 + "Jerry"; String s6 = "Tom" + s2; String s7 = s1 + s2; //之前说过s3 和 s4是一样,因为编译器优化 System.out.println(s3 == s4);//true //因为都是new出来的,所以地址不一样 System.out.println(s3 == s5);//false System.out.println(s3 == s6);//false System.out.println(s3 == s7);//false System.out.println(s5 == s6);//false System.out.println(s5 == s7);//false System.out.println(s6 == s7);//false //s6.intern(): 如果常量池存在"TomJerry"值,返回"TomJerry"的地址 // 如果不存在,就加载一份"TomJerry",并返回地址 String s8 = s6.intern(); System.out.println(s3 == s8);//true }
-
-
如果拼接的结果调用intern()方法,则主动将常量池中还没有的字符串对象放入池中,并返回此对象地址。
1.5 字符串变量拼接操作底层原理
- 下面是对于常量和变量的细节
public void test3(){
String s1 = "a";
String s2 = "b";
String s3= "ab";
/*
如下的执行细节
1.StringBuilder s = new StringBuilder();
2.s.append("a");
3.s.append("b");
4.s.toString(); --> 约等于new String("ab");
补充:在jdk5.0之后使用的是stringBuilder,在jdk5.0之前使用的是stringBuffer
*/
String s4 = s1 + s2;
System.out.println(s3 == s4);//false
}
public void test4() {
final String s1 = "a";
final String s2 = "b";
String s3 = "ab";
/*
字符串拼接操作不- -定使用的是stringBuilder!
如果拼接符号左右两边都是字符串常量或常量引用,则仍然使用编译期优化,即非stringBuilder的方式。
*/
String s4 = s1 + s2;
System.out.println(s3 == s4);//true
}
1.6 拼接操作与append的效率对比
public void test1(){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tring src = "";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每次循环都会创建一个StringBuilder、String
src = src + "a";
}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end - start);//6025
}
public void test2(){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只要创建一个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src = new StringBuilder();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src.append("a");
}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end - start);//3
}
-
可以看到append效率比拼接操作效率高的离谱
-
体会执行效率:通过stringBuilder 的append()的方式添加字符串的效率要远高于使用string的字符串拼接方式!
-
详情:
- StringBuilder的append()的方式:自始至终中只创建过一个StringBuilder 的对象
- 使用string的字符串拼接方式:创建过多个stringBuilder和string的对象
- 使用string的字符串拼接方式:内存中由于创建了较多的stringBuilder和string的对象,内存占用大;如果进行GC,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
-
改进的空间:在实际开发中,如果基本确定要前前后后添加的字符串长度不高于某个限定值highLevel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如下构造器
- stringBuilder s = new stringBuilder(highLevel);//new char[highLevel]
1.7 intern()的使用
- 如果不是用双引号声明的String对象,可以使用string提供的intern方法: intern方法会从字符串常量池中查询当前字符串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就会将当前字符串放入常量池中。
- 比如: String myInfo = new String(“tom and jerry”).intern() ;
- 也就是说,如果在任意字符串上调用String. intern方法,那么其返回结果所指向的那个类实例,必须和直接以常量形式出现的字符串实例完全相同。因此,下列表达式的值必定是true:
- (“a” + “b” + “c”).intern() == “abc”
- 通俗点讲,Interned String就是 确保字符串在内存里只有一份拷贝,这样可以节约内存空间,加快字符串操作任务的执行速度。注意,这个值会被存放在字符串内部池(String Intern Pool)。
1.8 new String()到底创建了几个方法
-
问题:new String(“ab”) 会创建几个
对象
?看字节码,就知道是两个。-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new String("ab"); }
-
编译完成后我们使用jclasslib查看
-
可以看到
- 一个对象是new关键字在堆空间创建,对应字节码指令new
- 另一个是字符串常量池中的对象,对应字节码指令ldc
-
-
问题:new String(“a”) + new String(“b”);呢?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new String("a") + new String("b"); }
-
编译后看到字节码指令
-
可以看到
- 对象1:new StringBulider()
- 对象2:new String(“a”)
- 对象3:常量池中的"a"
- 对象4:new String(“b”)
- 对象5:常量池中的"b"
- 对象6:深入剖析:StringBulider的toString():new String(“ab”)
注意:toString()的调用,在字符串常量池中,没有生成"ab"
-
1.9 关于intern()的面试难题
-
有如下代码: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 = new String("1"); //调用此方法之前,字符串常量池中已经存在"1" s.intern(); String s2 ="1"; //jdk6:false //jdk7:false System.out.println(s == s2); //s3变量记录的地址为:new String("11"); String s3 = new String("1") + new String("1"); //执行上一个后字符串常量池中,是不存在"11"的,上面说过了 s3.intern();//在字符串常量池中生成"11" //使用的是_上一行代码代码执行时,在常量池中生成的"11"的地址 String s4 = "11"; //jdk6:false //jdk7:true System.out.println(s3 == s4); }
-
在jdk6中,两个输出均为false;jdk7及以上,前面输出false,后面输出true。问题就在为什么jdk7以上时,后面(s3==s4)是true?按理来说,应该s3是堆空间new的对象,s4是常量池的对象呀,怎么就是true了?
- 重点就在
s3.intern()
方法上了- jdk6:创建一个新的对象"11"
- jdk7: 常量池中并没有创建"11",而是在常量池中记录堆空间new的那个"11"的地址
- 所以,jdk7及以上时,s3==s4就为true,s3是直接指向堆空间"11"对象,s4是间接的
- 重点就在
-
扩展:如果将String s4 = “11”;和s3.intern();交换位置,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 很明显就都是false了,因为s4就先在常量池中创建了"11"并且指向常量池那个"11"了
-
1.10 intern()的空间效率
public class StringTest5 {
static final int MAX_COUNT = 1000 * 10000;
static final String[] arr = new String[MAX_COU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data = new Integer[]{1, 2, 3, 4, 5, 6, 7, 8, 9, 10};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int i = 0; i < MAX_COUNT; i++) {
/*
会new MAX_COUNT个对象大量消耗空间
*/
//arr[i] = String.valueOf(data[i % data.length]);
/*
会arr[i] 指向的就是常量池中的字符串,new出来的字符串就会被垃圾回收
*/
//arr[i] = String.valueOf(data[i % data.length]).intern();
}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花费的时间为:" + (end - sta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