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答题卷四
- 填空题
1、园路一般由面层、结合层、路基和附属工程四部分组成。
2、园路施工工艺流程:放线、准备路槽,铺筑基层,铺筑结合层,铺筑面层,道牙施工。
3、根据路面铺装材料、装饰特点和园路使用功能,可以把园路的路面铺装形式分为整体式现浇、片材贴面、板材砌块砌块嵌草和砖块石镶嵌铺装等五类。
4、砖块石镶嵌铺装是指,用砖、石子、瓦片、碗片等材料,通过拼砌镶嵌的方法,将园路的结构面层做成具有美丽图案纹样的路面,这种做法在古代被叫做花街铺地。其装饰性强,趣味浓郁,但是铺装中费时费工,造价较高,且路面也不便行走。一般常在人流不多的庭院道路和局部园林游览道上采用这种铺装方式。
5、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由于前轮轮迹大后轮轮迹小,出现轮迹内移现象。为了防止后轮驶出路外,车道内侧(尤其是小半径弯道)需适当加宽,称为平曲线加宽。
6、园路的平曲线加宽值与车体长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弯道半径成反比 。
7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产生横向推力即离心力。这种离心力的大小与行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平曲线半径成反比。为防止车辆向弯道外侧滑移及倾覆并抵消离心力的作用,将路外侧抬高,称为弯道超高。
8、园路的道牙分为立道牙和平道牙两种形式。
9、园路的常见“病害”主要有裂缝与凹陷、啃边,翻浆等。
10、园路结构设计注意问题为就地取材和薄面、强基、稳基土等。
二、单项选择题
1、园林中主干道的路宽一般为(3.5-6m)。
2、园林中次干道的路宽一般为(2.0-3.5m。
3、连接各个景点、深入角落的游览小路为(游步道)。
4、游步道考虑二人并行,路宽一般为(1-2m)。
5、多布置在各种专类园中,如花卉专类园,用于深入细部,做细微观察的小路称为(小径)。
6、小径主要考虑单人行走,路宽一般为(0.6-1.0m)。
7、立道牙位于道路边缘,路面低于两侧地面,道路排水的道路类型为(路堑型)。
8、平道牙位于道路靠近边缘处,路面高于两侧地面,利用明沟排水的道路类型为(路堤型)。
9、采用现浇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整体路面平整、耐压、耐磨,适于通行车辆或人流集中的公园主路和出入口的园路为(整体路面)。
10、由煤屑、三合土等组成的路面;多用于临时性或过渡性园路为(简易路面)。
11、用各种石片、砖瓦片、卵石等碎石料拼成,表现内容丰富,做工细致,巧夺天工,主要用于庭院和各种游步小路的园路为(碎料路面)。
12、规则式园林一般采用(直线)型园路,线型规则、平直,方便交通。
13、消防通道路面宽度一般为(3.5m)。
14、为了保证园路的行车安全,转弯半径一般不得小于(6m)。
15、游步道上(12°)以下为舒适的坡度。
16、一般园路超过(15°)时应设台阶。
17、园路的横向坡度一般在(1~4%)之间,呈两面坡。
18、园路的纵坡超过15%,本应设台阶,但为了能通行车辆,将斜面作成锯齿形坡道称为(礓礤)。
19、由于基土过于湿软或基层厚度不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路面荷载超过承载力而导致的园路“病害”为(裂缝与凹陷)。
20、路肩与基土结合不紧、排水不畅,从边缘向中心发展的破坏现象称为园路的(啃边)。
21、施工简便,造价低,遇水造成结合层不平整的结合层种类为(净干砂)。
22、一般一步灰土压实后厚度为(15cm)。
三、多项选择题
1、园路的功能包括(划分组织空间、组织交通和导游、提供活动场地和休息场所、参与造景、组织排水)。
2、根据构造形式园路分为(路堑形、路堤形、特殊型)等。
3、按面层材料园路分为(整体路面、块料路面、碎料路面、简易路面 )几种。
4、按使用功能园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游步道 )等。
5、园路面层的一般要求为(坚固、平稳 、耐磨耗 、具有一定的粗糙度 、少尘性 、便于清扫)。
四、判断题
1、行车道路转弯半径在满足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条件下,可结合地形、景物灵活处理。
2、园路的曲折迂回应有目的性,应避免无艺术性、功能性和目的性的过多弯曲。
3、在满足交通要求的情况下,道路宽度应趋于下限值,以扩大绿地面积的比例。
4、园路弯道中心线平曲线半径R≥200m时可不必加宽。
5、在满足造景艺术要求的情况下,园路设计应尽量利用原地形,保证路基稳定,减少土方量。
6、园路应与相连的广场、建筑物、城市道路在高程上有合理的衔接。
7、台阶的高度为12~17cm,宽度为20~28cm,一般不连续使用,增加平台。
8、路面坡度超过12°、不通行车辆的路段可设台阶。
9、在水中设置的步石称为汀石。
10、步石的数量不宜过多,块体不宜太小,两块相邻块体的中心距离应考虑人的跨越能力和不等距变化。
11、节约型园林并不一定是低价园林。
12、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修编)前应开展绿地空间发展专项研究。
五、简答题
1、园路路面有哪些特殊要求?
(1)园路路面应具有装饰性,或称地面景观作用,它以多样的形态、花纹来衬托景色、美化环境。(2)园路路面应有柔和的光线和色彩,减少反光、刺眼感觉。(3)路面应与地形、植物、山石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