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测试开发应该具备的六大能力

283 篇文章 6 订阅
46 篇文章 1 订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言

前几天一个前同事找我聊了个问题:一个好的测试开发同学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我思考了一下,给了他如下答复:

图片

从我工作中接触到的测试开发,以及面试测试开发候选人时问的问题,我将自己对测试开发这个岗位的理解,总结了如下六点能力。我个人认为,具备如下六点能力,会是一个优秀的测试开发同学。这篇文章,就来聊聊我对这六点能力的看法,观点仅供参考。

什么是测试开发工程师?

我对测试开发的定义

从我工作中接触到的测试开发,以及面试测试开发候选人时问的问题,我个人对测试开发这个岗位的定义如下:

技术广度的拥有者,测试团队过程效率的提升者,解决落地交付痛点的终结者。

如何理解我上面的定义呢?

在国内测试开发很重要的一点是具备大部分测试所不具有或不擅长的coding能力以及技术广度,他可以通过借助已有的成熟工具框架或者二次开发,快速解决测试过程遇到的各种block效率的问题,以及为技术团队内部提供一些更高效的研发测试工具,提高交付过程的效率,并保障测试过程的质量。

测试开发日常做什么

从我接触到的测试开发来看,测试开发工程师的日常,大多在做如下几点事情:

借助已有的成熟工具或者框架,搭建内部的各种测试过程平台或者框架,如提测平台、用例管理、自动化测试平台、单元测试覆盖率、线上冒烟验证平台、测试的造数工具等;

业务需求较多时临时去支援业务的版本迭代测试,照样需求评审、写测试case、提BUG、线上发布验证;

内部技术分享、新人技术培训等;

QA最核心的就是交付效率和质量。测试开发的本质,还是和测试过程以及线上交付有关。

测试开发工程师一方面通过工具和平台来提高测试过程的效率, 另一方面也要保障最终线上的交付质量。

测试开发的六大能力

基础能力

上面提到了,测试开发的本质还是做测试交付相关的工作。

基本的如需求分析、设计测试场景、编写测试case、发现和验证bug、沟通协调以及测试流程管理、质量把控等。

技术能力

测试开发需要借助已有的成熟工具或者框架,搭建内部的各种测试过程平台或者框架。

因此除了coding能力,还需要负责对业内广泛使用或者成熟度较高的工具框架进行引入落地,来解决日常测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高测试过程效率,保障线上的交付质量。

常见的有工具框架有:

单元测试框架如Junit;

单元测试覆盖率如jacoco;

自动化测试框架或工具,如apifox、pytest;

内部的持续集成工具,常见的就是jenkins和gitlab;

流量录制回放,常见的有GoReplay、JVM-sandbox;

混沌工程异常注入工具,常见的有ChaosBlade、Monkey-Ops;

沟通协调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是一项软能力,但在今天的职场,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无论是平台工具推广落地,还是和其他团队的技术同学沟通配合,都需要大量的沟通协调。

很多同学梦想着安心做技术,不要有人打扰。但实际上,职场上特别是一些大厂,沟通协调能力甚至比技术更重要。

产品设计能力

前面提到了测试开发需要去做一些平台或者工具落地,这里并不是说只要把工具用起来就OK了。因为团队里的同学技术能力各有不同,需要通过平台或者工具来规范流程,提供便捷的操作方式来提高效率。

而且每个公司的流程、业务特点导致了对平台的诉求各不一样。因此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平台交互逻辑设计,甚至一人搞定原型图PRD前端后端开发各种事情。

画饼和落地能力

互联网行业打工人,几乎都逃不了KPI/OKR的真香定律。做产出,推落地,拿结果,讲价值,哪个不需要画饼落地能力。

因此学会给领导画饼,并且把饼做出来,是很考验个人的一个技术活儿。这不仅关心到绩效的好坏,也是一个自我价值诉求的主动传递过程。这里强调一句:向上管理,很重要!

项目管理和交付能力

聊到最后一个能力,实际上不仅仅是测试开发同学,测试同学有时候也会做这些事情。日常工作中除了固定的版本迭代,偶尔还有一些独立的业务或者技术项目要参与其中。

很多互联网企业都会强调员工的主动性,什么ownership,向前一步,不推活儿主动承担责任啥的。但凡你向前一步了,基本逃不开跟进项目进度、把控项目质量、评估风险、协调资源甚至保证按时交付。

干这些事情,不就是日常项目经理的事情么?身兼多职,有责任没利益,做的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就是你的锅,可太有意思了。

聊到最后其实我想表达的是:现代职场一方面对于岗位的职责划分粒度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又要求员工的综合能力要高,最本质的因素还是以前粗放的时代过去了,增长放缓利润降低,沟通成本越来越大,造轮子推倒重构的频次越来越高。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内卷呢?

当然,这种情况会锻炼个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但其中一得一失,个中滋味只能自己品尝了。

以上分享希望对你工作有所帮助、启发,有被帮助到的朋友欢迎 点赞,收藏、转发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云原生能力成熟度模型是一种全球通用的评价云原生能力成熟度的框架。该模型由云原生基金会提出,并由社区共同打造。 该模型共划分为六个阶段。首先是“醒悟阶段”,它标志着组织开始思考云原生,并意识到其优势和必要性。接下来是“准备阶段”,组织开始寻找可用的技术(如容器、Kubernetes等),并开始尝试在单个应用程序中实现。第三个阶段是“采用阶段”,该阶段组织已经部署了多个应用程序,并且正在使用自动化和标准化工具,以便在其应用程序间进行资源共享。 然后是“优化阶段”,此阶段组织已经建立了高度自动化的流程,并通过使用云原生工具改进其应用程序。在“领导阶段”中,组织已经达到了云原生的最高标准,能够自主创新,并使用最新技术驱动其现代化应用程序。最后一个阶段是“映射阶段”,该阶段组织在云端部署和运营应用程序,并完全利用云计算服务的优势。 云原生能力成熟度模型使组织能够了解其云原生作用,确定其在云原生领域中的成熟度水平,并在发展中识别关键方向。它是一种指导组织在云原生转型过程中逐步发展和提升云原生能力,并实现组织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方法。 ### 回答2: 云原生能力成熟度模型是一种评估企业云原生能力的标准化方法。它由国际云原生基金会(CNCF)制定,旨在帮助企业了解其在云原生技术方面的成熟度,以便他们可以确定自己在哪个阶段并制定下一步的目标。这个模型包括五个级别,分别是: 1. 基础级别(Level 0):企业在此级别拥有一些云原生技术,但还没有达到系统化使用的水平。 2. 初始级别(Level 1):企业在此级别拥有一些云原生应用,但还没有完全转向云原生。 3. 建设级别(Level 2):企业在此级别已将时间和资源花费到了建设云原生平台,但该平台可能仅供内部使用。 4. 运营级别(Level 3):企业在此级别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云原生生态系统,并能够自动化管理和部署应用程序。 5. 最佳实践级别(Level 4):企业在此级别已经拥有一套完整的持续交付和自动化测试的最佳实践,并始终保持对云原生技术的关注和更新。 该模型主要帮助企业了解其云原生能力的优势和不足,并找到改进的方向。对于正在进行云原生转型的企业来说,该模型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身所处的位置以及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措施。 ### 回答3: 云原生能力成熟度模型是一个用于评估企业云原生能力状态的模型。它包含五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先进和超前。 在初级阶段,企业开始将一部分应用程序移植到云上,但没有真正实现云原生应用的设计和架构。在中级阶段,企业开始实现云原生应用程序的设计和架构,并采用了更多的云原生技术。在高级阶段,企业已经全面采用了云原生架构,并且具备弹性、伸缩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 当企业达到先进阶段时,它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云原生平台,并且能够提供具有高度弹性、自动化运维和安全性的云服务。在超前阶段,企业已经超越了其他企业的云原生能力,并且在开发速度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通过使用云原生能力成熟度模型,企业可以对其云原生能力状态进行评估,并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方向。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云原生技术,并投资于它们可以获得最大收益的领域。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