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max光学设计入门讲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光学系统设计的四个阶段,包括外形尺寸计算、初始结构选择、象差校正和平衡、象质评价。重点讨论了照相镜头、投影镜头和扫描镜头的设计特点,强调了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初始结构和优化方法的重要性,推荐使用CODEV进行设计优化,同时提供了一份光学设计自学资料。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任何一种光学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条件必然会对它的光学系统提出一定的要求,因 此,在我们进行光学设计之前一定要了解对光学系统的要求。这些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需要学习的可以加我Q 694854290

一、 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有:数值孔径或相对孔径;线视场或视场角;系统的放大率或焦距。此外还有与这些基本特性有关的一些特性参数,如光瞳的大小和位置、后工作距离、共轭距等。 承接光学设计项目

二、 系统的外形尺寸

系统的外形尺寸,即系统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在设计多光组的复杂光学系统时,外形尺寸计算以及各光组之间光瞳的衔接都是很重要。

三、 成象质量

成象质量的要求和光学系统的用途有关。不同的光学系统按其用途可提出不同的成象质量要求。对于望远系统和一般的显微镜只要求中心视场有较好的成象质量;对于照相物镜要求整个视场都要有较好的成象质量。

四、 仪器的使用条件

在对光学系统提出使用要求时,一定要考虑在技术上和物理上实现的可能性。如生物显微镜的放大率Г要满足500NA≤Г≤1000NA 条件,望远镜的视觉放大率一定要把望远系统的极限分辨率和眼睛的极限分辨率一起来考虑。

光学系统设计过程

所谓光学系统设计就是根据使用条件,来决定满足使用要求的各种数据,即决 定光学系统的性能参数、外形尺寸和各光组的结构等。因此我们可以把光学设计过程分为4 个阶段:外形尺寸计算、初始结构计算、象差校正和平衡以及象质评价。

一、外形尺寸计算

在这个阶段里要设计拟定出光学系统原理图,确定基本光学特性,使满足给定的技术要求,即确定放大倍率或焦距、线视场或角视视场、数值孔径或相对孔 径、共轭距、后工作距离光阑位置和外形尺寸等。因此,常把这个阶段称为外 形尺寸计算。一般都按理想光学系统的理论和计算公式进行外形尺寸计算。

计算时一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