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p笔记

一.osi七层模型

1.七层模型定义及作用

l 物理层:位于最低层,是传送信号的物理实体,主要解决两台物理机之间的通信。它的功能是:通过机械和电气的方式将各站点连接起来,组成物理通路,通过二进制比特流的传输来实现,二进制数据表现为电流电压上的强弱,到达目的地再转化为二进制机器码。网卡、集线器工作在这一层。

2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接收来自物理层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并封装成帧,传送到上一层;同样,也将来自上层的数据帧,拆装为位流形式的数据转发到物理层。这一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的基础上,通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提供物理地址寻址功能。交换机工作在这一层。

3 网络层:处理报文分组,完成分组的多路复用和分组交换,以及通信子网络间的数据据传输,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通过路由协议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佳路径。路由器工作在这一层。

4 传输层:实现端点到端点的可靠数据传输,区分不同进程和服务。

端口号范围:0-65535

1024-49151注册端口(少部分被协议使用)

49152-65535动态/私有端口

5 会话层:用于建立、控制和终止终端用户的实用进程间的逻辑信道的连接,并提供支持同步和管理应用进程间的对话服务,验证会话双方的身份,恢复下位层不呆恢复的差错。

6 表示层:对数据格式进行编译,对收到或发出的数据根据应用层的特征进行处理,如处理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文档等,还可以对压缩文件进行解压缩、对加密文件进行解密等。

7 应用层:功能实现依托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如HTTP协议,FTP协议等等,方便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为用户服务。

OSI模型作用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支持,通过人机交互实现服务
表示层将数据格式进行转换,编码解码,加密解密
会话层发现会话,建立会话、维持会话、终止会话
传输层建立、管理、维护端到端的连接
网络层IP选址、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提供介质访问和链路管理
物理层底层物理支持

1.1划分七层模型的好处:

l 易于标准化

不同层次之间功能和目的具有明显差异,界线清楚,可使复杂的网络设计简化清晰。

2 灵活性---降低不同层次之间的关联性

网络中各层相对独立,修改了某层协议也不会影响系统的其他部分。不同层次完成的职能不同,每层只完成有限的功能,上层请求下层的服务,下层实现上层的意图。

1.2.osi七层模型中对应的协议

应用层:用户接口(FTP、DHCP、Telnet、DNS、OSPF、BGP、HTTP、RIP、NFS、、ISIS)

表示层:定义数据格式(JPEG、ASCLL、GIF、DES、MPEG)

会话层:定义了开始、控制、结束一个会谈(RPC、SQL、NFS)

传输层:差错恢复、数据包的重新排列(TCP、UDP、SPX)

网络层:端到端的包定义(IP、ICMP协议、ARP协议,IPX、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工作、RARP协议)

数据链路层:IEEE802.3/.2、HDLC、PPP、ATM、以太网协议

物理层:机械特性、电器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RS232、V.35、RJ-45、FDDI

1.3.协议常见端口号

使用TCP协议常见端口主要有以下几种:

(1)FTP——文件传输协议——21号端口

(2)Telnet——远程登陆协议——23号端口

(3)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25号端口

(4)POP3——接收邮件——110号端口

(POP3仅仅是接收协议,POP3客户端使用SMTP向服务器发送邮件。)

使用UDP协议常见端口主要有以下几种:

(1)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80号端口

(2)DNS——域名解析服务——53号端口

(3)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161号端口

(SMTP真正关心的不是邮件如何被传送,而只关心邮件是否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4)TFTP——简单文件传输的协议——69号端口

另外代理服务器常用以下端口:

(1)HTTP协议代理服务器常用端口:80/8080/3128/8081/9080

(2)SOCKS代理协议服务器常用端口:1080

(3)FTP协议代理服务器常用端口:20/21

(20端口用于数据传输,21端口用于控制信令的传输,控制信息和数据能够同时传输,这是FTP的特殊这处。FTP采用的是TCP连接。)

(4)Telnet协议代理服务器常用端口:23

(5)DHCP协议——动态主机设置协议——用于内部网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

DHCP:服务器端的端口号是67

DHCP:客户机端的端口号是68

2.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正向ARP:通过已知IP地址,获取未知MAC地址;并存储在ARP缓存表中,老化时间180S

反向ARP:通过已知MAC地址,获取未知IP地址;

免费ARP:利用正向ARP的原理请求自己的IP地址,1、介绍自我;2、冲突检测

二.Tcp/IP协议

image-20231016124635396

OSI 参考模型注重“通信协议必要的功能是什么”,而 TCP/IP 则更强调“在计算机上实现协议应该开发哪种程序”。

1.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OSI 参考模型与 TCP/IP 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层次结构。

都能够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通信服务机制。

不同点

OSI 采用的七层模型; TCP/IP 是四层结构。

TCP/IP 参考模型没有对网络接口层进行细分,只是一些概念性的描述; OSI 参考模型对服务和协议做了明确的区分。

OSI 先有模型,后有协议规范,适合于描述各种网络;TCP/IP 是先有协议集然后建立模型,不适用于非 TCP/IP 网络。

TCP/IP 一开始就提出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而 OSI 一开始只强调面向连接服务,直到很晚才开始制定无连接的服务标准。

OSI 参考模型虽然被看好,但将网络划分为七层,实现起来较困难;相反,TCP/IP 参考模型虽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作为一种简化的分层结构还是比较成功的。

2.PDU[ 协议数据单元]

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是指对等层次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物理层的 PDU是数据位(bit),数据链路层的 PDU是数据帧frame),网络层的PDU是数据包(packet),传输层的 PDU是数据段(segment),其他更高层次的PDU是数据(data)。

image-20231016124905324

3.封装与解封装

image-20231016125028771

跨层封装

跨四层封装---仅仅应用于直连路由设备之间

跨三四层封装----仅仅应用于直连交换设备之间

三.IP地址

单播地址:一对一

组播地址:一对多

广播地址:一对所有(相同广播域)

A---8

B---16

C---24

IP地址根据二进制前8位数字特征进行分类

A:0xxx xxxx----10.0.0.0-10.255.255.255

B:10xx xxxx----172.16.0.0-172.31.255.255

C:110x xxxx----192.168.0.0-192.168.255.255

D:1110 xxxx

E:1111 xxxx

特殊IP地址

127.0.0.1-127.255.255.254------环回地址

169.254.0.0/16---本地链路地址

255.255.255.255---受限广播地址

主机位全1---直接广播地址

主机位全0----网段地址

0.0.0.0----代表没有IP地址、代表所有IP地址

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

<!--思路:从主机位向网络位借位-->

<!--192.168.1.0/24-->

<!--192.168.1.0 0000000/25--192.168.1.0/25-->

<!--192.168.1.1 0000000/25--192.168.1.128/25-->

CIDR----无类域间路由

思路:取相同,去不同
192.168.0.0/24
192.168.1.0/24
192.168.2.0/24
192.168.3.0/24
192.168.0000 0000.0
192.168.0000 0001.0
192.168.0000 0010.0
192.168.0000 0011.0
192.168.0000 0000.0/22--192.168.0.0/22---超网
172.16.0.0/24
172.16.1.0/24
172.16.2.0/24
172.16.3.0/24
172.16.0.0/22----子网汇总

2.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image-20231016125622044

image-20231016125713904

3.DNS协议基于TCP/UDP的53号端口传输数据

image-20231016125837769

image-20231016125851583

4.路由器转发原理

原理:路由器将基于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查询本地路由表。若表中存在记录关系,则无条件按记录

转发;若没有记录,则直接丢弃数据报文。

路由表如何获取未知网段信息?

1、直连路由---路由器默认生成可用接口的智联网段的路由条目
2、静态路由---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
3、动态路由---所有路由器运行相同路由协议,路由器之间彼此沟通,计算出未知网段路由

5.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

TCP--80

超文本-----包含有超链接LINK和各种多媒体元素标记的文本。

HTTP协议工作过程

概述: 浏览器进行DNS域名解析,得到对应的IP地址 根据这个IP,找到对应的服务器建立连接(三次握手) 建立TCP连接后发起HTTP请求(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报文) 服务器响应HTTP请求,浏览器得到html代码(服务器如何响应) 浏览器解析html代码,并请求html代码中的资源(如js、css、图片等) 浏览器对页面进行渲染呈现给用户 数据传输完成,发送断开连接请求,服务器关闭TCP连接(四次挥手)

区别:

HTTP 明文传输,数据都是未加密的,安全性较差,HTTPS(SSL+HTTP) 数据传输过程是加密的,安全性较好。 使用 HTTPS 协议需要到 CA(Certificate Authority,数字证书认证机构) 申请证书,一般免费证书较少,因而需要一定费用。证书颁发机构如:Symantec、Comodo、GoDaddy 和 GlobalSign 等。 HTTP 页面响应速度比 HTTPS 快,主要是因为 HTTP 使用 TCP 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需要交换 3 个包,而 HTTPS除了 TCP 的三个包,还要加上 ssl 握手需要的 9 个包,所以一共是 12 个包。 http 和 https 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连接方式,用的端口也不一样,前者是 80,后者是 443。 HTTPS 其实就是建构在 SSL/TLS 之上的 HTTP 协议,所以,要比较 HTTPS 比 HTTP 要更耗费服务器资源。

6.tcp协议

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性协议

6.1 可靠性

1.确认机制--------每接收到一个数据段,都需要进行一次确认

image-20231016130346325

2.重传机制

image-20231016130405128

3.排序机制

4.流控机制

三次握手

所谓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是指建立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总共发送3个包。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连接服务器指定端口,建立TCP连接,并同步连接双方的序列号和确认号并交换 TCP 窗口大小信息.在socket编程中,客户端执行connect()时。将触发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 客户端发送一个TCP的SYN标志位置1的包指明客户打算连接的服务器的端口,以及初始序号X,保存在包头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字段里。

第二次握手: 服务器发回确认包(ACK)应答。即SYN标志位和ACK标志位均为1同时,将确认序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设置为客户的I S N加1以.即X+1。

第三次握手. 客户端再次发送确认包(ACK) SYN标志位为0,ACK标志位为1.并且把服务器发来ACK的序号字段+1,放在确定字段中发送给对方.并且在数据段放写ISN的+1(ISN---初始序列号)

image-20231016130532253

image-20231016130548106

四次挥手

TCP的连接的拆除需要发送四个包,因此称为四次挥手(four-way handshake)。客户端或服务器均可主动发起挥手动作,在socket编程中,任何一方执行close()操作即可产生挥手操作。

image-20231016130619189

image-20231016130632409

7.udp协议

image-20231016130648063

四.静态路由

优点:选路合理,安全,不需要占用额外设备资源

缺点:配置量大,仅适用于中小型网络

image-20231016131218528

静态路由配置

方法一:

[r1]ip route-static 23.0.0.0 24 12.0.0.2
下一跳:去往目标网段所需要经过的下一个路由器的入接口的IP地址
标记R:代表递归计算出接口
优先级:60

方法二:

[r1]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4 GigabitEthernet 0/0/1
[r2-GigabitEthernet0/0/0]arp-proxy enable ----开启ARP代理功能
路由器数据包中的目的MAC地址被写为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MAC。----数据不通
而此时路由器无法获取目的MAC地址。
开启ARP代理功能,在下一个路由器的入接口开启
代理ARP思路:当接收到ARP数据包后,路由器会查看本地路由表,若路由表中存在目的IP地址(网络可
达),此时该路由器会冒充目的IP地址来回复ARP报文

方法三:

[r1]ip route-static 23.0.0.0 24 GigabitEthernet 0/0/1 12.0.0.2

注意:先写出接口,在写下一跳

方法四:

[r1]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4 23.0.0.3

下两跳或多跳数

在递归查找时,需要提前铺垫好所有的递归查找中所需要使用到的路由信息。

五.ICMP**协议**

image-20231016131602160

六.BFD**技术----双向链路检测机制**

是一种全网统一的测试机制,用于快速检测、监控网络中链路或者IP路由的转发连通状况。

image-20231016131652521

配置

[r1]bfd ----激活BFD协议
​
[r1]bfd aa bind peer-ip 10.1.12.1 ---创建bfd会话,会话名称为aa(仅具备本地意义),对端IP
​
地址
​
[r1-bfd-session-aa]discriminator local 10 ----配置本地标识符
​
r1-bfd-session-aa]discriminator remote 20 ----配置远端标识符
​
[r1-bfd-session-aa]commit ----提交配置
​
[r1]ip route-static 10.9.9.0 24 10.1.12.1 track bfd-session aa ----将BFD与静态路由联动

扩展配置

[r1-bfd-session-bb]min-rx-interval 10 ---修改BFD报文发送时间间隔
​
[r1-bfd-session-bb]min-tx-interval 10 ----修改BFD报文接收时间间隔
​
[r1-bfd-session-bb]detect-multiplier 5 -----配置本地检测倍数为5

第二章,网络类型及数据链路层协议

网络类型**--->根据我们数据链路层所运行的协议及规则来划分**。

网络类型**P2P**----点到点网络

MA----多点接入网络

BMA----广播型多点接入网络

NBMA---非广播型多点接入网络

MA**网络**

以太网协议

特点**-----需要使用MAC地址对设备进行区分和标识**。

BMA中的以太网网络构建方法-----使用以太网线连接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形成的网络被称为以太网络,

所运行的二层协议就是以太网协议。

常见以太网线:

  1. 同轴电缆

  2. 双绞线

  3. 光纤

以太网特色-----可以提供极大的传输速率---依靠频分技术

P2P**网络**

当一个网络中只能存在两台设备,并且不允许第三台设备加入,这样的网络被称为**P2P网络**。

点到点网络的搭建----使用串线连接设备的串线接口,形成的网络。

串线的标准

  • E1标准----2.048Mbps----欧洲标准

  • T1标准----1.544Mbps----北美标准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标准

  • 满足工业标准的标准HDLC

由ISO提出(SDLC---同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 同步----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

  • 异步----以字节为单位传输数据

  • 非标准的HDLC------思科

注意:标准的HDLC和非标准的HDLC协议彼此不兼容。

HDLC**网络搭建**

image-20231016132111588

[r2-Serial1/0/0]ip address 12.0.0.1 24

[r3-Serial1/0/0]link-protocol hdlc ----修改数据链路层的链路类型

HDLC**接口地址借用**

IP地址借用--->允许一个没有IP地址的接口从其他接口借用IP地址。---->可以避免一个IP被某一个接口独

占,节省IP地址资源。---->一般建议借用环回接口IP地址

配置

R2配置

[r2]interface LoopBack 0

[r2-LoopBack0]ip address 12.0.0.1 32

[r2-Serial1/0/0]link-protocol hdlc

[r2-Serial1/0/0]ip address unnumbered interface LoopBack 0 ----借用环回接口IP

[r2]ip route-static 12.0.0.0 24 Serial 1/0/0 ---配置通往12.0.0.0/24网段的路由。原因在于S1/0/0

接口没有配置IP地址,故无法生成相应直连路由信息,数据包无法通过路由表进行转发。

R3配置

[r3-Serial1/0/0]link-protocol hdlc

[r3-Serial1/0/0]ip address 12.0.0.2 24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