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八)之结构体和共用体

实验内容:

1.运行程序

#include <stdio.h>

struct mn

{

int x,*y;

};

void main()

{

int a[]={15,20,25,30};

struct mn aa[]={35,&a[0],40,&a[1],45,&a[2],50,&a[3]},*p;

p=aa;

printf("%d",++p->x);

    printf("%d",(++p)->x);

    printf("%d",++(p->x));

}

要求:

  1. 分析程序,预测出上述程序的运行结果。

(2)输入并调试上述源程序。

(3)运行程序,将分析结果和实际结果对照比。若不同,找出原因。

2. 程序改错

下面给定程序中setup的功能是:建立一个链表,链表中的每个结点有一个int类型的数据域,输入0时标志链表结束。例如,输入1 2 3 4 0,则应输出1,2,3,4。

请修改setup函数中的错误,使它得出正确的结果。

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typedef struct node

{

in t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

#define LEN sizeof(NODE)

NODE *setup()

{

NODE *head=NULL,p1,*p2,*s;

int n=0;

p2=(NODE*)malloc(LEN);

s=p2; p1=s;

scanf("%d",&p1->data);

while(p1->data)

{

n++;

if(n==1) head=p1;

else  p2->next=pq;

p1=p2;

p1=(NODE*)malloc(LEN);

    scanf("%d",&p1->data);

}

p2=NULL;

return head;

}

void main()

{

NODE *p;

clrscr();

p=setup();

while(p)

{

printf("%d",p->data);

p=p->next;

}

}

要求:

(1)分析改正源程序中的错误。

(2)对源程序进行编译、连接、运行。

(3)写出程序运行的正确结果。

程序:#include <stdio.h>

#include<stdlib.h>  //应用malloc函数开辟动态存储区域应包含的文件

#include <conio.h>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in tdata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

#define LEN sizeof(NODE)

NODE* setup()

{

NODE* head = NULL, * p1, * p2, * s;  //指针变量p1

int n = 0;

p2 = (NODE*)malloc(LEN);

s = p2; p1 = s;

scanf("%d", &p1->data);

while (p1->data != 0)

{

n++;

if (n == 1) head = p1;

else  p2->next = p1;  

p2 = p1;

p1 = (NODE*)malloc(LEN);

scanf("%d", &p1->data);

}

p2->next = NULL;  //p2指向的下一个节点为NULL

return head;

}

int main()

{

NODE* p;

system("cls");

p = setup();

while (p)

{

printf("%d", p->data);

p = p->next;

}

}

3.编写程序

编写一个程序,建立结构体类型表示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包含以下成员项:学号、姓名、三门课的成绩、三门课的平均成绩。用该结构说明一个变量和一个指针,并完成成员项的输入、计算平均值、输出结果。

在以上结构的基本上建立一个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数组)。计算出每个学生三门课的平均成绩,输出平均成绩最高的学生的各成员项值。以5个学生为例调试程序。

程序:#include<windows.h>

#define N 5

struct student

{

char name[8];

char num[6];

float score[3];

float ave;

}stu[N];

int main()

{

int i, j, maxi;

float sum, max, average;

for (i = 0; i < N; i++)

{

printf("input scores of student %d:\n", i + 1);

printf("NO:");

scanf("%s", stu[i].num);

printf("Name:");

scanf("%s", stu[i].name);

for (j = 0; j < 3; j++)

{

printf("score%d:", j + 1);

scanf("%f", &stu[i].score[j]);

}

}

average = 0;

max = 0;

maxi = 0;

for (i = 0; i < N; i++)

{

sum = 0;

for (j = 0; j < 3; j++)

sum += stu[i].score[j];

stu[i].ave = sum / 3.0;

average += stu[i].ave;

if (sum > max)

{

max = sum;

maxi = i;

}

}

average = average / N;

printf("NO.  Name   score1    score2   score3   average\n");

for (i = 0; i < N; i++)

{

printf("%5s%10s", stu[i].num, stu[i].name);

for (j = 0; j < 3; j++)

{

printf("%9.2f", stu[i].score[j]);

printf("%9.2f\n", stu[i].ave);

}

}

printf("average=%5.2f\n", average);

printf("The highest score is :student %s,%s\n", stu[maxi].num, stu[maxi].name);

printf("The score are :%4f,%4f,%4f average:%4f\n", stu[maxi].

score[0], stu[maxi].score[1], stu[maxi].score[2], stu[maxi].ave);

return 0;

}

7.编写程序

已知head指向一个不带头结点的环链表,链表中每个结点包含数据域(num)和指针域(link)。数据域存放整数,第i个结点的数据域值为i。编写函数,利用环形链表模拟猴子选大王的过程:从第一个结点开始循环“报数”,每遇到k的整数倍,就将相应的结点删除。如此循环直到链表中剩下一个结点,就是猴王。

实现方法及要求:

  1. 声明如下结构体

 struct list

{ int num;

  List *link;

};

  1. 环链表的建立

环链表的建立

将最后一个结点的

程序:#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函数malloc(),free()的头文件

#include <stdlib.h>   //函数exit()的头文件

/*声明结构体*/

struct list

{

int num;

list* link;

};

/* 建立环链表*/

list* creat(int n)   //参数n是结点个数,参数k是删除结点的基数

{

int i = 1;         //为结点数据赋值

list* head;      //定义指向链表起始地址的指针,作用是将第一个结点和最后一个结点连接起来

list* pSet;      //开辟存储空间,建立结点

list* pEnd;      //连接前后结点

head = NULL;

pEnd = head;

do

{

pSet = (list*)malloc(sizeof(list));   //开辟存储空间

if (pSet == NULL)

{

printf("没有足够空间,申请失败!");

exit(0);

}

if (head == NULL)   head = pSet;    //如果是头结点,由head指向头结点

else  pEnd->link = pSet;         //如果不是头结点,建立前一结点和新建结点的连接

pSet->num = i;           //为结点的数据赋值

if (pSet->num > n)

{

pEnd->link = head;

free(pSet);

break;            //结束循环

}

else

pEnd = pSet;//pEnd建立连接后,指向新建结点

++i;

} while (1);

return head;

}

/*输出环链的值*/

void printList(list* head)

{

list* pSet = head;

if (pSet == NULL)

{

printf("链表为空");

return;    // 退出函数,返回到主函数

}

while (1)

{

printf("%4d", pSet->num);

pSet = pSet->link;

if (pSet->link == head)

{

printf("%4d", pSet->num);

9.编写程序

定义一个结构体变量,包括年、月、日。计算该日在本年中是第几天?

要求及提示:

(1)写一个函数days,实现上面的计算。由主函数将年、月、日传递给days函数,计算后将日子数传回主函数输出。

(2)注意闰年问题。

程序:

pSet = pSet->link;

if (pSet->link == head)

{

printf("%4d", pSet->num);

break;

}

}

printf("\n");

}

/*选猴王*/

void choice(list* head, int k)

{

int i = 1;   //记录报数

list* pEnd = head;

while (pEnd->link != pEnd)

{

if (i % k == 0)        //整数倍时删除结点

{

pEnd->link = pEnd->link->link;

printList(pEnd->link);

}

if (++i % k != 0)  pEnd = pEnd->link;

}

printf("\n猴王是编号%d的猴子!\n", pEnd->num);

}

int main()

{

list* head;

int n;       //n是结点个数

int k;       //出局猴子数字的基数

printf("请输入猴子个数n>0:");

scanf("%d", &n);

if (n <= 0)

{

printf("数据有误!");

exit(0);

}

head = creat(n);    //调用建立环链表函数

printList(head);  //输出环链表

printf("请输入出局猴子数字的基数k:");

scanf("%d", &k);

printList(head);  //输出环链表

printf("请输入出局猴子数字的基数k:");

scanf("%d", &k);

choice(head, k);     //调用选猴王函数

    }

9.编写程序

定义一个结构体变量,包括年、月、日。计算该日在本年中是第几天?

要求及提示:

(1)写一个函数days,实现上面的计算。由主函数将年、月、日传递给days函数,计算后将日子数传回主函数输出。

(2)注意闰年问题。

程序:struct data

{

int year;

int mon;

int day;

}d1;

int main()

{

int i, days = 0;

int day_tab[13] = { 0,31,28,31,30,31,30,31,30,31,30,31,30 };

printf("input year,month,day:");

scanf("%d %d %d", &d1.year, &d1.mon, &d1.day);

for (i = 1; i < d1.mon; i++)

days = days + day_tab[i];

days = days + d1.day;

if (d1.year % 4 == 0 && d1.year % 100 != 0 || d1.year % 400 == 0)

days = days + 1;

printf("%d %d %d  days=%d", d1.year, d1.mon, d1.day, days);

}

程序测试及运行结果:

1.

2.

3.

7.

9.

结果分析与讨论:

1.分析结构体与共用体在类型定义、变量说明、成员项引用等方面的异同。

答:

相同:声明、变量定义、引用方式和结构体类型都相同
不同:

(1).结构体使用的是字节对齐的方法,共用体变量所占内存长度等于最长成员的长  度

(2).结构体的各个成员会占用不同的内存,互相之间没有影响;而共用体的所有成员占用同一段内存,修改一个成员会影响其余所有成员。

(3).结构体占用的内存大于等于所有成员占用的内存的总和(成员之间可能会存在缝隙),共用体占用的内存等于最长的成员占用的内存。共用体使用了内存覆盖技术,同一时刻只能保存一个成员的值,如果对新的成员赋值,就会把原来成员的值覆盖掉。

  • 19
    点赞
  • 2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实验目的: 1.了解结构体共用体的概念和用法; 2.掌握结构体共用体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3.掌握结构体共用体在程序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 结构体是由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成员组成的一种自定义数据类型,数据成员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数组、指针和其他结构体类型等。结构体中的数据成员可以被单独访问和操作。 共用体是一种特殊的结构体,它的所有成员共享同一块内存空间。共用体中所有成员的地址都是相同的,因此修改一个成员的值会影响其他成员的值。共用体常用于数据类型转换和数据压缩等方面。 实验步骤: 1.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包含学生的姓名、学号、成绩等信息。 2.定义一个共用体类型,包含一个整型变量和一个浮点型变量。 3.在主函数中定义结构体类型的变量和共用体类型的变量,并对它们进行赋值。 4.输出结构体类型的变量和共用体类型的变量的值。 5.修改共用体类型的变量的值,并输出修改后的结果。 实验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定义结构体类型 struct Student { char name[20]; int id; float score; }; //定义共用体类型 union Data { int i; float f; }; int main() { //定义结构体类型的变量并赋值 struct Student stu = {"Tom", 10001, 89.5}; //输出结构体类型的变量的值 printf("Name: %s\n", stu.name); printf("ID: %d\n", stu.id); printf("Score: %.1f\n", stu.score); //定义共用体类型的变量并赋值 union Data data; data.i = 100; //输出共用体类型的变量的值 printf("i = %d\n", data.i); printf("f = %.1f\n", data.f); //修改共用体类型的变量的值 data.f = 3.14; //输出修改后的结果 printf("i = %d\n", data.i); printf("f = %.1f\n", data.f); return 0; } ``` 实验结果: ```c Name: Tom ID: 10001 Score: 89.5 i = 100 f = 0.0 i = 1078523331 f = 3.1 ``` 实验分析: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定义了一个结构体类型和一个共用体类型,并对它们进行了赋值和输出。同时,我们还修改了共用体类型的变量的值,并输出了修改后的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结构体共用体的概念和用法,掌握了结构体共用体的定义和使用方法,进一步掌握了结构体共用体在程序中的应用。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了一li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