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路线图可以说是一篇实验设计的精髓,不管是研究生开题,还是青椒们的项目申请,都少不了它。大段的文字内容总令人头晕眼花,但一张漂亮简约的技术路线图却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在近年国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技术路线图具有概括整个项目的作用,从而成为评审专家的重点关注部分。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绘制一幅技术路线图。
一、技术路线图的关键:研究逻辑 + 技术方法
技术路线图顾名思义就是一张以研究假设为前提,把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等以清晰明了的逻辑关系展示的完整流程图。因此图片的关键要素在于呈现研究逻辑和技术方法。
(一)研究逻辑
思考问题和课题研究的规则和依据,只有将各个概念、环节等之间的联系捋清捋顺,形成科学完整的逻辑链,才能产出漂亮有效的技术路线图。
(二)技术方法
开展研究时所选用的各种研究方法,如社会科学中常用的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等。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创新往往能够决定研究的质量和深度。
网上有很多现成的技术路线图模板,但其实,并不存在绝对的可以复制的模板,因为每个研究的内容和结构都千差万别。我们绘制的关键在于要能够清楚地展现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再稍微关注一下线条、色彩等的搭配,绘制出一幅优质的技术路线图就非常容易了。
二、绘制要点
(一)内容设计:提纲挈领,逻辑清晰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需要我们对自己的研究绝对熟悉。这一步主要是清楚地展示出研究的逻辑顺序。
比如常见的 “理论研究 —— 调查研究 —— 理论研究 —— 完善理论” 这一思路,先是基于扎实的理论基础,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或者实地考察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简单清晰的研究思路跃然纸上,在内容表述上也要注意言简意赅。
(二)布局安排:层次明确,简单美观
确定了基本内容,下面要进行框架和具体细节的设计,主要包括框架结构、字体字号、色彩搭配等。
1. 三种常见的框架结构
分栏式:以分栏的形式将研究各环节进行细化,其中左侧为思路框架,中间是具体内容和环节,右侧表示研究方法,左中右三块串联起整个研究。
顺序式:这种技术路线图主要按照实验或开发的顺序进行,常用于理工类研究。将整个设计或实验思路都计划好,再以技术路线的形式展现出来。
综合式:左右两侧按照研究逻辑思路和研究方法推进,在中间部分对具体内容展开详细阐述,并以箭头将其组织起来,整体上构成了思路明晰、严谨科学的技术路线图。
2. 字体字号和色彩搭配
这里要强调一点 —— 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格式绝对服务于内容。把握好这一原则,在字体字号设计上,应该按照各内容所处层级进行统一或是呈梯度降低。且字号不宜过小,以小四以上为宜,否则不利于阅读。
根据层级来进行色彩设计,通过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层级,配色方面尽量不要超过 3 种颜色,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白、灰、淡蓝等饱和度低的颜色。
3. 框线选择
搭配一些框线来增加层次和整体效果,其中以直角矩形为主,将框图的大小调整至合适大小,保证整体页面的和谐一致。
在线条选择上,可以选择双向箭头、单向箭头、圆角箭头等,以增加流程说明效果。必要时可以搭配阴影效果,提高画面层次感。
总之,掌握好技术路线图的关键要素、绘制要点以及合适的绘制软件使用方法,对于科研人员和学生在学术研究与项目申报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精心绘制的技术路线图不仅能够清晰展示研究思路与过程,还能在众多申报材料中脱颖而出,赢得评审专家的青睐,为研究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助力大家绘制出令人满意的技术路线图,在学术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