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内核源码分析(工作模式篇) | CPU的七种工作模式

本篇说清楚CPU的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Working mode) 也叫操作模式(Operating mode)又叫处理器模式(Processor mode),是 CPU 运行的重要参数,决定着处理器的工作方式,比如如何裁决特权级别和报告异常等。
系列篇为方便理解,统一叫工作模式,CPU的工作模式.

正如一个互联网项目的后台管理系统有权限管理一样,CPU工作是否也有权限(模式)? 一个成熟的软硬件架构,肯定会有这些设计,只是大部分人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老百姓就干好老百姓的活就行了,有工作能吃饱饭就知足了,宫的事你管那么多干嘛,你也管不了.

应用程序就只关注应用功能,业务逻辑相关的部分就行了,底层实现对应用层屏蔽的越干净系统设计的就越优良.

但鸿蒙内核源码分析系列篇的定位就是要把整个底层解剖,全部掰开,看看宫里究竟发生了么事.从本篇开始要接触大量的汇编的代码,将鸿蒙内核的每段汇编代码一一说明白.如此才能知道最开始的开始发生了什么,最后的最后又发生了什么.

七种模式

先看一张图,图来源于 ARM720T.pdf 第43页,在ARM体系中,CPU很像有七个老婆的韦小宝,工作在以下七种模式中:

  • 用户模式(usr):该模式是用户程序的工作模式,它运行在操作系统的用户态,它没有权限去操作其它硬件资源,只能执行处理自己的数据,也不能切换到其它模式下,要想访问硬件资源或切换到其它模式只能通过软中断或产生异常。

  • 快速中断模式(fiq):快速中断模式是相对一般中断模式而言的,用来处理高优先级中断的模式,处理对时间要求比较紧急的中断请求,主要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及通道处理中。

  • 普通中断模式(irq):一般中断模式也叫普通中断模式,用于处理一般的中断请求,通常在硬件产生中断信号之后自动进入该模式,该模式可以自由访问系统硬件资源。

  • 管理模式(svc):操作系统保护模式,CPU上电复位和当应用程序执行 SVC 指令调用系统服务时也会进入此模式,操作系统内核的普通代码通常工作在这个模式下。

  • 终止模式(abt):当数据或指令预取终止时进入该模式,中止模式用于支持虚拟内存或存储器保护,当用户程序访问非法地址,没有权限读取的内存地址时,会进入该模式,

  • 系统模式(sys):供操作系统使用的高特权用户模式,与用户模式类似,但具有可以直接切换到其他模式等特权,用户模式与系统模式两者使用相同的寄存器,都没有SPSR(Saved Program Statement Register,已保存程序状态寄存器),但系统模式比用户模式有更高的权限,可以访问所有系统资源。

  • 未定义模式(und):未定义模式用于支持硬件协处理器的软件仿真,CPU在指令的译码阶段不能识别该指令操作时,会进入未定义模式。

除用户模式外,其余6种工作模式都属于特权模式

  • 特权模式中除了系统模式以外的其余5种模式称为异常模式
  • 大多数程序运行于用户模式
  • 进入特权模式是为了处理中断、异常、或者访问被保护的系统资源
  • 硬件权限级别:系统模式 > 异常模式 > 用户模式
  • 快中断(fiq)与慢中断(irq)区别:快中断处理时禁止中断

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独立的入口和独立的运行栈空间. 系列篇之CPU篇 已介绍过只要提供了入口函数和运行空间,CPU就可以干活了.入口函数解决了指令来源问题,运行空间解决了指令的运行场地问题.
而且在多核情况下,每个CPU核的每种特权模式都有自己独立的栈空间.注意是特权模式下的栈空间,用户模式的栈空间是由用户(应用)程序提供的.

如何让这七种模式能流畅的跑起来呢? 至少需要以下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 栈空间是怎么申请的?申请了多大?
  • 被切换中的模式代码放在哪里?谁来安排它们放在哪里?
  • 模式之间是怎么切换的?状态怎么保存?

这个汇编文件大概 500多行,非常重要,本篇受限于篇幅只列出一小部分,说清楚以上三个问题.系列其余篇中将详细说明每段汇编代码的作用和实现,可前往查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