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AI绘画可说是风头正盛,简直是设计师圈里最in的时尚单品,而在众多工具中,又数Midjourney最为抢眼。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已经尝试过了,别人的效果图看着十分惊艳,但真的等自己着手要写指令时,可能又是懵一脸。本文就带大家拆解一个案例,手把手告诉你prompt究竟怎么写。
1、案例
Midjourney的v5版本,已经能出非常细腻的图,除了对于手脚的刻画有时候还是会出问题,其他各种需求基本上都能轻松cover。下图的小泥人是我用Midjourney生成的,从造型到细节质感到光影效果,我觉得都非常优秀。我们就以此为案例,来还原一下制图过程。
2、Midjourney的制图原理
Midjourney的原理说白了,就是人类用文字的形式,跟AI交代自己的需求,然后AI尝试去理解+计算,把结果图返回给人类。机器的理解和计算我们自然是没有办法控制的,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量把描述做得更加精准和明确,也就是把prompt写的尽量清楚。
3、写prompt的3大结构
一个比较完整的prompt可以分为3个部分:客观描述、风格细节、基础设定
part1:客观描述
第一部分,就是告诉AI,你要的画面里有什么实打实的元素。主角是谁,ta在哪里,什么时间点,ta要做什么,ta怎么做的。比方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简单设定:一个女孩,在一天晚上,在森林里,一路小跑,展开探险。把这些短语翻译成英语,发送给AI,或者是组织成一句完整的句子发送给AI,效果都是差不多的。AI根据关键词,返回的图片,如下图。其实还是挺不错的,构图、人物的画风、整体感觉,都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
part2:风格细节
接下来第二步,加上风格关键词。比如我想要3d动画的那种效果,我就可以将相关的关键词都罗列出来。和3d有关的词:3d art、c4d、blender之类的都行,而和3d词汇配套的,一定还有渲染模型,下图的两种渲染模式也是最常用的。另外我还想要盲盒的感觉,那么就直接输入”泡泡玛特盲盒“的英文翻译,以及小羊肖恩那样的黏土风格也很可爱,就可以添加”黏土材质“的英文翻译。”皮克斯“风格也是非常适合于小泥人的。追加了3d风格的效果图,相比于上个步骤,明显更有动画感了。
part3:基础设定
最后一部分,就是基础设定了。包括打光方式、拍摄方式、细节质感、图片比例、mj版本等。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关键词的不断追加,AI很忠实的还原了我们的预期。从传统的小插画,到黏土动画小人,到光影细节更丰富的成品。每个步骤,都可以看到关键词对于图片效果的影响。所以如果能好好理解一下prompt的写法,并扩充自己的关键词库,AI绘图,还是比较好用的。
4、Midjourney关键词大全
大家在作图的时候也可以多收集一些优秀作品的提示词作为自己的素材库,分门别类整理好。
我自己也整理了一份【Stable Diffusion提示词库】,一共12000+词组。
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下方链接直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