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构建模及概述
设计一个右旋圆极化GPS接受天线。变量L0和WO分别表示辐射贴片的长度和宽度,变量L1和L2分别表示同轴线馈电点在x、y方向上离辐射贴片中心的距离。新定义两个变量Lc和Delta,其中Lc用于表示谐振频率为1.575GHz时所对应的辐射贴片长度值,其初始值为46.1mm;Delta表示辐射贴片的微调长度值,其初始值为0.0143×L。若要想实现圆极化辐射,需要设置辐射贴片的长度变量LO=Lc+Delta、宽度变量WO =Lc- Delta,馈电位置L2=L1。由前面的计算可知Ll的初始值为6.9mm。另外,1.575GHz对应的1/4个自由空间波长为47.6mm,所以需要把变量length 的值改为50mm。
然后,使用HFSS参数扫频分析功能,分别分析给出辐射天线尺寸和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馈电点的位置和输入阻抗之间的关系,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辐射贴片尺寸和馈电点位置的取值范围。
- (a)立体图 (b)俯视图
求解频率,这里选择天线中心频率为1.575GHz,扫频范围设置为1.3GHz ~1.8GHz,扫频步进值设置为0.01GHz,使用快速扫描,并运行仿真分析,查看设计的微带天线在初始尺寸下的谐振频率和输入阻抗。
2 HFSS仿真设计及优化
要求设计一个工作于1.575Ghz的右旋圆极化矩形微带天线,其中介质基板的厚度为1.6mm,相对介电常数为4.4,要求50Ω单点同轴馈电,中心频率出圆极化波小于2dB,各项参数设置具体数值如下表2.1
表2.1
由于仿真后S11结果如下图:从结果报告中可以看出,在初始设计尺寸下,天线的谐振频率为1. 53GHz。我们设计要求的中心频率为1. 575GHz,所以下面进行参数扫描分析,给出辐射长度Lc cc和谐振频率之间的变化关系,找到谐振频率为1.575GHz时Lc的大致取值范围。
在初始尺寸下的谐振频率为1.52GHz,而设计要求中心频率为1.575GHz,因此需要参数扫描分析谐振频率和Lc的关系。
添加参扫Lc:范围44mm~45.2mm,间隔0.1mm①谐振频率随Lc的变大而降低;②当Lc在44.4mm~44.5mm之间时,谐振频率在1.58GHz~1.57GHz之间
图2.2 天线的S11参数优化
当Lc=44.7mm时的输入阻抗,当工作频率为1.58GHz时;当Lc = 44.9mm时,谐振频率为1. 57GHz。由之前的理论分析可知,矩形微带天线的输入阻抗主要由馈电点的位置决定,当馈电点从辐射贴片中心往边缘移动时,即当变量L1逐渐变大时,输入阻抗也随之逐渐变大。下面我们通过参数扫描分析功能来分析在谐振频率为1. 575GHz左右时,输入阻抗和馈电点位置变量L1之间的关系,并找到输入阻抗为50Ω时L1的大致取值范围。
工作频率为1. 575GHz时,输人阻抗为(35.039-j3.3628)Ω。因此,要使输入阻抗为50Ω左右,则L1的值必须大于初始值6. 9mm。下面使用参数分析功能来分析天线的输入阻抗与同轴线馈电点位置变量L1之间关系,并找到输入阻抗为50Ω时L1的大致取值范围。
图2.3 输入阻抗
添加L1的参扫:范围7.4mm~9mm,间隔0.2mm。
图2.4 阻抗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①输入阻抗随L1的变大而变大 ; ②当L1=8.4mm时,输入阻抗约为50Ω
图2.5 优化分析结果
由图2.5可以看出,在进行30次优化迭代后,可以找出第11次优化迭代次数的误差函数值最小为1.2114,此时变量L1为8.502mm,Lc为44.18mm,即取该值为最终设计结果。
3 仿真结果与分析
1、天线的S11参数
从图3.1天线的S11参数看以看出,贴片的中心频率为1.575Ghz,且在1.575GHz,S11值约为-19.738dB,S11值在-10dB以下的频率带宽约为(1.609-1.550)/1.575=3.7%,相对带宽达到,满足带宽天线的要求。
从图3.2可以看出,1.575GHz时归一化阻抗为0.9099+0.1759i,在中心频率上达到很好的阻抗匹配。
图3.2天线的Smith圆图
3、输入阻抗
由图3.3天线的Smith圆图看出,天线在1.575GHz上输入阻抗(45.4936+8.7963i)Ω,约为50Ω,满足阻抗匹配要求。
图3.3天线的输入阻抗
4、增益方向图
从图中可以得到,从结果报告中可以看出,0在-120°~120°范围内,天线的总增益与右旋圆极化波增益近似相等,这也表明了天线辐射的是右旋圆极化波。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为φ=0°、θ=0°,最大增益为1.6221dB。
图3.4天线的增益方向图
5、3D增益方向图
从三维增益方向图中可以看出该微带贴片天线最大辐射方向是微带贴片的法向方向,即z轴方向。
图3.5天线的3D增益方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