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基本知识04】光纤传输特性

本人自学笔记,着重参考王为明主编的《光纤通信》与彭铎 李立 彭清斌的《光纤通信》,其余在网络上自行查找资料。       

        光纤的传输特性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主要有损耗特性、色散特性和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光纤的损耗特性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功率强度逐渐减弱,光纤对光波产生衰减作用,称为光纤的损耗(或衰减)。损耗限制了光信号的传播距离。光纤的损耗一般用损耗(衰减)系数\alpha表示,是指光在单位长度光纤中传输时的衰耗量,单位为dB/km,其表达式为:

\alpha =\frac{10}{L}lg\frac{P_{i}}{P_{o}}

        光纤损耗的大小与波长有密切的关系。单模光纤中有两个低损耗区域,分别在1310nm 和1550nm附近。1550nm窗口又可以分C波段(1530~1565 nm)和L波段(1565~1625nm)。光纤的损耗特性如下图所示:

吸收损耗

        光纤吸收损耗是光纤材料本身和杂质对光能的吸收而引起的损耗,包括紫外吸收、红外吸收和杂质吸收。

红外和紫外吸收损耗

        光纤材料组成的原子系统中,一些处于低能级状态的电子会吸收光波能量而跃迁到高能级状态,这种吸收的中心波长在紫外线的0.16nm处。在短波长区(紫外吸收部分),吸收峰值达1dB/km,在长波长区(红外吸收部分)则小得多,约为0.05 dB/km。

        在红外波段,光纤基质材料石英玻璃的Si—0键因振动吸收能量,这种吸收带损耗在9100nm、12500nm 及21000nm 处峰值可达10 dB/km 以上,这构成了石英光纤工作波长的上限。红外吸收带的带尾也向光纤通信波段延伸,但其影响小于紫外吸收带,在波长为1550~6000nm 时,由红外吸收引起的损耗小于0.01dB/km。

        氢氧根离子吸收损耗在石英光纤中,0—H键的基本谐振波长为2730nm,与Si—0键的谐振波长相互影响,在光纤的传输频带内产生一系列的吸收峰,影响较大的是在1390nm、1240nm及950nm处,正是这些吸收峰之间的低损耗区构成了光纤通信的3个低损耗窗口。

杂质吸收损耗

        光纤材料中的金属杂质对光的吸收能力极强,其电子结构会产生边带吸收峰(指除了主要吸收峰之外,出现在其附近的较小或次要的吸收峰),造成损耗。目前由于工艺的改进,它们的影响已很小。因此,要想获得低损耗光纤,必须对制造光纤用的原材料SiO,等进行十分严格的化学提纯。

散射损耗

        指在光纤中传输的一部分光由于散射而改变传输方向,导致其不能到达接收端所产生的损耗。散射损耗主要包含线性散射损耗和非线性散射损耗。

线性散射损耗

        瑞利散射损耗:由于材料的不均匀使光信号向四面八方散射而引起的损耗。这种不均匀,像在均匀材料中加了许多小颗粒,其尺寸很小,远小于波长。当光波通过时,有些光子就要受到它影响而散射,从而造成瑞利散射损耗。

        波导散射损耗:在光纤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光纤结构上的缺陷,如光纤的纤芯和包层的界面不完整、芯径变化、圆度不均匀、光纤中残留气泡和裂痕等。当光线通过这样的光纤时,将引起光的散射,产生散射性损耗。这种散射损耗与波长无关,要降低这种损耗,就要提高光纤制造工艺。

非线性散射损耗

        当光强度大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非线性拉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使输入光信号的能量部分转移到新的频率成分上而形成的损耗。

其他损耗

弯曲损耗

        光纤的弯曲会引起辐射损耗。一种是曲率半径比光纤的直径大得多的弯曲,称为弯曲或宏弯;另一种是光纤轴线产生um级的弯曲,这种高频弯曲习惯称为微弯

        弯曲损耗是由于光纤中部分传导模在弯曲部位成为辐射模而形成的损耗。它与弯曲半径成反比关系,弯曲半径越大,弯曲损耗越小。微弯是光纤成缆时产生不均匀的侧压力,导致纤芯与包层的界面出现局部凹凸引起的。

连接损耗

        连接损耗是由进行光纤接续时端面不平整或光纤位置未对准等原因造成接头处出现的损耗。

耦合损耗

        耦合损耗是由于光源和光探测器与光纤之间的耦合产生的损耗。

光纤的色散特性

色散的概念

        色散是白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其中红色光的折射率最小,紫色光的折射率最大。

        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具有一定的频谱宽度,即光信号具有许多不同的频率成分。同时,在多模光纤中,光信号还可能由若干个模式叠加而成,即每一个频率成分还可能有若干个模式。因此,在光纤中不同频率的分量对应不同的折射率,传播速度也不一样。

        在色散介质中,各单色分量将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可以理解为单色光的相速度。在真空中,单色光的相速度就是光速c,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相速度c_p=c/n

        许多不同频率的正弦电磁波(单色光)的合成信号作为一个整体(复色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包络面的移动速度代表一个信号的传播速度,即为群速度(光信号整体移动的速度)。一般情况下,群速度小于相速度,但是对于反常色散或负色散区,群速度大于相速度。

光纤的色散分类

        光脉冲中的不同频率或模式在光纤中的群速度不同,因此这些频率成分或模式到达光纤终端有先后,使得光脉冲发生展宽,这就是光纤的色散。色散一般用时延差来表示,时延差:指不同频率或模式的信号,传输同样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之差。波长相差1nm(频差 124.3GHz)的两个光脉冲传输1km 距离的时延差值被称为色散系数,用D表示,单位为 ps/(nm•km)。

        光纤的色散可分为模式色散、色度色散(包括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等。

模式色散

        不同模式的光线由于时间延迟不同而产生的色散。散主要存在于多模光纤中。

色度色散

        光信号可以分解为不同频率(或波长)成分,由于频率的不同导致的色散称色度色散。色散是可逆的,色散补偿的基本原理是使用一个或多个大的负色散器件对光纤的正色散实施抵消,从而使系统的总色散量減小。

偏振模色散

        光信号的两个正交偏振态在光纤中由于不同的传播速度而引起的色散称偏振模色散(PMD,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码间干扰

        色散将导致码间干扰。由于各波长成分到达的时间不一致,使得光脉冲加长,引起脉冲展宽。光脉冲传输的距离越远,脉冲展宽越严重。脉冲展宽将使前后光脉冲发生重叠,形成码间干扰,码间干扰将引起误码。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在常规光纤通信系统中,发送光功率低,光纤呈线性传输特性。但是,对于DWDM系统(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而言,当采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后,光纤呈现非线性传输特性,光信号频率或相位发生了变化。非线性效应主要包括自相位调制(SPM)、交叉相位调制(XPM)、四波混频(FWM)、受激拉曼散射(SRS)和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在此只介绍SPM和XPM。

自相位调制(SPM,Self)

        在非线性光学介质中,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光的光强有关。光束在传播时由于介质的克尔效应,即信号光强的瞬时变化将引起光感应折射率正相关的变化,这将导致光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相位变化,而光波相位变化正比于光功率(光强)。由于这种相位变化是由光强自身引起的,因此被称为自相位调制。

交叉相位调制(XPM,Cross )

        当两个或多个光波在同一非线性介质中传播时,它们会相互作用。由于介质的非线性特性,一个光波的光强变化会导致介质的折射率发生变化。这种折射率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光波的传播,特别是它们的相位。因此,一个光波的光强变化会调制另一个光波的相位,即交叉相位调制(XPM)。XPM通常伴随SPM产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