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小楷五经一论册》纸本楷书 , 上海博物馆藏。
此册小楷书《乐志论》一篇,又《阴符》、《西升》、《度人》、《内景》、《清净》五经各一段。《乐志论》书于1618年,余各篇书于1620年,董氏时年分别为64、66岁。由于关系到科举和仕途,董其昌对小楷非常重视,从钟、王小楷,到唐代各大家,甚至宋元人小楷,无不加以关注。此册所写的五本经都有古代大家的传本得到董氏鉴藏,其中《内景经》还曾刻于《戏鸿堂帖》卷首。
【释文】
《乐志论》
《乐志论》仲长统;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澘,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步涉之艰,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养亲有兼珍之膳,妻孥无苦身之劳。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嘉时吉日,则亨羔豚以奉之。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神,求至人之仿佛。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陵霄汉,出宇宙之外矣。岂羡夫入帝王之门哉!戊午三月十有八日,书于吴门舟次,其昌。
《阴符经》
《阴符经》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道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西升经》
《西升经》尹喜为关令,瞻见紫云西迈,知有道人当度,仍斋洁烧香想见道真。其年十二月廿五日,老子度关也。喜见老子,迎设礼称弟子。曰:愿天尊大人为我著书,说大道之意,得奉而修焉。老子以廿八日中作《道德》二篇,喜拜受道。言毕请后,老子曰:子千日,长斋诵经万遍,于成都市青羊之肆寻吾,乃可得矣。
《度人经》
《度人经》太微帝君曰:当知此经,即是众生终归窟宅。若失此经,一句一偈,即构诸灾祸,永为孤露漂流。二徒五道之中,大劫交周,余道皆灭。此经独存,随机下代,救度天人。太虚受得此经,修行供养,昼夜不倦。后得白日升天,逍遥自在。
《内景经》
《内景经》紫清上皇大道君,太玄太和侠侍端,化生万物使我仙,飞升十天驾玉轮,昼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长存,积功成炼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内守坚固真之真,虚中恬淡自致神。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
《清净经》
《清净经》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庚申九月七日书此五经,其昌。
钤印:高士奇印、江村高士奇图画印、山川之美堂、董其昌印、此中有真意、竹窗、源头活水书屋、怡闲书画、相赏松石间意、陈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