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陆治(1496-1576),明代画家,字叔平,号包山,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曾从师祝允明、文徽明学书画。陆治工诗文,善行、楷书法。绘画学文徵明,善画花鸟、山水。花鸟以工笔见胜,得徐熙、黄筌遗意,勾勒精细,敷色清丽,有妍丽派之称,与陈淳并重于世。他的山水既受吴门派影响,也吸取宋代院体和青绿山水之长,用笔劲峭,景色奇险,意境清朗,自具风格,在吴门派画家中具有一定新意。
一、《花卉扇面》
明 陆治《花卉图》,扇面,泥金纸本,设色,纵18.3厘米,横52.5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扇面写二桃花枝,由中轴入画面,左右分陈,曲致动人,以点花点叶之法写出,设色清新淡雅。构图疏朗简洁,气韵横生。
二、《花鸟扇面》
三、《玉田图》
明 陆治《玉田图》,24.13×136.05cm。纳尔逊美术馆藏。
四、《牡丹图》
五、《端阳即景图》
明 陆治《端阳即景图》,纸本设色,纵133.2厘米,横 64.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陆治晚年清贫,居于支硎山下,种花自娱。若有好友佳客至,即设席花竹之间。此图所画即是端午节时陸治所植花木的芳姿。图中坡石用淡墨乾笔疏疏勾出,然后重点刻画萱草、蜀葵、石榴等花果。花叶均以勾花点叶法画成,勾笔细劲如铁线,而点叶则用笔较拘谨,但温润沉着。后部之石则仅以墨笔渲染造型,加以苔点,颇显生机。整幅画景物前后衬托,错落有致,表现了端阳时节的江南风情。款署“嘉靖癸亥仲夏,包山陆治画并题”,陆治时年六十八岁。钤“陸治之印”白文方印、“包山子”白文方印。
六、《山溪道隐图》
明 陆治 效云林墨法《山溪道隐图》,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七、《红杏野凫图》
八、《天生桥图》
明 陆治《天生桥图》轴,133×62.9cm,大都会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