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DM(统计时分多路复用)和 FDM(频分多路复用)是两种多路复用技术,主要用于不同的通信网络。它们的流量模式和使用场景不同,导致在通用的计算机网络中,由于成本和效率问题,它们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以下是它们流量模式的不同及在计算机网络中不使用的原因:
1. 流量模式的不同
-
STDM(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 工作原理:STDM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分配带宽,使用一个时分的方式来处理多个数据流。它将时间划分为不同的时隙,在有数据时,时隙被有效地利用;当没有数据时,时隙可以被其他用户占用。这样可以有效处理数据流量的变化,特别适用于间歇性、不稳定的数据流。
- 流量模式:STDM适合突发性、非连续的流量模式,比如语音通话或数据包传输。它通过统计方式动态地分配带宽,使得共享的信道资源利用率提高。
- 使用场景:STDM通常用于语音电话网络,尤其适合需要动态带宽分配的场景,如不同通话用户的需求不同,部分用户在某一时刻可能没有数据需要发送。
-
FDM(频分多路复用):
- 工作原理:FDM通过将可用的频谱划分为多个频段,每个用户或信号流使用独立的频段进行传输。这些频段在物理上是连续的,但在使用时是独立的,不会相互干扰。
- 流量模式:FDM适合连续的、高带宽需求的流量模式,比如电视和广播。每个频道的带宽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是固定的,无论是否有实际数据传输,频段始终占用,这适合连续、恒定的传输需求。
- 使用场景:FDM多用于电视和广播等场景,尤其是那些需要持续、大量的数据流的应用中,如电视信号的连续播放,广播信号的持续传输。
2. 为什么不在通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STDM和FDM
STDM的局限性:
- 复杂性和开销:虽然 STDM 动态分配带宽能够有效利用信道资源,但在通用的计算机网络中,数据流往往具有更复杂和随机的特性。STDM 的实现需要额外的开销来管理时隙和动态分配时间片,并且对大规模、异构的网络系统管理复杂。
- 突发数据处理的效率问题:STDM 适合小范围的语音通话等相对稳定的场景,但对于互联网中的大规模数据包传输,尤其是具有高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的流量,STDM 的管理开销大且效率较低。
FDM的局限性:
- 带宽资源的浪费:FDM 在计算机网络中成本较高,因为每个用户分配了一个固定的频段,无论用户是否使用该频段,频段都保持占用。这会导致频谱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在流量不连续的网络应用中,如文件传输、网页浏览等。
- 频谱资源有限:FDM 需要使用有限的频谱资源,对于高频率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比如互联网)来说,分配固定的频段给每个用户会导致频谱的高度分割,频率的利用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网络对高带宽的需求。
3. 计算机网络中的解决方案:包交换
在通用的计算机网络(如互联网)中,数据流量的需求是不稳定且难以预测的。为了提高成本效益,计算机网络通常使用包交换技术。包交换允许数据被分割成小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独立地通过网络路由到目的地。这种方式相比 STDM 和 FDM 具有以下优势:
- 动态带宽分配:包交换无需为每个用户预留固定的带宽或频段,网络资源可以按需动态分配,大大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 高效的突发数据处理:包交换允许不同用户的数据流共享同一个通信信道,尤其适合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的流量模式(如网页浏览、文件下载等)。
- 扩展性和灵活性:包交换适用于大规模异构网络,不需要为每个用户设置固定的频段或时隙,因此更适合大规模、全球范围的互联网应用。
总结
STDM 和 FDM 在它们各自的应用场景(如语音电话和电视广播)中表现优异,但由于以下原因,它们不适合计算机网络中的通用应用:
- STDM 动态时隙分配的复杂性和开销使得其难以有效处理计算机网络中高突发性和不确定的流量。
- FDM 固定频谱的浪费和频率资源的有限性无法满足互联网等高动态流量的需求。
相比之下,包交换技术具有更好的动态性、扩展性和资源利用率,因此成为了通用计算机网络中的主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