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5G组网架构中,既熟悉又陌生的知识,什么是DU和CU?
它们是干嘛的?(what)
为什么DU和CU要分离?(why)
DU和CU是物理分离还是逻辑分离(NOW)
Let’s take a look~
01 DU和CU到底是干嘛的?
CU的全称是Centralized Unit,顾名思义就是集中单元;DU的全称是Distributed Unit,含义自然就是分布单元了。
1、从硬件结构上看
图1是4/5G基站的硬件结构,不难看出,在4/5G演进的过程中,4G的天线+RRU变成5G的AAU;而4G原有BBU的功能瓜分成两部分DU和CU,DU负责低层的基带信号处理,CU负责高层的协议部分。从硬件结构上大家可以联想起2G的RNC和NODEB的关系,不过功能划分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2、从功能及协议上面看
图2为5G的协议层切分,DU负责的是底层协议包括层1中的物理层、层2中的媒介访问控制层和无线链路控制层,这一部分是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放在近AAU端;CU负责的是高层协议包括层2中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和层3无线资源控制层,这一部分是实时性要求比较低的,可以放在远端。
02 DU和CU为什么要分离?
DU和CU的分离原则上是为了实现网络切片,而更好的适配5G产品的几大功能:eMBB,mMTC和uRLLC。举3个例子:
1、有利于实现无线接入的切片和云化
切片实现的基础是虚拟化,但是在现阶段,对于5G的实时处理部分,通用服务器的效率还太低,无法满足业务需求,因此还需要采用专用硬件,而专用硬件又难以实现虚拟化。
这样一来,就只好把需要用专用硬件的部分剥离出来成为AAU和CU,剩下非实时部分组成CU,运行在通用服务器上,再经过虚拟化技术,就可以支持网络切片和云化了。
2、实现基带资源共享
由于各个基站的忙闲时候不一样,传统的做法是给每个站都配置为最大容量,而这个最大容量在大多数时候是达不到的。比如学校的教学楼在白天话务量很高,而到了晚上就会很空闲,而学生宿舍的情况则正好相反,而这两个地方的基站却要按最大容量设计,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如果教学楼的和宿舍的基站能够统一管理,把DU集中部署,并由CU统一调度,就能够节省一半的基带资源
3、满足5G复杂组网情况下的站点协同问题
5G和传统的2G/3G/4G网络不同的是高频毫米波的引入。
由于毫米波的频段高,覆盖范围小,站点数量将会非常多,会和低频站点形成一个高低频交叠的复杂网络,如图三。
要在这样的网络中获取更大的性能增益,就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中心节点来进行话务聚合和干扰管理协同。
毫无悬念,这样的中心节点就是CU。
03 DU和CU物理分离还是逻辑分离?
在5G和4G共站址的情况下,只需要对原先机房内部的传输,电源,电池,空调等配套设备升级之后,再把5G基站(CU和DU一体)放进去就可以快速开通5G了,而CU和DU分离,还需要专门为CU去建设新的数据中心,成本太大。
因此,5G初期只会进行CU和DU的逻辑划分,实际还都是运行在同一个基站上的,后续随着5G的发展和新业务的拓展,才会逐步进行CU和DU的物理分离。
那么最终DU和CU是一定会物理分离嘛?答案并不会,看具体的业务需要,对于eMBB和mMTC业务可以把CU和DU分开来在不同的地方部署,而要支持uRLLC,就必须要CU和DU合设了。5G的终极网络应该是分离和合设共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