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延类型
列举时延:
-
传输时延:指数据包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
传播时延:指信号从一个网络节点传播到另一个节点所需的时间。
-
处理时延:在路由器或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中处理数据包(如检查数据包头、决定转发路径等)所需的时间。
-
排队时延:数据包在路由器或交换机的队列中等待处理的时间。
-
网络时延:这是一个总概念,包括了从源到目的地的传输、传播、处理和排队时延的总和。
等时时延:在等时通信中,数据传输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
非等时时延:在非等时通信中,数据包传输的时间间隔是不固定的。
2. RTP协议中的序列号和时标
-
序列号:RTP使用序列号来标识RTP数据包的顺序。它主要用于检测数据包的丢失和恢复数据包的顺序。接收端通过监控序列号可以检测到丢失的数据包,并进行适当的重传或处理。
-
时标:时标用于表示数据包中采样的时间,这对于正确地重现音频或视频信号是非常重要的。时标允许接收端根据采样时间正确地播放数据,从而减少抖动对音视频质量的影响。
独立性:序列号和时标是相互独立的,因为序列号反映的是数据包的传输顺序,而时标反映的是数据的采样时间。这意味着即使数据包的传输顺序发生变化(例如,网络抖动导致包乱序到达),时标仍然可以确保数据按照正确的时间进行播放。
3. IP电话系统中的协议
-
SIP: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如IP电话呼叫)。它负责信令和控制。
-
RTP:用于传输实时音频和视频流,确保数据按时间顺序传输并同步。
-
RTCP:与RTP配合使用,用于传输控制信息,帮助监控数据传输质量并提供信息反馈。
-
H.323:一个为多媒体通信定义的协议套件,涵盖呼叫信令、媒体传输和控制。
-
MGCP:用于集中控制电话系统中的网关设备。
-
SCCP:思科的私有协议,用于控制IP电话与呼叫管理器之间的通信。
4. SIP协议的作用及组成实体
作用:SIP是一个应用层协议,主要用于创建、修改和终止用户间的多媒体会话。这些会话包括IP电话呼叫、视频会议、即时消息等。SIP负责用户定位、信号传输、会话参数协商以及会话管理等任务。
主要组成实体:
-
用户代理:包括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和用户代理服务器(UAS),负责发起和接收SIP请求。
-
SIP服务器:包括以下几类:
- 注册器:负责处理注册请求,维护用户的位置信息。
- 代理服务器:转发SIP请求和响应,帮助定位用户。
- 重定向服务器:告知请求发起者下一个跳转地址,但不直接转发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