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向山而行,你只管往前走
—— 25.5.11
基于栈
利用栈的数据结构,如:
Ⅰ、1441. 用栈操作构建数组
给你一个数组
target
和一个整数n
。每次迭代,需要从list = { 1 , 2 , 3 ..., n }
中依次读取一个数字。请使用下述操作来构建目标数组
target
:
"Push"
:从list
中读取一个新元素, 并将其推入数组中。"Pop"
:删除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 如果目标数组构建完成,就停止读取更多元素。
题目数据保证目标数组严格递增,并且只包含
1
到n
之间的数字。请返回构建目标数组所用的操作序列。如果存在多个可行方案,返回任一即可。
示例 1:
输入:target = [1,3], n = 3 输出:["Push","Push","Pop","Push"] 解释: 读取 1 并自动推入数组 -> [1] 读取 2 并自动推入数组,然后删除它 -> [1] 读取 3 并自动推入数组 -> [1,3]示例 2:
输入:target = [1,2,3], n = 3 输出:["Push","Push","Push"]示例 3:
输入:target = [1,2], n = 4 输出:["Push","Push"] 解释:只需要读取前 2 个数字就可以停止。提示:
1 <= target.length <= 100
1 <= n <= 100
1 <= target[i] <= n
target
严格递增
算法与思路
① 初始化操作序列
创建一个空列表 res
,用于存储操作序列("Push" 或 "Pop")。初始化一个索引变量 i
为 0
,用于遍历目标数组 target
。
② 遍历数字范围
使用 for
循环遍历从 1
到 n
的整数,循环变量为 j
。
③ 判断并添加操作
对于每个 j
,检查 target[i]
是否等于 j
:如果相等,说明当前数字在目标数组中,将 "Push" 添加到操作序列 res
中,并将索引 i
加 1
,表示已处理完目标数组中的一个元素。如果不相等,说明当前数字不在目标数组中,先将 "Push" 添加到操作序列 res
中,再添加 "Pop",表示将该数字压入栈后立即弹出。
④ 提前结束循环
在每次循环中,检查索引 i
是否大于或等于目标数组 target
的长度。如果是,说明目标数组中的元素已全部处理完,提前结束循环。
⑤ 返回操作序列
循环结束后,返回操作序列 res
。
class Solution:
def buildArray(self, target: List[int], n: int) -> List[str]:
res = []
i = 0
for j in range(1, n + 1):
if target[i] == j:
res.append("Push")
i += 1
else:
res.append("Push")
res.append("Pop")
if i >= len(target):
break
return res
基于队列
利用队列的数据结构,如:
Ⅰ、1700. 无法吃午餐的学生数量
学校的自助午餐提供圆形和方形的三明治,分别用数字
0
和1
表示。所有学生站在一个队列里,每个学生要么喜欢圆形的要么喜欢方形的。
餐厅里三明治的数量与学生的数量相同。所有三明治都放在一个 栈 里,每一轮:
- 如果队列最前面的学生 喜欢 栈顶的三明治,那么会 拿走它 并离开队列。
- 否则,这名学生会 放弃这个三明治 并回到队列的尾部。
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队列里所有学生都不喜欢栈顶的三明治为止。
给你两个整数数组
students
和sandwiches
,其中sandwiches[i]
是栈里面第i
个三明治的类型(i = 0
是栈的顶部),students[j]
是初始队列里第j
名学生对三明治的喜好(j = 0
是队列的最开始位置)。请你返回无法吃午餐的学生数量。示例 1:
输入:students = [1,1,0,0], sandwiches = [0,1,0,1] 输出:0 解释: - 最前面的学生放弃最顶上的三明治,并回到队列的末尾,学生队列变为 students = [1,0,0,1]。 - 最前面的学生放弃最顶上的三明治,并回到队列的末尾,学生队列变为 students = [0,0,1,1]。 - 最前面的学生拿走最顶上的三明治,剩余学生队列为 students = [0,1,1],三明治栈为 sandwiches = [1,0,1]。 - 最前面的学生放弃最顶上的三明治,并回到队列的末尾,学生队列变为 students = [1,1,0]。 - 最前面的学生拿走最顶上的三明治,剩余学生队列为 students = [1,0],三明治栈为 sandwiches = [0,1]。 - 最前面的学生放弃最顶上的三明治,并回到队列的末尾,学生队列变为 students = [0,1]。 - 最前面的学生拿走最顶上的三明治,剩余学生队列为 students = [1],三明治栈为 sandwiches = [1]。 - 最前面的学生拿走最顶上的三明治,剩余学生队列为 students = [],三明治栈为 sandwiches = []。 所以所有学生都有三明治吃。示例 2:
输入:students = [1,1,1,0,0,1], sandwiches = [1,0,0,0,1,1] 输出:3提示:
1 <= students.length, sandwiches.length <= 100
students.length == sandwiches.length
sandwiches[i]
要么是0
,要么是1
。students[i]
要么是0
,要么是1
。
思路与算法
① 统计学生对三明治的需求:
Ⅰ、初始化一个字典 dict
用于记录每种类型三明治的需求数量。
Ⅱ、遍历学生列表 students
,统计每种类型(0 或 1)的学生数量,并更新字典。例如,若有 3 个学生喜欢类型 0 的三明治,dict[0] = 3
。
Ⅲ、初始化计数器 count
为学生总数,用于记录剩余未领取三明治的学生数量。
② 遍历三明治供应顺序:
按顺序遍历三明治列表 sandwiches
。对于每个三明治:
Ⅰ、检查需求是否为 0:若当前三明治类型的需求数为 0(即 dict[sand] == 0
),说明没有学生喜欢这种类型的三明治,无法继续分配,返回剩余学生数 count
。
Ⅱ、分配三明治:若需求数大于 0,将对应类型的需求数减 1(dict[sand] -= 1
),并将剩余学生数减 1(count -= 1
)。
Ⅲ、返回结果:若所有三明治都被分配完毕,返回剩余学生数 count
(此时应为 0)。
class Solution:
def countStudents(self, students: List[int], sandwiches: List[int]) -> int:
dict = {}
count = 0
for s in students:
dict[s] = dict.get(s, 0) + 1
count += 1
for sand in sandwiches:
if dict.get(sand, 0) == 0:
return count
else:
dict[sand] -= 1
count -= 1
return 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