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安全性和性能优化成为了操作系统和硬件设计的核心关注点。ARMv8.9引入的**权限间接索引(Permission Indirection, PI)**提供了与X86内存保护密钥类似的功能,允许操作系统通过修改页表项(PTE)来控制内存访问权限。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在Linux内核模块中修改PTE的PIIndex,以及解决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修改延迟问题。
权限间接索引的基本原理
权限间接索引通过PTE中的几个位来实现:
- PTE_UXN: 用户模式不可执行
- PTE_PXN: 特权模式不可执行
- PTE_WRITE: 可写
- PTE_USER: 用户模式可访问
这些位组成一个索引(PIIndex),用于指示不同的权限配置。
修改PTE的PIIndex
步骤一:获取PTE
首先,我们需要获取目标页面对应的PTE。这可以通过内核提供的virt_to_kpte
函数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