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自公众号:阳光科学前沿,转载请联系授权

中风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大多数中风患者身患残疾,其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最主要的问题。上肢运动障碍可导致生活依赖、社会孤立和生活质量下降。因此,促进恢复中风后上肢的运动功能十分必要。
1 主、被动训练方式
目前许多干预措施被用来促进上肢运动恢复,其中上肢主动运动训练被广泛用于中风后的上肢康复。然而,主动运动训练通常要求参与者具有一定程度的上肢运动功能,才能实现偏瘫上肢的运动。因此对于身体虚弱或身体状况不稳定的患者,被动运动是另一种更好的选择。此外,有针对健康受试者或中风患者的研究表明,上肢运动训练期间的本体感觉流(proprioceptive inflow)激活了感觉运动皮质(SMC)、辅助运动区(SMA)、运动前皮质(PMC)和次级感觉皮质,并因此提高了受试者的运动表现。另外,也有论文报道称,在上肢运动中,与健康组相比慢性中风患者中经常可观察到感觉运动区的异常脑活化,这通常表现为双侧半球的过度活化。然而,这种过度活化的现象是否会随着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而恢复目前也还尚不清楚。
2 主动+运动表现视觉反馈训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