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递归与魔术(四)——递归的魔术逻辑初探与欣赏

  

在前面的系列文章里,我们谈到了循环和递归的数理逻辑和以及循环的魔术艺术逻辑,今天我们进入最后一个议题——递归的魔术逻辑。

 

相关历史文章请戳:

循环、递归与魔术(三)——再谈循环的魔术逻辑与欣赏

循环、递归与魔术(二)——循环的魔术逻辑浅析与欣赏

循环、递归与魔术(一)——递归与循环的数理逻辑

递归的魔术逻辑

 

递归在形态上表示为自相似,在逻辑上是调用自身。那么在魔术上,递归的效果可以总结为一种特殊的递进。一般的使效果提升的递进有各种方式,比如《Poker in Pocket》等两个以上效果的魔术基本上都是一个递进增强的模式,这显然是有1 + 1 > 2的效果的。不然已经感受过高潮了,何必再来一次呢?

而我把那种递进次数至少三次,且每次递进都可以用同一类模式来建模的这类方式叫做魔术的递归逻辑。它和递归与一般化归的区别一样,递归是化为一个规模变小的自己,可以不断进行下去,而化归完全化为另一个问题,是一次性的智慧。

接下来我们来看相关魔术作品。

Bizarre Prequel

 

这里我想先提到的流程,是在极富想象力的纸牌魔术里那个经典的4Ace流程,这个流程在《Hofzinser Ace Problem(3)——美到极致的流程》中曾经有提到过。大家可以先回顾一下,这里也把视频贴出来。

 

视频1 John Guastaferro 在Brainstorm中的4 Ace routine: Bizarre Prequel

 

具体的节奏变化,高潮迭起的设计我就不重复了。但是从逻辑上看,其完成的都是转移效果,但是是从一副牌,到4张牌,最后到只剩两张牌的不断减少的过程,让人看起来大呼过瘾,哪怕没有最后那个变色的高潮都会是一个不错的作品了,加上就更加无敌了。

 

阴魂不散

 

第二个想举的例子是一个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流程——阴魂不散。可别小看它,这个被视为无数纸牌爱好者必学的基础流程曾经被Daryl演绎出来获得了Fism1982的冠军!而我一般表演的版本也是基于他的获奖流程以及刘谦多次演绎后综合的结果。实在不敢有什么创新了,实在太经典了,能够完整复现出来都是一个奇迹般的作品!

 

视频2 阴魂不散英文版

 

这个流程之所以巧妙,在于完美融合了手法,错误引导以及整体结构。真是一个浑然天成的作品,看不出任何的雕琢粉饰的成分,仿佛奇迹天然就是这样子的。手法double是基础,然而效果却一直都是从中间跑上来,这等心理和时间的错位,使其效果的呈现方式完全掩饰掉了秘密制造之处,让人惊叹。

 

我简单从头到尾总结一次:

  1. 第一次失误后跑上来:这里微妙的反跌构成的心理错引也在不经意处体现其奥妙。而我第一次胆敢做triple甚至更多牌的翻转是从这个流程开始的,原来手法配上错引才是那么的无敌!

  2. 第二次跑上来:这里已经形成了用魔术大效果来掩盖小动作为下一个效果准备的结构,使得魔术可以不断进行下去;

  3. 第三次正面跑上来:引导观众进入一个看起来有理但完全错误的逻辑里,因为眼睛看到的相信魔术师,但是和想象的不符合,又造成冲突,形成奇妙的心理体验;

  4. 第四次跑到一半的牌上来:一方面利用了前面的准备,另一方面再一次的假装失误的反跌和强效果在不断地挑战着观众的神经!

  5. 第五次从三张牌中间跑上来:这已经不是减少牌了,而是结构都变了;

  6. 第六次三张牌底部跑上来:还有什么是魔术师做不到的呢?

  7. 第七次不成牌叠地跑上来:既然前面又为我做好了准备,为啥不用来再做个无敌效果呢?

 

一共7个效果,通篇几乎只有double一个手法,不得不感叹魔术创作就像搭积木一样,把一些本来没有什么意义的手法,动作,巧夺天工地排列组合成如此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就像一门语言不仅仅是单词一样,语言的逻辑,句法,篇章的结构才是语言的精华;魔术当然不仅仅是手法和道具,而是其独特的能创造奇迹的连接结构。

 

中间很多同学还喜欢用bridge的效果,并且从我观察到的表情来看,这种等价放了慢镜头的表演确实很惊艳!可以无缝衔接到上面的内容里。但是由于实在太损牌了,我在一般表演中也就略去了,但这绝对是个绝妙的想法!

 

最后我们回到我们今天的重点结构——递归。如果手法和错引是砖和连接他们的水泥,那么整体构成的递归结构就是这个作品的蓝图和框架。从最宏观的角度看,整个作品就是一个递归的结构:牌的数量不断减少到不可能的样子。如果说艺术作品里的循环元素是简单的同而不犯,先入为主,递进和为反跌,高潮准备,那么这里用递归则是一种可以连续自推导,自相似的逻辑:

 

整叠牌 -> 正面向上-> 半叠牌 -> 三张

 

和上一个流程一样,它同样做到了逐步递进,而且是按照同一种规律的变化,使得效果不断升级,观众不断期待,而且是那种能够自动推导地朝着越来越不可能的方向。最后,在不可逆转的过山车顶点达到最高潮!

 

不想再多说了,再多说都是对作品的狗尾续貂,不妨拿起扑克牌再做一遍流程吧!

 

今天的文章就先写到这里,通过一个绝妙设计的4 Ace长流程和经典的阴魂不散来说明了递归逻辑在魔术艺术中的改良和升华。我自己也是通过实例来总结出来的这些概念加以理解,又反过来帮助我设计和理解更好的流程。套用不记得是小学哪篇课文里的一句话:理性和感性的风帆正不断地修正着我前行的道路,使我从不会迷失方向而在思考的时候有失偏颇。

 

下一期我们还将就魔术里的递归进行更多作品和理念的分享,魔术表演部分,我们先一睹为快:

 

视频3 Kiko 4 Cards Repeat

    
    

本公众号现放送数学和魔术相关资料,都是作者精心筛选的精华内容!现在进入公众号后台:

回复“数学”,《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数模经典教材,司守奎著

回复“数学2”,《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圣经

回复“魔术3”,magic2728魔术教学:《Double Lift讲解》

回复“魔术4”,magic2728魔术作品:《混沌的世界》

好了,今天数学魔术师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各位客官喜欢,期待你的转发和赞赏哦!

我们是谁:

MatheMagician,中文“数学魔术师”,原指用数学设计魔术的魔术师和数学家。我们既取其用数学来变魔术的本义,也取像魔术一样玩数学的意思。文章内容涵盖互联网,计算机,统计,算法,NLP等前沿的数学及应用领域;也包括魔术思想,流程鉴等魔术内容;以及结合二者的数学魔术分享。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既能感性思考又保持理性思维,享受人生乐趣。欢迎扫码关注和在文末或公众号留言与我交流!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循环、递归与魔术(三)——再谈循环的魔术逻辑与欣赏

Roberto Giobbi的纸牌大学

我的亲子魔术首秀

Michael Ammar 来了!

字母预言卡里的魔术与数学(四)——Sperner's Theorem的美妙证明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