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悬索桥结构体系的演变
- 荷载与主缆线形
-
矢高是决定轴力大小的关键因素,矢跨比越大,轴力越小。但是轴线越长,矢跨比越小,轴力越大,但是活载刚度越大。
-
矢跨比一般为 1 10 − 1 12 \frac1 {10}-\frac 1 {12} 101−121
-
施工过程中缆索的形状一直在改变
- 对于多跨悬索桥使水平力传递自动在各胯间平衡
-
决定各跨缆索的形状,否则塔柱将承受很大的水平力
-
空缆、恒载与活载作用下的线形变化与处理
-
空缆与恒载变化,塔顶鞍座设置滑动面
-
活载变形,塔柱自身柔度,塔柱一直处于小偏心受力,故而现在多采用混凝土构件。
-
- 提高活载刚度使悬索桥体系变化的主要出发点
-
让桥面与缆索共同承担活载——加劲梁(早期)
-
强大的钢桁梁与主缆共同承担活载
-
弱点:跨度大时越来越重,跨径受到限制
-
中国古代的悬索桥为柔索斜拉桥,如今已经不再适用,只出现在公园之中。
-
-
阻止缆索变形,提高体系抗剪力
悬索桥主缆在均匀荷载下的变形并不算特别大,而是在集中荷载的作用才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同时也会发生水平向的位移,此时则会产生剪应力。
-
斜吊杆增加桥面刚度
施工过程较复杂,同时美观性有待考察,应用不是很多
-
双链悬索桥
-
主梁悬吊在主缆较弯的一侧
-
活载作用在半桥长时,另半跨主缆较直,刚度较大
-
施工过程不易,应用不是很多
-
-
中央扣
-
将主缆与主梁在跨中纵向约束
-
活载作用在半跨时,中央扣抗剪,主缆不容易被拉过来
-
代价较低,在较多的悬索桥中采用
-
-
斜拉索
-
罗布林在布鲁克林桥设计过程说明中描述
-
悬索桥已经具有足够的强度承载恒载和活载
-
斜拉索增加刚度以抗风和增加活载刚度
-
原计划开火车,后来放弃
-
-
增加斜拉索使得计算应力受力不明确,计算过程算不准,采用的也不是很多
-
随着技术的发展,发现重力刚度的概念,随着跨径的增加刚度增大,不需要使用斜拉索,故停滞一段时间
-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出结果,但是施工过程复杂,故采用的不多
-
带有斜拉索的悬索桥:在土耳其跨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波斯布鲁斯三桥、中国刚刚开通的舟山连岛工程的甬舟铁路桥跨西堠门的桥梁部分
-
-
重力刚度的发现
-
恒载在主缆中产生巨大拉力,确定主缆形状,活载作用后与恒载重新取定主缆形状
-
巨大的主缆力即使在很小的主缆位移下也要产生很大的弯矩
-
-
多跨悬索桥
-
多跨的问题
- 单跨作用活载时另一跨的主缆被拉过来造成挠度过大
-
多跨的处理方案
-
两桥串联
-
奥克兰湾西桥
-
备赞濑户桥
-
-
-
-
稳定索
-
预压力
-
压力转化为拉力释放的过程
-
只要不消压就可以计入不连续的受拉区的刚度
-
-
预拉力
-
拉力转化为压力释放的过储层
-
只要不消拉就可以计入只受拉构件的抗压刚度
-
-
应用实例:黄山公园人行桥、乍浦镇人行桥(九龙山)、LondonMillennium Footbridge
-
反向拉索把屋顶绷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