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无法逃离的无奈
半生缘,一世情。十四年的感伤是半生的伤,也是一生的错过……张爱玲的感伤笔触在另一个女性许鞍华的影相世界里以无限冷漠悲凉的格调渗露。让这个哀怨的故事彻底地以宿命的结局完成"苍凉"的主题。
从婉约情爱到苍凉人生,电影的展述很有一番深沉的味道。有人说,人生要有缺憾才是真正的完美。剧中各人的爱情经历无不波澜迭宕,最终都不能与各自所爱的人厮守一生。
故事选择了三十年代的旧上海为背景,可是不见了十里洋场的繁华,有的只是小小的门和平凡人家的屋檐。沈世均,顾曼桢;叔惠 翠芝。在上海与南京这带着浓郁南方色彩的地方让整个故事背景更加的凄美苍凉。
悲凉中总也会有着短暂的幸福。木讷内向的世均,和乐观活泼的曼桢,在旧上海夜的小街上,曼桢家前的小路上走来走去,只是不愿早点分手。那时的事总是平常而令人温暖,连世均到曼桢家做客被曼桢弟弟捉弄的事也显得有趣了。可是,世事突变,人间无常。可惜,快乐总是短暂的,换来的总是无穷无尽的痛苦和后悔。相识,总是一种缘;分离,又何尝不是份!喜欢里面的那句话:如果我和世钧结婚了,生了三四个小孩,那或许就不叫故事了.曼桢和世钧擦肩而过,带着无奈,带着悲凉..... 生活总是无法尽善尽美的,我们总是和某些事情某些人擦肩而过,带着遗憾,些许无奈,这便是生活,些许残缺,些许现实,些许无奈.....
导演许鞍华的演绎,虽不及张笔下荒凉阔大的底蕴,但很大程度上传达了原著冷漠悲凉的格调。不知是否与张爱玲的个人经历有关。张小说中,鲜有可爱的人物。她笔下的男人女人们,是一群时时刻刻被物欲情欲折磨,被琐屑庸常人生捉弄,同时又在互相折磨的可怜又可恨的人。她笔下的亲情是压抑冰冷的,她笔下从来没有友情。她唯一不曾否绝的只有爱情。尽管这爱情也总是昙花一现地消失在虚空里。她冷冷地隔着玻璃罩俯视着芸芸众生,没有一丝一毫悲悯。她看透了人生,便转手将人生的灰色一点一点展开给她的读者。在电影中亦如是。 唯一的只是曼桢与世钧的爱情跳脱出来,成为一抹亮色。尽管这亮色最终仍被黑暗的底色吞没。十年后,旧居之前不经意的相逢。只是这时,世均已有了两个孩子,曼桢也已有了不愉快的经历。他们也知世事无常,过去的事是无法挽回的。也许,他们注定了只有半生的缘,可是,要用一世的情来记忆。也许,当初的缘只是因为曼桢在狭长,黑暗的过道走过时那一头爽直的短发和幽静的面容。
影片以曼桢和世钧在小酒馆的重逢结尾,随着曼桢一句“能见面已经很好了,世钧,我们是回不去了”。 带着几丝惋惜,沈世钧一脸的木然。 ,镜头惘然地推移,没有感情地扫过人来人往的小酒馆,在苍凉的音乐中影片戛然而止 。我发现自己的泪也抑制不住的流出来了。
最后,镜头一转,回到十年前。许鞍华让我们见到了那时,世均,曼桢初次见面后的雪夜里,月光幽幽地照在树梢上,月挂中天,世均却在雪地上埋头找来找去,为的是下午拍照时,曼桢所丢失的一只心爱的红手套。他寻寻觅觅,寻的是手套,还是那半生的缘分。
爱过了,错过了,待到重逢时,已经回不去了……
相隔着这么多年的一个旧式爱情,依然可以打动着太多年轻的我们。我们用无数的假设去为他们的错过寻找理由,当然更多的是在惋惜、哀伤。细处着笔的每一个场景,都带着一种复苏的迷恋,因为错过而令人难忘。突然在结局处来一个闪现,着实让人更深的刺痛一层。满是人的教室里依旧安静,没有离场的意思,仿佛都在等待,等待每个人心中理想的结局,可是那只是一厢情愿。重温许鞍华在银幕上讲述的《半声缘》,只觉得一种悲哀与惨痛透彻心底,我看见许多人潸然泪下;重新站在灯光底下的时候,一切都恍如梦境,突然不知道哪一种才是真实的人生……
眼前再次浮现世钧深寒冬夜寻找曼桢的那只红色手套,冻得直颤,打着手电筒在一棵干树下找到了,拾起它,捏在手里,笑了...
十多年前的那个树林,在回忆中结局.
只是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有人说,人生要有缺憾才是真正的完美
我不知道,错过了你,算不算是一种遗憾
我只知道,有时候,有很多事情极尽全力,还是会徒劳无功。。
我只知道 ,失去你,我的心里有细细密密的疼,好似锋芒零碎的划过。。忍隐的。。无法担负。
十八年的感伤是半生的伤,也是一生的错过……
半生缘无奈的氛围让人无法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