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鹤立鸡群、玉山将崩;竹林七贤之嵇康的故事衍生的成语

魏晋时期,出现了一些文学团体,如建安七子、后来的竹林七贤,西晋惠帝时期出现的“金谷二十四友”,南渡后的江左八达、到东晋的兰亭之会等,虽然形式相似,且均以为文学团体著称,但似乎细品之下,却各自又不同。


建安七子,除了孔融以怼曹操著称、最后被曹操所杀外,其余六子均积极入仕,为曹氏所用。总体上,是经历汉末动乱、想通过扶持明主改变社会现状的,可惜一场瘟疫却造成团灭,但却为后世留下了璀璨的建安文学、又称建安风骨。


8378ec679fd887c1a1e404809fdb432b.jpeg

,则处于曹魏末期、司马氏把控朝政时期,其总体是以放荡形骸、谈玄论道、消极避世为特点,抗拒司马氏专权。当然除了山涛、王戎外,似乎其余均不支持司马氏。


而金谷二十四友,则似乎是以贾谧为中心,依附权贵,以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虽然也是以文学为旗帜。但骨子里似乎并不那么单纯,代表是潘岳、左思、陆机、石崇等。


到了南渡之后,又出现了“江左八达”,经过了八王之乱,在刀光剑影中,无所适从的文人名士纷纷成了刀下之鬼的背景下,北伐无望,河山破碎背后的无奈,造成了只能酗酒谈玄,寄情谈玄与麻醉。这批人似乎除了后期桓温的老爹桓彝在平定苏浚叛乱时,死战不退、以身殉国外,似乎都没太大出息。


到了东晋的兰亭之会,以谢安及王羲之为代表,则恐怕更多的是一群门阀士族子弟的仿效,似乎是为向竹林七贤等致敬,而出现的一系列附庸风雅的行为,好在留下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否则恐怕这个集会不会太出名。


而对比这几个文学团体,似乎竹林七贤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批。处于司马氏篡夺曹魏江山的过渡时期,何去何从难以抉择,站队稍有不慎,就将影响到整个家族的兴衰,而似乎这阶段门阀士族的观念也影响更大,无论嵇康、还是王戎等,似乎都脱离不了家族的羁绊。所以,似乎也因此,导致了只能谈玄归隐、等待时局的明朗,但却不可避免的又要有政治倾向的表露。


e27d50137777b4ac936c305a5b6b50bb.jpeg

,字叔夜,谯郡(今安徽)人,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娶曹魏宗室长乐亭主、曹操的孙女为妻,官任中散大夫,故后世多以嵇中散称呼。


作为竹林七贤的代表性人物,反对司马氏当权,曾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出仕司马氏的山涛决裂,坚决拒绝做官,写此文宣布与之绝交。262年被司马昭借口 “吕安事件”杀害,年仅40岁。嵇康之所以名气大,一是其确实爷们儿,旗帜鲜明,慷慨赴死。其二是其音乐上的成就,即广陵散的影响。三是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嵇康哥哥嵇喜支持司马氏,而嵇康却选择支持曹魏,当然嵇康支持曹魏有其表面上的原因,细算起来,嵇康也勉强能算上是曹魏的驸马爷,自然对曹魏有感情。但细想一下,嵇康与嵇喜兄弟两人与东晋开国宰相王导与王敦是不是有些类似?为了家族的延续,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一个孤注一掷、一个保守,无论哪一方失败,家族至少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嵇康与哥哥嵇喜分别支持曹魏与司马氏,从后续的结果来看,显然,嵇康的事件没有影响到家族,嵇喜似乎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而后续嵇康的儿子嵇绍,在晋惠帝傻皇帝司马衷时期也是皇帝近臣,八王之乱时,在荡阴之战中,为保护司马衷而血溅当场,傻皇帝晋惠帝脱险后,还不忘嘱咐手下:毋洗此血衣,这上面是嵇侍中的血。显然,嵇氏家族没有影响。而如果反过来,司马氏篡权失败,则嵇氏也能留存下来。因此,兄弟两人分别站队两个阵营,说其是保全家族的一种策略也似乎不为过。


嵇康作为是“竹林七贤”的灵魂人物,也留下了种种传奇,史料记载,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总之,嵇康身高1米八多,丰神俊朗,是个超级大帅哥儿。曾经有次进山采药,樵夫见到他以为自己遇见了仙人,倒头就拜。而同为七贤之一的山涛也曾经说过:"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而因此,后世还形成一个成语“玉山将崩”,形容人喝醉后摇摇欲坠的样子。


此外,嵇康的基因也遗传给了儿子嵇绍,有一个成语叫“鹤立鸡群”就是因他儿子而来,据说有人在大街上看见嵇康的儿子嵇绍,就说“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竹林七贤”的另一位王戎听后笑了说,那你是没见到过他爹嵇康,如果你见过嵇康,你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鹤立鸡群”了。而这就是“鹤立鸡群”这个成语的由来。


而更要命的是,嵇康不仅长得帅,还很有才, “能属词,善鼓琴,工书画,美风仪”,就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简直是一个全才。如果仅仅有才倒也没什么,关键是会写文章抨击时政,还精通乐理,他一反对司马氏,那么对时局的影响面就太大了,而这也就引来了嵇康的杀身之祸。

77941cec110d2a6925430fd575e7d9a6.jpeg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了曹魏的权,司马氏开始了把持朝政,曹氏沦为傀儡。而作为曹魏的驸马爷,面对着掌握实权的司马氏,嵇康无力反抗,只能以拒绝出仕来无言的对抗,并以文字来隐晦的抨击。


但嵇康的影响力太大了,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学,对世人的影响都不可小觑,司马氏夺权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司马师时期就大肆打击曹魏宗室及反对势力,到司马昭阶段,已到了篡位接近成熟的阶段,更加不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因此,嵇康作为反对势力的文人代表,势必要遭到清洗。所以,后来的被陷害,最终被押赴刑场,一曲广陵散之后,被斩杀之事的发生可以说是必然的结局。


而司马昭杀嵇康之事显然见到了成效,嵇康被杀后,阮籍、向秀等陆续都出仕了,而竹林七贤也就此消散,彻底沦为了历史。

  • 25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