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千岩万壑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飞扬的文采形成的成语

f9ac23eea477172be7889d83b6594777.jpeg

                                    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淼茫。


                                    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

唐代杜工部的诗中这两联描写的是他看过一幅壁画后的感受,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即“虎头、金粟”,而虎头即为东晋大画家顾恺之,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而金粟即金粟如来。而据说维摩诘就是金粟如来的化身。那么虎头金粟影,就不难理解了,结论就是杜甫诗中描写的即为顾恺之的维摩诘像。而顾恺之的成名之作正是“维摩诘壁画”,也正是因此而一举成名,方才有了后来的《女史箴图》以及《洛神赋图》。


在魏晋以来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中,十分推崇维摩诘居士,居于俗世红尘之中,富甲一方但却有着非常高深的修行。这与当时魏晋的士大夫阶层的追求很相符,故此,顾恺之才为寺庙画了这幅

                      2bd6fe1567b42ff90cc82e8d4d8b2bce.jpeg


而在魏晋道教、玄学大发展的时期,佛教也开始兴起,而到了后期,南朝更是大修庙宇、广造佛像,据说建了500多所寺庙。所以,后来唐代杜牧才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慨。


而在此背景下,因缘际会,促成了顾恺之的一战成名,也因此与权臣桓温产生了关联。那一年,顾恺之刚在建康瓦官寺(今南京)画了的《维摩诘》像,一举成名、轰动四方。权臣桓温听说了这件事,很欣赏顾恺之的才气,便招揽到府上做了参军(幕僚)。这一年,顾恺之方才20岁左右。


南京瓦官寺

但顾恺之虽因画技而入仕,但文学诗赋同样冠绝当时,流传的诗作中有一首《四季诗》“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短短的二十个字,却包含了春夏秋冬四季,此外,还有《冰赋》等等均不同凡响。当然,与其绘画上的惊世骇俗的成就相比,文赋稍显逊色。但也正是因为其“文绝”,后世才流传下来一句成语“千岩万壑”、也作“万壑千岩”、“千山万壑”等。


话说,有一次,顾长康从会稽考察地理回来,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短短几句话便生动地描绘出了会稽山水的秀美壮丽。从这里可以看出顾恺之飞扬的文采,也间接的证明了其文绝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只不过,因其绘画太强,对比之下,似乎其文采反倒被忽略。而就是因这句话,后来被演化出成语“千岩万壑”,用以形容群山连绵起伏,悬崖耸立,沟壑纵横的景色。


可以说,顾恺之靠《维摩诘》壁画一战成名,后期依附殷仲堪,也许是出于政治目的,绘《女史箴图》讥讽朝政,当时发生后宫张贵人用被子闷死孝武帝司马曜之事,似乎其动机与此有关,借西晋权臣张华劝诫专权的贾南风皇后的《女史箴》,以画作的形式讥讽当时的后宫乱事。但也因此留下了这幅流传千古的国宝。


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其对政治失去了兴趣,其画风开始脱离政治,以曹植的《洛神赋》为题,留下了千古名作《洛神赋图》。而后,开始留恋山水、更是迷恋玄奥的道教。

89a488fcd7e17306fbd7e91183358680.jpeg



纵观顾恺之的一生,先后依附于权臣,早期依附于桓温,桓温死后依附与殷仲堪,殷仲堪死后依附于桓温儿子桓玄,甚至桓玄篡位称帝,后兵败而亡,而顾恺之却几次毫发无损,全身而退,且高寿得以善终,不能不说这确实是个高人,其痴绝恐怕更是其处事的大智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