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设计艺术

由汉字而艺术,是我国文化立足于世界之林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是具体的,却又是抽象的符号,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表现力。我们知道,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作为文字的一种,汉字自然具有文字的一般特点,但是汉字还具有一个特殊的性质,那就是汉字的表意性。“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其字形总是力图与其所记录的词义达成某种相符,因为这一基本精神始终如一,汉字才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表义文字。”同样,图形具有明显的表义目的,应该说图形的产生远早在汉字之前。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他们利用汉字和图形的表义创造了汉字图形使汉字和图形的结合达到完美的境界。他们将汉字的字形加以美化(一般按照特定的需要),使之成为特殊的形态;或者利用缺省、添加、改造等方法改变汉字的基本笔划、框架、空间关系,使之成为含有更新意义的形态,这就是汉字图形。传统汉字图形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也不同于各种印刷字体,同一般的图形也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汉字图形多有装饰功能,经常和民间的审美意义和功利意义相结合,传统汉字图形具有其丰富的文化蕴涵,它所体现出来的特殊的文化特质始终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汉字应用。

一、传统思维模式与观念的影响

    人类的文化实践活动,总是在其思维方式及观念意识的直接支配下展开的。因此,人们文化创造物的面貌便无可避免地受制于其思维现观念。于是,在对传统汉字图形的研究中,我们不能不认识到相应的传统思想模式与观念意识对汉字图形所产生的影响。

    (一)原始信息的遗留

    传统汉字图形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的文字画阶段,所以原始时期先民的思想观念势必或多或少地遗留在了汉字图形中。我们知道,原始的实物所传递的信息是文字产生的基础,这就必然使先民们形成这样的一种思维定势,“某种信息和意义,每每须依附于某种实物形态,通过定势的物象才能获得存在。”显然,这种思维定势对于汉字图形创生时所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

   
  (二)六书的造字方法的影响

    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的形体对汉字所作的分类,早期的汉字图形的一些创造手法也是依据六书而来的,甚至在今天汉字已经完全定型的时期,六书中的一些手法还在汉字图形中不断地使用着。“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它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汉代的学者把六书解释为关于汉字构造的六种基本原则。确实,在汉字产生的初期,六书的构字法则在汉字的构成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象形这一法则为例,象形的手法是有图画文字和文字画发展而来的,它与图画文字和文字画最接近。如最初的象形文字“羊角象其曲、鹿角角其歧、象象其长鼻。”在汉字基本定型以后,六书的造字原则就转化成汉字图形的创造方法,在民间继续流传。
    (三)聚类的思维模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类”这种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类”就是强调事物之间的“似”,思维主体在思维过程中所倚重的只是直觉体语,而不是逻辑的思辩。这种以“类”为特征的思维,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各个层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图形中的太极阴阳、龙凤呈祥,文学中的“义类”,中国画所提倡的“不似之似”等。同样,在汉字图形本身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无处不突现出这种“类”的思维模式。
二、传统审美观念的投影

  传统汉字图形既然是一种传统艺术,它必然具有一种特征,那就是美。著名民间美术家吕胜中先生就曾深情的赞美:“中国的文字在初创的时期就是美丽的,(人们)又不断地给文字之体换上新装,文字便越发显得美丽。”既然文字需要美丽,并不断地变化着美丽的形式,它势必受到各种审美观念和美学思想的影响。

  (一)汉字美学的奠基

  汉字本身是美的,它所蕴涵的美的思想是传统汉字图形的基础。首先,汉字的方正,表现了严整、划一之美,纵有行、横有列。汉字图形虽然对汉字的结构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却脱离不了它的方形。有些是保留了方形的“场”和“境”,汉字图形虽然是具有其他形,如棱形,三角形等,但它影响的空间依然是一个方形。其次世对称与均衡。在小篆的书写中,要求每一笔都要达到对称或均衡,隶变后的汉字造字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对称字,而形声字的组合出现,则要求更高层次上的均衡。汉字的结体的美学性也制约着汉字图形的美感。

  (二)审美心理的反映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各种理论都很丰富。对美的看法更是见仁见智。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关于审美的观点,如虚静论、空灵论、言意论、意境论、心物论等。这其中,空灵论、言意论和意境论都对汉字图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空灵论”是体现一种艺术简约的思想,它指的是简约的外形中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发生之力,每意象、每一条线、色彩、音响等都凝聚着旺盛的、生生不息的美感张力。汉字图形作为一种艺术符号,它经常寥寥数笔,却尽得文字内外之妙,实在是“空灵”之境;“言境论”就是指言外有意。我们在看书或写文章时,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就是言不尽意或言外之意。我们会觉得,有那么一些朦胧飘忽、复杂多变、来去无踪的下意识、无意识的经验很难用语言完美的表达或穷尽。在艺术的创作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作为一种艺术的汉字图形更是离不开这一点。我们知道,多数的汉字图形的创作者是普通劳动者,他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不强,这就驱使他们从另一方面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用图形来装饰文字,在装饰中“说”出他们的审美思想;“意境论”就是情景合一的观点。这一观点在美学中被认为是“意境观”。追求意境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为流行的一种观念,也是对艺术作品之美感心理效应的概括。汉字图形创造之意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被创造出来的。
    (三)吉祥观念的深入

    吉祥,就是指美好的特征。吉祥二字的组合较早出现于《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唐人成玄英解释说“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观念的产生,来源于民间的信仰。在文字出现以后,这种观念也被转移到文字的装饰上了,由于有些文字本意就带有吉祥的含义,加上吉祥的装饰,就能够吉上加吉、喜上添喜。所以,吉祥观念在汉字图形中使其随处可见的。而且,有些汉字图形还成为了其他艺术作品中的装饰,它们不但用文字来做吉祥的载体,连文字的读音都被认为是吉祥的,用谐音的图像来代替作为吉祥之意。

三、书画艺术的映照

    书画艺术是中国独有一种艺术形式,它运用一种特殊的书写工具和载体,创造出一种特殊的艺术,它对于中国人,尤其中国的文士阶层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宣泄的场所。书法艺术与汉字图形有着共同的起源,在合流时期,它们是并肩发展的。到后来虽然各行其道,但它们之间还是互影响的。首先,书法艺术很多被直接用来作为一种汉字图形,比如说,文人墨客在写字之余,也会喜欢用书法的形式创作一些有趣的、或是含义深刻的汉字图形。其次,广义的书法艺术中有特殊的一类,就是印章。古代文人的标准时同时擅长书、画和金石(印章)三绝。其中的金石艺术的形式与汉字图形相关最为密切,有些就仿佛是汉字图形。由于金石艺术是在小小的一方块上排版文字,就是说既要满足文字的分布,又要适形、这就需要作者有很高的图形感和艺术感,它的这种局限性与汉字图形的创作有着同样一种受目的限制性。

  总之,传统汉字图形的文化蕴涵是博大精深、丰富无穷的。在这里只是从思维观念、审美心理和艺术体现这几个方面说到了一些。传统汉字图形不但继承了原始状态人类最初的思维萌芽,也包容了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审美思想,它与各种艺术相类并进,并突出了自我与众不同的实用价值。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