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随着竞争环境的激烈,普通人为了跟上时代发展,不断追求上升,对学习越来越重视,知识付费学习越来越普遍。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 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 2.92 亿人;2019年喜马拉雅123知识狂欢节,内容消费总额就达8.28亿;约33.3%的知识付费用户每月花费100-500元,46.8%的用户每月花费500元以上。
很多牛人是知识付费的拥护者。自媒体大V剽悍一只猫、Spenser等,自爆花了好几万学习,实现了指数级成长。
前些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她扎心地说,这一年多为了快速提升自己,在网上买了三四十门课程,前后花了四五千,但进步却不大。都说知识就是力量,但为什么牛人靠知识付费提升了自我,我们普通人却较少实现指数级成长呢?
知识付费也因此被冠上“贩卖焦虑”,“割韭菜”的标签。为什么开始时,知识付费广受欢迎,而现在质疑声不断?
其实这跟以前的春晚好看,而现在没多少人爱看春晚,是一回事。经过几年知识付费的锻炼和洗礼,人们的知识鉴赏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知识付费的内容制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这种批评的声音,对于知识付费的发展来说,是一种监督和鞭策。
刘润在“得到”上学习了2300多小时,薛兆丰在上面学习了2000多小时,而万维钢在上面学习了2700多小时。
你看,这就是质疑、批评带来的好处,因为有着舆论的负面声音,知识付费管理者们只能用更严苛的标准,来制作用以售卖的知识,努力使得这些产品不仅是零散的信息,更是成逻辑、成体系的内容。
难道只有看一本书,才能思想升华、认知提升,听一门课就不能?但是我们的时代欢迎这种质疑声,因为有质疑,才会有提升。因此,对于知识付费的未来,我持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