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预测建模 1: 线性模型

要想从根本上理解产量预测, 就应该从最简单、最不靠谱模型出发. 希望能通过逐渐增加相关因素, 获得比较切合实际生产的模型.

1. 产量时序模型

采用线性或准线性模型.

1.1 常数模型

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 可采用本模型. 日产油量为常数
p (1) p \tag{1} p(1).
模型优点:

  1. 对一个较短的时期 (如一个月) 可能非常有效.
  2. p p p 可以通过当前观测得出.

模型缺点:

  1. 很难称其为一个模型.

1.2 线性递减模型

油井生产分为若干阶段, 其开始的标志包括: 开始生产、措施 (洗井、清防蜡等) 结束后重新生产. 令阶段开始的产量为 p p p, 线性递减系数为 λ \lambda λ (如0.001), 则第 k k k 天的产量为
( 1 − k λ ) p (2) (1 - k\lambda) p \tag{2} (1kλ)p(2)
模型优点:

  1. 考虑措施的影响, 在两次措施之间, 是比较稳定的.
  2. 如果 λ = 0 \lambda = 0 λ=0, 则退化为模型 1.1.

模型缺点:

  1. 不同阶段的 λ \lambda λ 值不同, 需要连续观测多天.
  2. 从数学上看, 产量会到负值.

1.3 产量衰减模型

接模型 1.2, 令衰减系数为 γ \gamma γ (如0.999), 则第 k k k 天的产量为
γ k p \gamma^k p γkp
模型优点:

  1. 产量永远不会为负值.
  2. 如果 λ = 0 \lambda = 0 λ=0, 则退化为模型 1.1.

模型缺点:

  1. γ \gamma γ 需要连续观测多天. 当然也可以通过历史经验来估计, 但需要专家经验, 或根据已有数据进行学习.

1.4 DCA 递减曲线

还没搞清楚具体如何工作的. 单从名字上来看, 递减曲线就是根据已有产量历史数据进行时序预测. 报歉我认为这个也是不靠谱的.

2. 油水比模型

油田开发后期, 常使用注水的方式将油带出来.

2.1 油液比常数模型

与模型 1.1 一致, 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 可采用本模型.
令油液比为 α \alpha α, 产液速度为 q l q_l ql, 则产油速度为
q o = α q l (3) q_o = \alpha q_l \tag{3} qo=αql(3).
一般可以假设注水速度与产液速度一致, 即用一些水跟地层换取了一些油.
也就是说, 想要提高当前阶段的产量, 多灌水就行了.

优缺点与模型 1.1 一致.

2.2 油液比线性递减模型

令阶段开始的油液比为 α \alpha α, 线性递减系数为 λ \lambda λ (如0.001), 则第 k k k 天的油液为
( 1 − k λ ) α (5) (1 - k\lambda)\alpha \tag{5} (1kλ)α(5)
由此可以计算出产量.

优缺点与模型 1.2 一致.

2.3 油液比衰减模型

接模型 2.2, 令衰减系数为 γ \gamma γ (如0.999), 则第 k k k 天的油液比为
γ k α (6) \gamma^k \alpha \tag{6} γkα(6)

优缺点与模型 1.3 一致.

3. 多阶段模型

可把油田生命周期分为多个阶段, 最粗的分法是前、中、后期, 或上升、稳定、下降期. 更细的分法我就不知道了.
令总储量为 V V V, 开发总共 k k k 个阶段, 占比为 ( r 1 , r 2 , … , r k ) (r_1, r_2, \dots, r_k) (r1,r2,,rk), 其中 ∑ i = 1 k r k ≤ 1 \sum_{i = 1}^k r_k \leq 1 i=1krk1, 时长为 ( d 1 , d 2 , … , d k ) (d_1, d_2, \dots, d_k) (d1,d2,,dk). 则第 i i i 阶段的日产量为
V r i d i (7) \frac{V r_i}{d_i} \tag{7} diVri(7)
该模型需要首先获得总储量 V V V. 而油田储量预测本身是个有意义的研究问题, 可能应根据静态数据, 如地质数据获得.
模型优点:

  1. 从总体进行估计, 具有大局观, 误差可能不会太大.

模型缺点:

  1. 在实际油田中, 不可能给这么多精确的参数. 没有足够的相似油田, 用平均值方法无法获得相应的参数.
  2. 不能根据当前的产量进行动态调整, 不具有修正油田储量估计的能力.
  3. 不能适应动态的变化.

在实际油田开发过程中, 就是应该根据每口井的产量、开发井个数的增加, 不断调整储量估计.

注意: 储量 (总储量, 可采储量) 估计与动态调整, 有可能比产量预测更有意义. 相应的标准包括 SEC 等.
从前期数据到顶层数据 (储量), 再回来预测产量, 有可能比直接预测产量更靠谱. 因为可以借助于其它油田的经验. 这种方式甚至于还可以预测一些突变, 即阶段的开始与结束.

4. 临时笔记

核心数据

  1. 产量 (包括历史所有的), 获取难度 (1-5, 越低越简单): 1
  2. 参考油田, 简单的油田数据比较多, 复杂的更少. 获取难度: 5
  3. 反演解释 (获得总储量 V), 获取难度: 3
  4. 油井布局, 与反演解释 (圈闭) 一起获得石油在地下的分布: 细粒度的、单井的产量预测, 获取难度: 3

5. 小结

线性模型的缺点:

  1. 只能进行短期预测, 好比开车松开油门挂空档滑行;
  2. 任何措施都会打破其线性的特点, 好比踩油门、刹车;
    产量预测中长期 (3年, 或整个生命周期) 才有意义.

未完待续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