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供应链:AI助力应对呆滞物料管理挑战

新冠疫情导致制造型企业库存策略调整,产生呆滞物料问题。联想利用自主研发的AI和运筹优化算法,打造智能库存优化引擎,提供呆滞物料消耗方案,提高库存运营水平,已在深圳工厂实现18%以上的呆滞物料消耗率,助力供应链智能化升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自2019年起,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开始面对新冠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新冠疫情不仅打乱了人们以往的日常生活节奏,也严重扰乱了工业生产领域原有的供应链运行秩序,由此产生的市场需求波动、上游供应不足、物流能力受阻,使得制造型企业不得不将库存策略从“零库存”调整到“多备料”,以防止原材料断档导致产品的生产及交付周期延长,影响企业服务水平。但与此同时,多备料也相应地加剧了库存物料积压成为“呆滞物料”的风险。

呆滞物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周转速度较慢的库存物料,这些物料可以是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对于“周转速度较慢”的定义,不同行业、企业有着各自的标准,如有些工厂把库龄超过90天的物料定义为呆滞物料。呆滞物料库存量的增加,不仅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成本,而且积压物料长久放置,会出现腐朽、变质、劣化等过期情况,使得物料跌价减值,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呆滞物料库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除因疫情等特殊条件下的备货策略调整因素外,在供求关系复杂变化,而生产管理水平提升有限的情况下也较为常见。当前行业内比较常见的原因包括:对未来的预测不准确(偏多)、销售订单频繁变更、大客户订单取消、生产管理及物料控制(PMC)计划失误、采购最小量限制(MOQ)、生产用错料、余料或多生产、货仓保管不当等。在现代制造业中,如果呆滞物料风险控制不到位,不仅会增加库存数据的混乱,而且直接影响公司的净利润。

呆滞物料消耗面临的挑战

呆滞物料的风险控制策略,通常包含“预防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