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说服我!

上个周末跑完苏州金鸡湖马拉松,我的一个“损友”很快给我发来一个段子:

这张图都带电子包浆了,可见图已经流传很广。这个“损友”经常会“不怀好意”的问候我的膝盖,我都已经见怪不怪。

不过跑步这几年来,确实有很多朋友会关切的问起膝盖受伤问题。开始我还会耐心的解释,按照科学的方法跑步,对膝盖的伤害很小。后来,我发现,对持有跑步伤膝盖这种观念的人而言,解释再多,并没什么卵用。

当然,本文并非探讨跑步是否会伤膝盖,而是想说说为什么改变一个人的看法这么难。

确认偏误

所谓“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指的是,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一旦你有了某种偏见,你就无法改变主意了。

王小波写过一篇文章《花剌子模信使问题》,说的是中亚古国花剌子模,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主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这篇文章主要是讽刺中国人(主要是领导们)听不得坏消息。

真正令人沮丧的现实是,几乎所有人都有花剌子模君王的毛病。他们没法杀掉坏消息,但可以选择只听“好”消息 - 那些能印证我们观念的消息。

这可不是凭空下结论,美国人最喜欢通过实验来验证。埃·默里大学教授韦斯顿(Drew Westen)发现,对于那些已经强烈支持共和党或民主党的学生来说,如果你给他们关于其支持的党的负面新闻,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会显示这些人的大脑中负责逻辑推理的区域关闭了,而负责感情的区域却被激活了!换句话说,他会变得不讲理只讲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这个受威胁的感情会让你把相反的事实用来加强自己的错误信念。

《未来乱语》(Future Babble),讲了个更有意思的实验。实验者给每个受试学生发一套性格测试题让他们做,然后说根据每个人的答案给其各自分析出来了一份“性格概况”,让学生评价这个概况描写得准不准确。结果,学生们纷纷表示这个概况说的就是自己。而事实是所有人拿到的“性格概况”都是完全一样的!人们更愿意看到说的跟自己一样的地方,并忽略不一样的地方。

这段时间一直在使用今日头条,发现现在的智能推荐太可怕了。如果你相信跑步有利于健康,头条会源源不断的给你推荐跑步的文章。假如你不小心点开了跑步伤身的吐槽,你后面刷到的全是跑步伤膝的忠告。难怪有人说,互联网加剧了观念阵营的划分,推荐引擎会自动根据你的喜好为你提供信息。

偶尔,头条会推荐一些别的文章,如果发现有违背我理念的言论会怎么办?很多时候,人们会果断地标记为不感兴趣,甚至拉黑。这么做也理直气壮,难道有人上头条是为了找气受吗?可是如果人人都只接收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甚至只跟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流,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回音室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人们的观念将会变得越来越极端。

科学家机制和律师机制

有人将人做判断的机制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结论再去找证据。

世界上科学家很少,绝大多数人使用律师机制思考。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

有人拿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做了个实验。研究者根据某个容易引起对立观点的议题,比如是否应该禁枪,伪造了两篇学术报告,受试者只能随机地看到其中一篇。这两篇报告的研究方法乃至写法都完全一样,只有数据对调,这样其结果分别对一种观点有利。受试者们被要求评价其所看到的这篇报告是否在科学上足够严谨。结果,如果受试者看到的报告符合他原本就支持的观点,那么他就会对这篇报告的研究方法给予很高的评价;如果是他反对的观点,那么他就会给这篇报告挑毛病。

媒体的参与,使得这个趋向越来越强烈。据说做媒体的人都有这样的理念:

  1. 你不可能,也没必要取悦所有观众(读者),你只要迎合一个特定的群体就可以了。

  2. 要提供有强烈主观观点的新闻(文章)。

有时候,我们在网上看新闻,有些新闻是转载的,会看到有这样一句话,原标题xxxx。为什么网站要改标题?从技术角度说并不是网站编辑的选择,而是读者自己的选择。现在的一些网站,采用了 A/B 测试技术。在一篇文章刚贴出来的时候,读者看到的是随机显示的两个不同标题之一,网站会在一段时间内判断哪个标题获得的点击率更高,然后就统一使用这个标题。事实证明在读者的选择下,最后胜出的标题都是耸人听闻型的。

如果注意观察,现在网络上大热的文章,基本上是各种观点鲜明的文章和报道。比如前几天骂和捧卢克文的文章,讨伐的一方骂得特别犀利,而支持的一方捧得特别动人。作为吃瓜群众,看得畅快淋漓。但是这些文章最后也不了了之,谁也没有说服谁,观众也没有得到修正现有思想的新信息。它们只是在迎合和肯定人们已有的观念而已,因为它们的生产者知道他们不需要取悦所有人。他们只要能让自己的“粉丝基本盘”高兴就已经足够获利的了。

反安慰剂效应和养生之道

在双盲实验中,安慰剂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条件之一,而这里要讲的是反安慰剂。在讲清这个概念之前,引用一个来源于《新科学家》的故事:

老王进入40岁以后,明显地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如以前了。他白天稍微工作一会儿就会感到很劳累,四肢乏力,常常犯困。老王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睡眠质量不好,晚上躺在床上总爱想事情,有点焦虑。情况好像越来越严重,老王甚至觉得已经有点抑郁了,他赶紧去看了医生。

医生的诊断结果的确是长期失眠导致的身体不适。医生给老王开了一些有助于睡眠的药,可是老王仍然抱怨睡不好。最后医生让老王佩戴一个智能手环,他要实时记录老王的睡眠,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几周之后,医生看着老王的睡眠数据,感到非常不理解。老王的睡眠质量相当好。他每天都能连续睡八九个小时,不管按什么标准,这都已经足够了啊。老王以为自己没睡好,他的身体表现就好像真的没睡好一样。

所谓的反安慰剂效应,则是这个人本来没事儿,因为自己以为自己有问题,结果就真的有了问题。

很多新手跑步之后,会感觉膝盖不舒服,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心理在作怪,有时只是因为好久没运动,累了而已,稍微休息一下就可以恢复。

有人做了一个长期跟踪研究,考察了6万人的“健身心态”和他们20多年来的实际健身状况(为啥美国人总是做这些奇奇怪怪的研究?)。结果是心态比实际的锻炼更重要。哪怕两个人的实际锻炼时间长度和锻炼水平一样,那个自以为练得好的人,他的死亡率会比那个悲观的人低很多。

《新科学家》说,如果你心态年轻,你能比别人平均多活7.5年。如果你整天说自己不行了,真是老了,你甚至可能会提前38年得上老年病。

人的思想,可以切实地,影响人的身体状况


前几天,关于文科生是否影响经济发展也是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文科和理科,而在于文科生思维和理工科生思维。文科生要想做严肃研究,就必须使用和物理学、生物学一样的科学方法。最明显的例子是经济学,大部分学校都划到文科范畴,但经济学理论要让人信服,就必须给出数据,给出科学的分析。科学方法,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取得可靠答案的唯一符合逻辑的方法。

一旦使用科学方法去探索,就很可能会发现真实世界的情况跟你原来设想的非常不一样。我们日常的观察、固有的观念常常都是错的。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就是这样一本书。这本书涉及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学等众多学科,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常常会“哇”的一声赞叹,原来是这样。推荐大家读一读。

切忌,不要把书中的理念应用到家庭讨论上,也不要用在和朋友的交流上(除非你打算和这个朋友绝交),更不要尝试去改变家人的观念,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云水木石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