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经典算法8-树回归

1.简单介绍

        线性回归方法可以有效的拟合所有样本点(局部加权线性回归除外)。当数据拥有众多特征并且特征之间关系十分复杂时,构建全局模型的想法一个是困难一个是笨拙。此外,实际中很多问题为非线性的,例如常见到的分段函数,不可能用全局线性模型来进行拟合。

树回归将数据集切分成多份易建模的数据,然后利用线性回归进行建模和拟合。这里介绍较为经典的树回归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分类回归树)算法。

2.分类回归树基本流程

    构建树:

           1.找到[最佳待切分特征]

            2.若不能再切分,则将该节点存为[叶子节点]并返回

            3.按照最佳待切分特征将数据集切分成左右子树(这里为了方便,假设大于特征值则为左,小于则归为右)

            4.对左子树进行[构建树]

            5.对右子树进行[构建树]

   最佳待切分特征:

           1.遍历特征

               1.1遍历特征所有特征值

                    1.1.1计算按该特征值进行数据集切分的[误差]

           2.选择误差最小的特征及其相应值作为最佳待切分特征并返回

   基于回归树的预测:

           1.判断当前回归树是否为叶子节点,如果是则[预测],如果不是则执行2

            2.将测试数据相应特征上的特征值与当前回归树进行比较,如果测试数据特征值大,则判别当前回归树的左子树是否为叶子节点,如果不是叶子节点则进行[基于回归树的预测],如果是叶子节点,则[预测];反之,判别当前回归树的右子树是否为叶子节点,如果不是叶子节点则进行[基于回归树的预测],如果是叶子节点,则[预测]

3.分类回归树的实践说明

  

        误差、叶子节点和预测三者有相关的关联关系,一种相对简单的是误差采用的是y值均方差,叶子节点相应的建立为该节点下所有样本的y值平均值,预测的时候根据判断返回该叶子节点下y值平均值即可。

        在进行最佳待切分特征选取的时候,一般还有两个参数,一个是允许的误差下降值,一个是切分最小样本数。对于允许误差下降值,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在分割之后其误差减少应该至少大于该bound;对于切分最小样本数,也就是说切分后的子树中包含的样本数应该多于该bound。其实这两种策略都是为了避免过拟合。

4树剪枝

       

        通过在最佳待切分特征选取时进行参数设定来避免过拟合,这其实是一种预剪枝的行为;而在回归树建立后,再进行剪枝,则是一种后剪枝的行为。

        后剪枝的过程如下:

               如果存在任一子集是

  • 1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大胖5566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