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模式
介绍
主要用来解决对象在多种状态之间切换时,需要对外输出不同行为的问题。
状态与行为是一一对应的,状态之间可以互转
当一个对象的内在状态发生改变时,允许改变对象输出的功能
是一种行为型模式
何时使用:代码中包含大量与对象状态有关的条件语句;行为随状态改变而改变的场景
优点:
- 封装了转换规则
- 枚举可能的状态,在枚举状态之前需要确定状态种类
- 将所有与某个状态有关的行为放到一个类中,并且可以方便地增加新的状态,只需要改变对象状态即可改变对象的行为
- 允许状态转换逻辑与状态对象合成一体,而不是某一个巨大的条件语句块
- 可以让多个环境对象共享一个状态对象,从而减少系统中对象的个数。
缺点:
- 状态模式的使用必然会增加系统类和对象的个数
- 状态模式的结构与实现都较为复杂,如果使用不当将导致程序结构和代码的混乱
- 状态模式对"开闭原则"的支持并不太好,对于可以切换状态的状态模式,增加新的状态类需要修改那些负责状态转换的源代码,否则无法切换到新增状态,而且修改某个状态类的行为也需修改对应类的源代码。
原理和角色
- Context类:环境类,维护State实例(即维护当前状态)
- State:抽象状态。定义一个接口方法,这个方法声明了Context的状态的特定行为
- ConcreteState:具体状态实现,实现了Context的一个状态的具体行为
使用方式:尚硅谷
策略模式与状态模式
状态模式是根据状态来决定行为,不同状态之下会采取一系列不同的行为(所有的方法的实现都可能发生变化)
但策略模式没有状态的概念,它直接关注于行为的实现方案(某一个行为的具体执行过程),更多地关注的是项目中变化与不变的部分。
比如,在状态模式下,如果我今天的状态是“不开心”,那么我起床、吃饭、读书、睡觉等一系列行为都会受到影响
但是策略模式仅关注某一个行为的具体执行过程,比如我读书怎么读?站着坐着还是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