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处理器的发展
美国英特尔(Intel)公司是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商之一。他成立于1968年,具有50多年的微处理器产品和市场领导的历史,享有“14nm+++++…”以及“牙膏厂”等称号。
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如下图:
按照微处理器处理信息的字长,其发展经理可分为8位,16位,32位以及64位处理器等阶段,目前家用级微处理器(即我们现在在用的CPU)就是64位的。
工艺的发展和体系结构的发展促进微处理器性能不断提升。随着工艺水平的飞速发展,单芯片可以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为芯片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人们发展多核结构具有良好的性能潜力和实现优势。因此,多核结构为微型计算机发展开辟了空间。
同时期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MD(美国超微设备公司)也是一个深耕芯片领域多年的大佬公司,也是大名鼎鼎的“农企”,拥有着“AMD YES”和“感谢AMD 让我们用上了更便宜的英特尔”等称呼。
同时我国在CPU研制也不敢落后,即使遭受挫折(汉芯事件),但我国芯片人永不言弃,为了让中国在芯片领域不会“卡脖子”而努力着。
并相继研制了龙芯、方舟、威盛、星光(PC端)海思(移动端)等系列芯片
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981年,第一台“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也是第一台IBM PC,它采用了型号为5150,主频为8MHz的Intel8088,操作系统采用的是Microsoft(微软)公司提供的MS-DOS系统。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BM将其命名为“个人计算机”,不久“个人计算机”的缩写“PC”便成为了所有个人计算机的代名词,微处理器快速发展推动了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在微型计算机发展过程中,如“286电脑”、“386电脑”、“486电脑”、“奔腾电脑”、“酷睿电脑”等名称均与微处理器产品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