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特点
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计算工具,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由早期的每秒几千次发展到现在的最高可达每秒几千亿次乃至万亿次,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只需要几秒就可以完成。
计算机精度可以用增加数字长度的设备来获得,再加上计算技巧,使得数值计算越来越精确。
(2)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
计算机不仅具有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还具有很强的逻辑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
(3)强大的存储能力。
电子就三级有存储器,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由于存储技术的发现可以存储价格的下降,目前计算机配置的存储量越来越大,能满足大容量信息的存储要求。
(4)自动运行能力。
电子计算机内部操作运算是根据人们事先编制的程序自动控制进行工作的,不需要人工干预,因而自动化程度高。
(5)网络和通信功能。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功能的重要意义是:改变了人类交流的方式和信息获取的途径。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字长
字长是指计算机能够直接处理二进制数的位数,这之间设计计算机的功能,用途,应用范围与领域,标志着计算机的运算精度。
所以性能高的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比性能低的计算机的长。
(2)主频
主频是指CPU的工作时钟频率,即中央处理器主时钟在每秒内所能产生的脉冲信号次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主频的单位是吉赫兹(GHz)
(3)运算速度
运算速度用每秒能执行多少条指令来表示,及中央处理器在每秒内所能完成基本指令数目的平均速度。运算速度的单位一般用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来表示。
但指令的类别有:定点加法、浮点加法,现在用各种指令的平均事件及相对于应的指令运行比例综合计算,即用加权平均法求出等效速度作为衡量计算机运行速度的标准。目前的微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达每秒百万次,甚至每秒几千次。
(4)内存储器容量
它是指内存储器中所能存储信息的最大数量,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为B)。
目前为计算机的内存容量有4GB、8GB、16GB、32GB等。
存储容量的换算公式为:
1TB=1024GB=1024*1024MB=1024*1024*1024KB=1024*1024*1024*1024B
(5) 存取周期
内存储器的存取周期也是影响整个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把信息代码写入存储器,称为“写”;把信息代码从存储器中读出,称为“读”。
存储器进行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而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读”或写操作(如连续的两次“读”操作)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取周期。
目前,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取周期约为几十到几百纳秒(ns)之间。存取周期越短,则存取速度越快。
此外,外存储器容量,计算机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平均无故障时间和性能价格比也都是计算机的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