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学术界最大耻辱?:2023全球数万篇论文被撤,我国破纪录!”

2023年,全球被撤回的研究论文数量已超过1万篇,打破了年度纪录,引发国内外关注。

近日,多所知名高校纷纷在官方渠道通报,自2023年起,Hindawi等国际出版机构撤回了大量中国学者所发表的论文,此举无疑给我国的学术声誉和整体学术环境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为了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全面开展撤稿论文的自查工作。

根据《中国科学报》去年12月18日的报道,该报援引了《自然》杂志的相关内容,指出2023年大部分被撤回的论文均出自Hindawi旗下的期刊。Hindawi作为出版巨头Wiley在英国伦敦的子公司,其影响力和规模不容忽视。据悉,仅2023年一年,Hindawi就撤回了超过8000篇的论文,其主要原因涉及对“同行评议过程可能存在的损害”的担忧,以及对“出版物和同行评议过程系统性操纵”的质疑。在这一过程中,期刊编辑与研究诚信领域的专家对大量论文中的文本连贯性问题及无关参考文献提出了严肃的质疑。

面对这一挑战,我国学术界和相关部门已经行动起来,希望通过自查和整改,逐步恢复学术界的声誉,净化学术环境,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研究和发表平台。

--图片来源:科学网

评论:

当我们提及“学术界最大耻辱”,我们实际上是指那些严重损害学术诚信、破坏科学研究的公正性和可靠性的行为。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数万篇论文被撤回的现象,这无疑是学术界的一次重大危机。而在这一危机中,我国的情况尤为引人关注,因为我国的论文撤稿数量创下了纪录。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论文撤回的严重性。论文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学者们辛勤努力的结晶。然而,当论文因为学术不端、数据造假、抄袭等问题被撤回时,这不仅仅是对作者个人的打击,更是对整个学术界的伤害。撤回论文意味着这些研究成果失去了可信度,学术界的声誉和公信力也受到了严重损害。

对于我国而言,论文撤稿数量创纪录的现象确实令人痛心。这反映出我国在学术诚信和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些学者为了追求名利、快速发表成果,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严重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初衷和道德底线。此外,一些学术机构和管理部门在监管和审查方面也存在漏洞和不足,导致了一些问题论文的漏网之鱼。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个别案例就全盘否定我国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界的努力。事实上,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一直在积极推动学术诚信和道德建设,加强了对学术不端的打击力度。同时,我国也在不断加强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为了应对论文撤回的危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学术规范和监管机制,建立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其次,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提高学者们的道德意识和自律能力。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学术诚信问题。

此外,对于已经撤回的论文,我们应该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和支持那些坚守学术诚信、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者们,为他们的努力和贡献给予充分的认可和尊重。

综上,全球数万篇论文被撤回的事件是学术界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对我国学术界的严峻考验。我们需要正视问题、深刻反思,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学术诚信和道德建设,推动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建学术界的声誉和公信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去年全球超1万篇论文被撤回创纪录,我国教育部开展高校撤稿论文自查 (baidu.com)

【2】创下新纪录!2023年撤稿论文超过10000篇 (qq.com)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异构算力老群群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快乐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